大班主题活动总结范文(通用6篇)
为了更好地完成我园扶助园的教学帮扶工作,我们一行六人利用半天的时间实地考察了两所幼儿园,通过次行,我对两园有了初步印象,可以看出两园的幼儿对客人老师都有了敬意,他们都有渴望爱和探索知识的神情。一所园的幼儿偏少,活动室的结构不适宜幼儿的学习需要,另一所园幼儿人数偏多,教学模式小学化,针对两园的具体情况,我将主题活动“心跳咚咚咚”的设计作如下安排:
在教学目标上,我主要让幼儿感知三拍节奏规律的前提下,运动言语、肢体动作表现心跳运动,通过活动及讲解使幼儿懂得保护心脏的重要意义,为了顺利完成这一系列活动,我将准备一张贴有心型图片的节奏图和心脏模型,并通过观察法、讲述法的教学方法,使幼儿能充分地运用感知觉来积极主动地学习,为了进一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我将设计一个特别的指挥棒,通过手、脚、嘴、衣服的动作来表现三拍音乐节奏,充分体现纲要的教学要运用多种形式来生动活泼地展开,在操作游戏环节中,我特准备了一段轻松的音乐,此处既体现了教学活动的动静结合,又让幼儿在愉快的心情下顺利完成作品。
在活动过程中,我将活动分成开始、中间、结束三部分进行。因为是借班教学,在活动的开始部分我主要是与幼儿交流情感,在师生熟悉了之后,我才自然地引入主题。在活动的中间部分是主题的重难点的学习过程,将分为动、静两方面开展。动的方面是三拍的节奏训练,为了让幼儿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我将通过指挥棒的变化来加强幼儿重复练习的效果。静的方面:通过让
幼儿在观察心脏模型的形式,启发幼儿讨论心脏所处位置及大小功能,通过探究,比较法让幼儿懂得了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要好好保护它,次环节我将营造互动的教学环境,让幼儿主动,积极地学习,掌握知识。
在活动结束环节上,我有意地让幼儿将所学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为此我特设了一个操作活动——我的心会跳舞。次环节我主要是运用操作法发展幼儿得手工能力,在简单交代操作过程后,我将用一段三拍的音乐来营造愉快的学习环境,之后我将参与活动中,与幼儿一起剪纸作品,分别贴在节奏图上,最后以唱节奏的形式完成整个活动,以上活动的流程大致是:快乐导语、请你跟我这样做——节奏训练;学习三拍节奏——探究空间:心脏是怎样的——操作游戏:我的心会跳舞。
综上所述:次活动我以音乐、健康为主展开,同时又整合了语言、计算、美术等领域,活动用不同形式的游戏贯穿,真正体现“学中玩,玩中学”的教学理念。
虽然窗外很冷,但长乐育才幼儿园的每一间教室都温暖而快乐。原来,饺子是结合传统节日“冬至”进行的亲子活动。
冬至时吃饺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在活动现场,父母和孩子们一起做面团,揉面团,擀面团,包饺子。过了一会儿,他们把许多饺子包在一起。
“作为父母,我们很少有时间陪孩子,尤其是中午,孩子在幼儿园吃饭睡觉,他们几乎没有机会给孩子做午饭。幼儿园举办的这个活动正好给了我们家长这个机会,尤其是赶上冬至。我们的父母可以和他们的孩子聚在一起,做一次午饭,包一次饺子。看到孩子们开心,我们的父母也很开心。我非常感谢幼儿园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家长和孩子相聚的机会。”孩子的父母徐说。
活动过程中,家长和孩子开心忙碌:有的擀面团,有的做形状,有的捏花边。虽然裹着的饺子形状各异,但父母和孩子们脸上的笑容显示出他们有多开心。
有了自己包的饺子,大班的颜倩特别兴奋:“通常在家里,我的父母和祖父母为我做饭。今天我自己也参加了劳动,很开心!”
大班的季节在活动中也很活跃:“今天和妈妈包了20多个饺子,中午和小朋友一起分享。我很开心!”
