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会议纪要范文汇编三篇

电力工程会议纪要范文(精选3篇)

电力工程会议纪要范文 篇1

8月7日上午,县委、副县长周国明同志在歇马镇政府会议室就龙潭大渠改造“民办公助”项目召开专题会议。县水务局、财政局、歇马政府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了县水务局、财政局对项目安排情况的汇报,就工程建设项目相关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形成了一致意见。现纪要如下:

会议认为,龙潭大渠改造是歇马人民期盼已久的工程,事关沿渠6个村的人民生产和生活问题,通过县水务部门积极申报,省水利厅、省财政厅把该项目纳入“民办公助”项目,是对山区人民的关心。该项目是一项关系民生,集农田灌溉、饮水安全、发电等综合效益为一体的现代农业项目。

会议要求,为使龙潭大渠改造项目的顺利实施,各相关单位要高度统一思想,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分工负责,迅速行动,确保20xx年8月底完成规划设计工作,9月中旬前完成招投标工作,并组织施工队进场,年底竣工投运。龙潭大渠改造项目由歇马镇水务服务中心为项目法人,负责整个工程的招标、建设和管理;县水务局负责整个工程的协调、技术指导和项目监理;县水利水电勘察设计院负责勘测设计,整个工程采取设计一步到位、分年实施的办法组织施工;县财政局负责对该项目资金监督管理,项目资金严格执行报帐制,按进度划拨;歇马镇政府负责施工各类矛盾调处,包括土地占用、炸材供应、停水、水电站停止发电等问题,不得因矛盾协调不到位而影响工程进度。

会议决定,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县政府成立由分管领导任指挥长,县水务局、财政局、歇马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歇马龙潭大渠改造工程指挥部,负责工程的指挥、协调工作,确保把龙潭大渠改造工程建设成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样板工程、亮点工程、精品工程。

参加人员:

电力工程会议纪要范文 篇2

20xx年5月4日,县政府副县长谭志鹏在县政府三楼会议室主持召开县城七一东路电力线路改造工程施工协调会议,县司法局、经信局、水利局、林业局、规划局、烟草局、电力局、电信公司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就工程建设问题进行了协调。现将会议协调决定的事项纪要如下:

一、县城七一东路北边人行道上的原有电力杆线,改造时搬迁至七一东路南边人行道上,与现有南边人行道的树木走向基本保持一致。考虑到北边单位及用户用电负荷需求,原有配电台区位置保留不变。

二、为改变县城七一东路“蜘蛛网”式的电线结构,将跨公路的高低压架空线改为电缆,采用机械顶管后地埋的方式。

三、建设单位开挖路面进行施工作业,须先到城管部门办理有关手续,缴纳一定的工程恢复保证金,待工程完工,经城管执法人员检查确认施工现场已完全恢复后,及时退还保证金。为保证沿线各相关单位正常办公,停电时间应安排在周末。

四、电力杆线搬迁改造至南边人行道后,为保证导线与树木之间的安全距离,建设单位应与城管部门联系,由城管部门负责统一对沿线树枝进行修剪,做到既不影响环境绿化,又不影响线路安全。

五、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积极支持配合施工单位做好相关工作,尤其是城关镇和城关镇东周村委会,要做好矛盾协调工作;施工单位要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主动与管线部门沟通联系,制定科学合理、安全可靠的施工计划,确保该工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参会人员:ZZZ

电力工程会议纪要范文 篇3

时间:

20xx年x月x日

地点:

参加单位和人员:

详见会议签到

会议内容:

3月16日下午2点30分,建设单位陈同洋经理组织召开了南京江宁万达广场工程第一次工程例会,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参加了会议。会上陈经理介绍了各方负责人,各方分别介绍各自驻现场组织机构人员及分工,对中咨工程建设监理江宁万达工程项目部及总监进行授权,项目监理部代表业主对整个工程进行进度、质量、投资、安全控制,合同、信息管理及协调工程各方的关系。

建设单位介绍了工程开工准备情况,售楼处土建主体工程已完成,两家装修单位进场,东西区土方外运。施工资料未做,需监理配合各施工单位补全。

主包单位介绍了施工准备情况和现场施工情况,需要建设单位解决的问题。建设单位对施工情况提出了意见和要求,总监理工程师介绍了监理规划的主要内容并报建设单位审查。会议商定每周五召开工程例会,并确定各方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分管安全。

首先感谢业主对我们监理工作的支持、信任。作为监理我们将勤奋工作、忠于职守、尽心尽力为业主服务,做好工程的各项工作。主动与工程参与各方协调好,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先进的技术手段为业主把好关、服好务。同时也希望各参建单位积极努力的工作,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有关技术标准进行施工。我们将用合同说话,坚持按标准衡量、公平、公正地处理工程中发生的问题。我们将做好四控制、二管理、一协调工作。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相结合,使工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下面就本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具体要求进行说明:

一、施工准备阶段:

1、施工单位应于工程开工前将相关的技术文件上报至我监理部进行审核,例如,施工单位的技术质资证明文件、质量保证体系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重要分部/项工程需提前申报施工方案),报审程序应规范,应有编制人、审核人,公司技术负责人批准签字并加盖公章。

2、设计交底、图纸会审制度:施工单位应在施工正式开展前做好各项技术准备工作,包括熟悉图纸、进行工程项目划分和编号、进行必要的技术交底和技术培训,并将图纸会审记录等技术交底材料整理与各方签认,做为施工依据。

3、施工单位必须对建设单位提供的原始坐标点、水准点等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核,并将复测结果上报我监理部进行审核,批准后方可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

4、对工程采用的主要材料、半成品、成品等均应进行报验,凡涉及工程安全及使用功能的有关材料,并应按各专业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规定进行复验,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允许使用,以确保质量。

5、对工程现场使用的施工机械设备,对类型、性能、参数等应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条件、施工工艺、技术要求等因素相匹配,应从机械设备的选型、主要性能参数指标和使用操作要求等方面进行控制,确保机械设备符合施工生产的实际要求。

6、工程开工申请:

开工前须经审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材料设备进场计划、工程总进度计划,以及报验的企业资质(含分包单位,检测等资质)、营业执照、施工许可证、项目部组织机构、相关人员资质与特殊工种上岗证,提交进场材料质保与复试报告等,设计交底,图纸会审等工作。施工方开工必须申请,如具备开工条件,经业主、监理审核批准后,方能开工。

二、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现场监理所执行的有关制度:本工程使用江苏省建设厅监制《江苏省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监理现场用表》(第四版).并执行建设单位《关于本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制度》除开工前准备执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审查制度,工程开工申请制度,图纸会审交底制度外、施工阶段须执行:

1、工程材料、半成品质量检验

材料、设备进场有专人验收,并向监理提交主要材料生产厂家许可证、出厂证明、技术合格证或质保书。新型材料有技术鉴定文件,必要时需对重要材料的生产厂家进行考察。材料、成品与半成品,要求分类堆放,并做出明显标识,标明材料、构件名称、规格、进场日期、数量、产地,并应按专业工程各进行相关的试验,确保原材料的质量。

2、现场施工测量

项目开工前应编制测量控制方案,测量人员要持证上岗,仪器精度满足要求,并在校验的有效期内。对施工过程中设置的测量控制点应妥善保护,不得擅自移动,施工过程中必须认真进行测量复核,并上报我监理部进行审核,核验后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方可进行相关工序的施工。

3、工程报验制度

工序施工完成,施工单位应自检合格后24小时内报监理,经监理检验合格签字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4、隐蔽工程质量验收制度

施工过程中,隐蔽工程在隐蔽前,施工单位应按照有关标准、规范和设计图纸的要求自检验收合格后,提前(24小时)申报监理工程师,由监理工程师确定时间、组织有关单位共同验收,并在隐蔽工程质量验收记录上签字、盖章后,方可隐蔽。

5、设计变更处理制度

施工单位提出的设计变更要求,按规定书面(技术核定单)报经监理,并经建设单位联系设计院履行设计变更手续。

6、工地例会纪要制度

工地例会每周定期召开,参加人员:建设单位现场代表、监理部成员、项目部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安全员、质检员。项目部经理必须参加,不得无故缺席,有事必须事前请假。

7、计量签证制度

工程的计量签证必须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三方确认(具体见《建设单位制定的相关工程项目管理制度》)。

8、工程款支付和工程索赔签审制度

工程款支付严格按建设单位相关规定执行。出现设计变更发生超出合同的工作量施工方需及时上报(十五个工作日内)监理会同业主签证认可,超过时间将不予签认。

9、进度控制

施工单位每月上报下月进度计划及本月工程完成情况,并在监理例会中提交周计划及周完成情况,通过分析、调整周进度计划及落实情况保证计划得以实现。我监理部通过施工全过程情况,细致全面分析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进度计划的合理性、可行性,并提出监理意见,进行科学调整,对进度计划的严重偏离,将以《监理通知》等形式责令整改乃至建议建设单位调整施工队伍,以保证工程进度得以实现。

10、资料要求:

报验资料要求一式三份,签字使用钢笔或签字笔由本人签写、报验。工序报验单使用江苏省建设工程和施工阶段示范表,要按档案规范做好资料归档工作。

11、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要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问题施工单位要有专门人员具体负责,做到谁施工谁负责。要有切实可行的安全组织和措施。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有安全保障措施(如安全帽等),施工现场用电必须作到三级配电二级保护。

上述制度现场监理将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及强制性规范进行控制,技术资料必须与现场同步进行。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