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学习心得体会优秀(精选三篇)

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学习心得体会优秀(精选3篇)

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学习心得体会优秀 篇1

深入贯彻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扎实推进《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实施,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最近,教育部颁布了《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以下统称“准则”)及《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xx年修订)》《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等文件。《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是为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结合对广大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中小学教师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对中小学教师提出十个方面的要求,提出倡导希望,划定基本底线。本人经过自学有三点体会:

一是准则具有现实指导性。教育部为弘扬高尚师德,明确底线行为,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针对极个别人理想信念模糊,育人意识淡薄,放松自我要求,甚至出现严重违反师德行为,损害教师队伍形象,影响学生健康成长而制定的。因为教师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强国的重要力量,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和接班人的关键,所以这是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也为教师严格约束、规范职业行为提供依据。

二是准则具有实际针对性。准则结合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不同特点,提出十条针对性的要求,包括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爱岗敬业、关爱学生、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等方面,每一条既提出正面倡导,又划定师德底线。其中,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等是共性要求,爱岗敬业、关爱学生、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等几个方面,结合中小学教师中的不同表现、存在的问题及在不同阶段教师队伍的差异性,提出不同要求,更贴合实际、更具现实针对性。

三是准则具有素养增强性。准则促进教师提高政治思想道德素养。

1、增强四个意识,政治站位正确。从教师职业承担的重要使命和责任上,处理好个人利益和国家、社会利益的关系,处理好个人理想和民族梦想的关系,集聚奋斗力量,做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

2、增强底线意识,基本定位适当。准则中的禁行性规定是底线,是从事教师职业的最低要求,是大中小幼职特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必须遵守的',是不可触碰的红线。

3、思想行动一致,理解认识到位。准则中的禁止性规定,不是体检结果,是预防保健手册,是对广大教师的警示提醒,是严管厚爱,引导广大教师结合教书育人实践,时刻自重、自省、自励,增强行动自觉,做以德立身、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教师,承担职责使命。

总之,我将谨遵《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立足岗位拼搏奉献,做的奋斗者,用实际行动、用良好业绩,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学习心得体会优秀 篇2

通过此次学习,教师们纷纷表示,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一定要提高自己依法执教的意识,做到严于律己、恪守师德,进一步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努力提自身的师德修养。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会以《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为鉴,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不断努力。 下午又分组讨论,使我对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有了更深的理解。我把这十项准则分为了四个方向:政治法律方向、扎实学识方向、管理学生方向、自我修养方向。

一、政治法律方向:

对应的是十项准则的第一条坚定政治方向,第二条自觉爱国守法,我们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应该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损害党中央的权威,不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违背社会公序良俗。

二、扎实学识方向:

对应的是十项准则的第一条坚定政治方向,第三条传播优秀文化,第四条潜心教书育人。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应该有自来水,教师不仅要不断学习自己专业的知识,还要学习更多的其他知识,只有自己的知识广博了,才可以识破虚假信息,从而才能做到不转发错误观点,传递正能量。同时要不断学习现代的教育教学理念,才能更好的为学习服务。 三、管理学生方向

对应的是十项准则的第五条关心爱护学生,第六条加强安全防范。作为教师就要有仁爱之心,教师对学生有爱了才会真正的关心学生中,而真正关心学生了才可以做到不歧视、侮辱学生,不虐待伤害学生。就职中的学生来说,我觉得首先要充分的分析学生情况,给他们一个合理的心理定位,不要用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学生,本着先教会他们做人,再教会他们怎样学习。学习纪律好的学生对他们要求要严格一些,学习纪律不好的.学生对他们放松一些,并且不断看他们有什么进步,不断鼓励,平时多和比较不听话的学生谈谈心。这样学生也就会越来听老师的话。当然作为教师在面临危险时要时刻想着学生的安危,不擅离职守,不自行逃离。 四、自我修养方向:

对应的是十项准则的第七、八、九、十条。作为教师就应该更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举止要文明,作风要正派,自重自爱。坚持原则,处事公正,不弄虚作假。俭以修身,清廉从教,不参与有偿补课。

总之,我觉得这次学习很有意义,通过这次学习我更加坚定了我做一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学习心得体会优秀 篇3

近年来,教育界频繁出现学术造假、行为不端、言论不当等事件。

10月24日,《中国青年报》刊发报道称南京大学教授梁莹至少有15篇论文存在抄袭或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一时之间,对中国学术界的质疑之声不绝于耳。11月16日,教育部一连印发《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等六份文件直指教师师德师风问题,不仅明确了新时代教师职业规范,还为此划定了基本底线。所谓教师文化,就是教师职业文化的简称。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是以学生为工作对象的特殊职业。自古以来,教师的.作用就无可替代。而作为身处新时代的教师,应该借鉴古人先贤的育人精髓,同时注重自身的德才学识。当下,有的教师素质能力难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思想政治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师德水平有待提升。

塑造教师文化,首先可以弘扬创新精神,在考虑学生共同特点的同时考虑学生的差异性,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创新精神,紧跟学术前沿、提高自身素质、把握教育规律;其次,营造尊师的氛围,尊重知识、尊重教育、尊重人才。以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形成蓬勃向上的教师文化,使得教师有幸福感、成就感、和荣誉感。好的教师文化形成,才会出现好教师不断涌现的局面,教师文化也才会更有活力。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