长乐育才幼儿园老师张杰说,因为冬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所以幼儿园在冬至举行这样的活动是为了让孩子们知道冬至和传统节气的由来,让孩子们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但最重要的`是促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创造良好的亲子关系。
幼儿园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只有脚踏实地地做好健康教育,孩子才能健康活泼地成长,父母才能放心地工作。这学期主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合作、参与、探索意识,进一步培养孩子的行为规范、自我保护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在早操、吃饭、教学、睡觉、离开公园等日常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园区领导的领导下,我们三位老师重视卫生健康教育,通过各种活动和锻炼,实施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在日常的保护和教学工作中,我坚持“安全第一”,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积极配合班主任的工作。这学期孩子下学期进大班,孩子爱打架,但我们还是在孩子人数众多的情况下做到了零安全事故,这和幼儿园‘安全第一’的宗旨,和我们三位老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平时我们不仅在每天早上进公园的时候做好晨检,防止孩子带入危险的小物品,保持警惕,及时制止孩子的危险行为,还在强化教育活动中对孩子进行教育,帮助孩子明白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这样不仅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且一举两得。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心理环境上,我们爱护、关心、尊重每一个孩子,注意观察每一个孩子,耐心教育孩子,妥善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冲突,注意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帮助适应环境的孩子慢慢消除不愉快的情绪;在物质环境上,根据主题,改变墙角布局,使环境符合这个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活动区为孩子添加更多的材料,并添加老师自制的教学玩具,丰富孩子的小组学习。
根据孩子的成长目标,制定相关的教学活动,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正视孩子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进步
行教育。努力挖掘每个幼儿的兴趣点。在活动中,由于大班幼儿有了一定的思维与想象,所以我注重创造自由轻松的环境,多让幼儿参与活动,这样不但丰富了幼儿的知识面,而且提高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这一学期的共同努力,学期初制定的活动计划基本实现。
时间在幼儿的成长中过去了,对于我个人,要学习的东西、知识还有很多,还要不断努力,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虚心请教,使自己成为更加优秀的幼儿教师。
9月份参加了我园开展的课程研讨,观摩了大班主题活动《柿子红了》的进入活动。这节活动主要是让幼儿产生对柿子树的美好情感,进而为接下来的主题系列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进入活动就是要了解幼儿经验,从而确立系列活动的走向。
这节活动的开展就在后院的柿子树下,活动开始时教师带领幼儿由远及近地观察感受柿子树,接着激发幼儿多通道感知柿子树的兴趣,让幼儿跟柿子树亲近,看看、摸摸柿子树。然后及时交流关于柿子树的经验,这个时候往往是幼儿思维发散,想象力无边无际的时候,也往往是我们新教师收不住的时候。本次活动的教师及时注意整理、关注幼儿的问题,注意引导幼儿深入思考,为下一步主题的发展搜集可能的生发点。接下来,教师用了一段诗句《幼儿园的柿子树》作为一个小结,并指出这首诗就是小朋友自己描述的,也可以说小朋友自己就是作者。
接下来的活动是教师引导幼儿表达想为柿子树做的事情,挖掘活动开展线索。通过交谈进行引发,在黑板上简要地做示意图(如摘柿子、保护柿子、浇水、施肥),并且和幼儿一起明确下一次的活动。
从这次主题进入活动观摩中,我意识到一个转变。就活动目标来说,从以前的把科学认知,感受放在前面到现在注重情感体验,注重关爱自然、关注变化的转变。让幼儿通过观察,生成对柿子树的情感,并拓展到其他的自然物。就活动的场地来说,也逐渐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今天的这次活动,教师甚至准备了野餐垫提供给幼儿,以便他们更好地亲近柿子树。现场,更能激发幼儿的情绪。在幼儿知识的获得方面,也逐渐由学到了什么转变为学习一种习惯,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了解老师和同伴的发现。
