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能力评估报告(精选6篇)
一、演练准备过程总结
公司成立了事故演练领导小组,并由专人编制了演练剧本,科目设置较为复杂,创新了演练思路和形式,演练前对参演人员进行了多次集中和分开培训,现场模拟道具均提前制作完毕,为事故演练作了充分的准备。
二、演练过程总结
1、此次演练主要人员先以LNG车间为主,其他单位人员配合救援。
2、现场指挥人表现较好,指挥比较到位。
3、甲烷化工段操作人员现场模拟较符合要求。
三、演练效果评价
整个演练过程紧张有序,达到了预期目的,锻炼了队伍,取得了实战经验,提高了公司处置突发事故的能力。
通过这次模拟事故演练,验证了公司在重大事故紧急情况下的应急、组织能力。检验了应急救援方案的`实际可操作性,锻炼了各小组的应急救援能力,但在整个演练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在以后组织演练中要加以完善和整
1 改,进一步提高演练的实战性,四、问题及不足
1、灭火器使用不太熟练。
2、救援人员稍显慌乱,观摩职工态度不严肃。
3、人员救治等个别科目未全部演练。
五、改进措施
1、各车间班后会加强急救器材的应急使用培训。
2、进一步对参演人员进行培训。
六、考核
扣LNG车间月度安全考核分10分。
1、消防应急能力评估
公司内各有关厂房和辅助建筑物或场所,拥有消防水系统和灭水喷淋系统,当消防灭火喷淋动作消防水压力低时,系统自配的电动消防泵可以自动启动,失电状态时,可以起用柴油消防泵以确保消防水的正常,除此以外,对有关重点生产设备和集控室还专门配有二氧化碳消防系统、烟烙烬特殊消防系统、蒸汽灭火消防系统和泡沫灭火系统;另在现场又备有专用的移动式消防器材。电厂所有的报警信号按机组系统划分分别接至24小时值班的集控室,当出现火警时会及时启动报警系统、消防水喷淋系统和烟烙尽特殊消防系统。
1)常规水消防系统:含消防泵房、消防水池、室外内外消火栓灭火系统。
2)自动喷水(包括水喷雾系统)灭火系统:厂房内主要带油设备、煤仓间皮带层、A列外变压器、输煤系统。包括预作用系统、水喷雾系统和水幕系统。
3)泡沫灭火系统:保护点火油罐区。包括泡沫液室、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及移动式消防冷却水系统。
4)气体灭火系统:保护集控楼(集控室、监视室、工程师室、电缆夹层)、电气楼(厂用电配电装置、电气设备间、电子设备间)和继电器室。包括钢瓶间及管网系统。
5)公司建有消防站,配备有消防指挥车一辆,水消防、泡沫消防和泡沫水消防车各一辆。消防车库设在施工生活区边随时待命,消防车可在接到报警后5分钟内到达现场。
2、医疗急救能力评估
1)公司建有医务室,配专职医生和护士各1名。
2)公司以下单位和场所配备如下医疗急救设备,120专用急救车和医务人员在报警后3分钟内可到达事故现场:
(1)医务室:小车队专用急救车1辆、担架2副、夹板、氧气筒、急救箱若干;
(2)现场急救箱:公司在输煤综合楼、卸煤码头值班室、脱硫除灰控制楼、集控楼、行政楼、生产楼、化学楼、材料库、固定端办公室、医务室及11座交通车辆上各配备简易医疗急救箱一只,所在部门落实责任人员负责日常急救箱管理,以便医务室人员及时联系和通报相关信息;急救箱内物品由医务室负责。
3、应急救援队伍能力评估
1)公司成立有应急指挥部和应急办,各部门还专门成立了相关专业应急抢险小组。
2)公司配备有专职消防队,队长1名,指导员1名,副队长1名,加上消防员等共计31人,专职消防能力满足现场灭火抢险需要。
3)公司建有医务室,由宁波明洲医院派驻专职医生和护士各1名,基本满足现场人员初步医疗抢险需要。
枣园煤业于20xx年5月27日组织了矿井水灾事故撤人应急演练。经过认真组织,周密安排,本次演练取得了圆满成功,井下遇险单位接到命令后能迅速反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指定地点并能积极、主动地听从指挥长指挥,完成预定演练任务。
一、矿井演练基本情况
接警。
拟定于20xx年5月27日9时左右,24041运输顺槽底抽巷在掘到1000米处发生突水事故,调度员立即电话通知井下工作地点停产撤人。于9时5分将通知利用电话下达到井下各工作地点,并接到井下带班矿长、区队管理人员接到通知的`回复。然后迅速向值班矿长、矿长报告。
应急启动。24041底抽巷区队管理人员接到调度室电话、应急广播通知后,立即停下手头工作,以班组为单位由班长立即组织本班人员撤离。早班跟班矿长迅速赶到-340车场指挥人员有序撤离。
应急指挥小组组长---矿长、值班矿长立即召集生产、后勤口有关人员成立临时抢险救灾指挥部,向调度室询问下达发出应急停产撤人情况,安排调度人员及时调度井下撤人情况,并立即向枣矿集团矿山救护大队发出救援请求(此时时间9时10分),逐级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
9时30分,我矿兼职救护队员在队长带领下携带救护器材赶到井下,配合带班矿长组织人员有序升井并到预计透水地点实地查看涌水情况。
发出应急撤人命令15分钟,调度值班人员向井下带班矿长调度人员升井情况。
二、整改措施
整改措施:开拓队利用班前会再次学习《水害事故应急演练方案》、职工互保联保制度、有关安全避险避灾、抢险救灾知识,强调应急撤人演练的重要性,达到每位职工应知应会,切实转变职工安全意识和遇险撤人自救意识。
矿长刘志明最后总结:通过此次演练,达到了预期目的,提高了大多数职工的防险处险能力,增强了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对在应急演练中暴露出薄弱环节,例如井下个别职工,缺乏实战状态,行动缓慢,撤离过程没有紧迫意识等。各工区应加强员工安全文化素质教育、岗位技能培训,努力提高职工自主保安意识和应急能力,积极开展各类灾害预防活动。
公司自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于 年实施以来,在公司进行了火灾、触电、交通等应急演习,针对演习过程,评估如下:
一、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1、应急小组组长、副组长及小组组员职责:职责分工明确,应急管理小组人员均明确自身的应急职责。
2、通过应急演习,各员工明确了应急职责。
二、演习的准备情况:
应急演习前,对员工进行了应急程序和应急技能的培训,应急物资和设施等均已到位。
应急救援物资的供给:公司应急救援物资供应充足,摆放地点合理,员工均明确应急救援物资的具体位置,演习时能够准确无误地找到应急救援物资。
三、报警和通讯系统:
演习过程中的报警及时,报警系统正常完好,报警程序合理,员工能够按照报警程序进行报警。
通过演习,各员工熟知火警、医院、公司应急管理小组人员的电话等联系方式,模拟现场应急事情发生后,均能够很快联系到相关人员和部门,通讯系统畅通。
四、应急技能:
演习期间,员工基本能做到安全撤离,但是依然存在如下问题:
1、 触电应急演习:演练时,现场人员能够熟练撤离现场,但是,对受害者不会进行
人工呼吸,包扎伤口不够熟练。
2、 火灾:演习时,行政部人员的现场撤离能力较好,能做到很有秩序地、按照应急
预案的应急程序进行,员工也很熟练火灾的现场撤离。但现场救护能力不够熟练。
3、 交通应急演习:演习时顺利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应急预案比较符合公司实
际情况。
根据现场演习,应急预案的内容制定得比较详细、合理,符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但是,
需要在应急救护能力方面,对员工进行培训。
员工对防护用具的使用比较熟练。
五、演习情况的设置:
1、触电应急演习:设置了维修工在维修时突然触电、员工作业时突然触电等情况,现场反应及时,演习情况的设置合理;
2、 火灾:设置了办公区因明火引起的火灾场景,生产基地工作人员都能够严格按照应急预案的应急程序要求进行,设置合理。
3、 交通事故:设置在厂房空场因地方狭小问题的场景,能够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设置合理。
以上演习情况的设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今后在每年的演习中尽量安排多个场景,多找出一些危险隐患点,这样可以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紧急状态下的反应速度和承受能力。
六、总结:
通过以上评估,公司应急预案的.制定基本合理,尚存在如下问题需要改进:
加强对员工救护能力的培训:如人工呼吸、包扎伤口等。行政人事部于 年 月底以前邀请外单位专业救护人员对公司员工进行培训。
我校于20xx年3月14日在全校开展防震应急演练,此次防震演练以加强全校师生在地震安全上的自我救助能力主,加强生命教育,提高学生地震防范意识,此次演练,我们按照预定方案进行了一次“防地震逃生技能演练”活动,活动包括学生逃生,点评学生模拟逃生中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学校赵希金校长总结了这次防震演练活动。
一、精心准备
我校针对这次防地震演习制作了防地震宣传板,让学生们了解地震的危害和怎样预防和地震后的逃生。制作了各个楼层的防地震疏散图,学生在进入校内的时候可以一目了然,一旦发生地震应该怎样撤离。
二、我们的严密部署
针对这次防地震演习,赵希金校长召开全体老师会议,布置了防震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每个员工的具体位置和职责要求。反复强调此次防震演习的重要性和每个员工在这次演习当中的所起到的作用
三、防震演习
3月14日上午950分,一声令下,学生们迅速从各通道口撤离。只见他们一个个表情严肃,迅速而有序的从通道口撤离教室。楼内疏散人员按照预先的演习方案疏散学生,保证在楼内学生的安全,以免慌乱中出现拥挤或者踩伤学生现象。学生们逃生到操场之后,就会招到相应的队伍排成方队。
四、存在问题和建议。
问题个别学生在地震时没及时逃出,未借助桌子或讲台保护自己。 建议学校每年举行模拟真实环境下的逃生演练,以帮助大家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和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本次防震安全疏散演习历时3分钟,可以说是在学校安全小组的认真组织下,是一次必要的、成功的全校师生安全疏散演习。这次演练活动,安排周密,全校师生高度重视,各工作人员各就各位,各司其职,认真负责,确保活动万无一失。通过演习,使大家更加明确,一旦发生地震,每个人应该做什么;如何疏散学生;如何自救和逃生。
演习中,学校教职工态度认真,团结协作,密切配合。通过集中演练,使大家在实战中得到锻练,取得经验,达到重视安全、防震工作。
(一)预案形式评审
1.封面应急预案名称:由于本次制定的三个方案中全部为应急预案,所以本预案汇编命名应使用应急预案方案名称;
2.目录:页码标注应准确, 层次清晰,编号和标题编排合理。
3.正文:做好统稿工作,预案内容要有一致性;图表、文字清楚,编排合理(名称、顺序、大小等);同类文字的字体、字号统一;英文字母代表的名称要统一,最好使用中文;
4.附件:附件项目必须齐全,并及时更新最新标准,要与省、市等上级单位的技术方案或应急预案一致。
(二)预案要素评审
1.编制类别:根据应急预案的类别,将《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预案》(试行)、《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应急预案》(试行)、《卫生局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的预案进一步分类;
2.编制依据:明确相衔接的上级预案,尽量以上级或本区域政府主管部门的预案及技术方案的标准为准;
3.应急组织体系:应急组织体系必须清晰明确,应急指挥部门职责明确,县级应急预案涉及各部门职责中,不应涉及省、市等上级部门的职责;如确实需要涉及应使用建议措施等措辞;
4.响应分级:预案响应分级中,县级与镇(街)级有遗漏,要有统一的标准;食源性疾病的分级可根据上级文件,不能比上级宽松,可以定为30人以上;
5.适用范围:救灾防病应急预案与台风应急处置方案,内容有交叉重复,需进一步修订;
6.预警发布主体:台风预警的发布主体应是气象部门,我们要侧重传染病的预防控制;
7.其他细节修订:《卫生局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台风的应急预案中,针对性比较强,但是内容不详实,建议内容更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