在活动中,教师可以怎样做,教师可以给幼儿提供一种什么样的材料和资源以供幼儿更好地利用呢?教师首先尽可能地给幼儿提供最自然的,最利于幼儿接近活动的场景,比如本次活动的户外场地。在引导幼儿观察时始终要避免教的痕迹,充分尊重幼儿的兴趣,注意避免往老师的方向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当场解决,更多的考虑到幼儿的思维,这样才能把活动真正开展到位。
幼儿在进入大班以后,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不断的提高。为了提高幼儿的表现能力和大胆流利的向同伴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我们准备了本次的主题活动。通过本次主题的开展,孩子们知道了自己是人群中的一个,是一个大集体中的一员。同伴之间的了解更加深入,同时也体验到了和大家做朋友的快乐。开展的过程中,孩子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学习根据同伴的表情调节自己的行为,并发现了自己身体的变化。例如我变胖了,长高了,开始换牙了。
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先引导幼儿让他们用礼貌用语与其他的小朋友问好,然后开始自我介绍。先说名字、年龄、属相、所在学校以及班级、和兴趣爱好,然后给大家来一个才艺展示,在展示才艺的时候要让幼儿注意面部表情,神态以及动作的协调性。最后用礼貌用语结束自我介绍。
通过本次的自我介绍,我感觉平时不太爱说话的小朋友也在积极表现,他们也想通过这次特殊的自我介绍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更加了解自己的同伴。胆小的幼儿不在胆怯,不会说话的幼儿现在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不断的得到提高,不像以前那样说话都说不完整。不太爱交朋友爱独自一人玩的幼儿现在也能与同伴进行合作,而且性格也开朗了许多。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本次的主题活动开展的也很有意义。
这学期我还是担任学前大班的主题活动课的教学工作。我本着让幼儿围绕着一个主题,进行自主观察、探索周围现象和事物,教师适时、适度地予以支持和引导的一种系列活动有原则。让幼儿自发参与、自主学习、自由表达,获得了自身的发展,积累了许多有意义的经验。主题课的探索的内容来源于生活。让周围的环境冲击幼儿的视觉、味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从幼儿好奇的发出第一个“为什么”怎么样”问题开始,充溢新奇和快乐的探索就已在心中拉开了帷幕。因而我对这学期的主题活动课教学总结如下:
一、事物情感化
给事物赋予情感色彩,既使之变得生机勃勃,富有吸引力,又能使之以亲切的方式走进幼儿的童心,从而引发幼儿观察探究的兴趣与欲望。如拟人化的角色情感:苹果妈妈”橘子宝宝”树爷爷与树娃娃”等;又如事态情感,花儿被摘后—花姐姐会怎么样呢?看到蚂蚁搬家的长队—咦,蚂蚁弟弟要把家般到哪里去?发现树叶间的蜘蛛—蜘蛛大哥,要小心哦。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事物变成可倾谈的伙伴,世界在幼儿眼里变得富有生气,多姿多彩,这能有效地激发幼儿观察事物的兴趣与欲望。
二、现象神秘化
幼儿熟悉的环境里发掘幼儿的新知。新知的刻意神秘化,抚慰幼儿的探究激动,并促使探究兴趣更广、更深。如主题活动“不怕冷”中,幼儿的杯中放几块冰,请他用调羹玩玩冰,再让他猜测会发生什么结果,然后再验证,刻意强化当冰遇到水后很快就融化的现象,提高幼儿参与探究的兴趣。日常生活中的教育素材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如树叶为什么不象氢气球那样往上升?糖放在水里搅拌后藏到哪里去了还有融化现象、花开花谢、日出日落等等,都是可发掘的教育资源。对于幼儿,重要的培养他好奇心,激发他参与探究的兴趣。教育活动中以乐为舟、以趣为径,把看似平常的事物变成趣味横生的探究对象,有效地培植、发展了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究欲,这正是现象神秘化的目的所在。
三、行动自主化
儿童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幼儿一日活动中,保证他有足够的自由活动时间,让他按自己的意愿自由自在地玩耍、游戏、探索,自主地与环境对话。
四、启示随机化
幼儿活动的随意性与无目的性的特点,需要教师细致观察,迅速反应,适时地给予指导,引导幼儿发现新问题,推进探究活动的深入。如有一次幼儿玩塑料瓶,开始他把小玩具放在瓶子里,叮咚叮噹地开心地摇晃,但没有持续多久,有些孩子就感到乏味,不想玩了见此情景,随即参与到活动中,目的给活动注入“推动剂”抓起一个空瓶子,模仿孩子们有模有样地摇晃。一些孩子们围上来笑眯眯地告诉我要往瓶子里装东西摇才会响。乘机启发:装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好听呢?这下子孩子们发现问题了纷纷尝试装木珠、石子、沙子、纸团等不同物品,变换着摇,感受着不同的响声,玩得更有花样、更尽兴了这时,又乘机发问:这些声音这么好听,还有其它好听的声音吗?于是好听的声音”这一主题便形成了当然,教师的引导要讲究技巧,介入只能使活动更深入,不能中断幼儿的活动,正如有句名言所说的最好的教育是不留痕迹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