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先烈是指那些在革命斗争、保卫祖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壮烈牺牲的人员。辛亥革命以来,确系为革命及抗日而阵亡和死难的人员,称为烈士。
小萝卜头的名字叫宋振中,在一岁时和妈妈一起被抓进白公馆监狱。由于终年住在阴暗、潮湿的牢房,吃的是发霉的饭菜,他长到八九岁时,个头却只有四五岁那么高,成了一个大脑袋细身子的孩子,被难友们称为“小萝卜头”。在小萝卜头六岁时,由同监狱的政治犯黄显声教他念书,学习语文、算术、俄文和图画。小萝卜头学习非常刻苦,每门功课都学得很好。他九岁生日那天,黄显声送他一支铅笔,这礼物太珍贵了,他很少用,每天都在牢房地上用小石头写呀画呀。他还经常帮大人做秘密工作。淮海战役胜利的。消息传到监狱后,就是他在男牢、女牢间传递的。特务在旁边时,他就和黄显声说俄文,特务听不懂,只好干瞪眼。
1949年9月6日,凶残的敌人用刺刀杀害了小萝卜头的父母。小萝卜头愤怒地喊着:“我没有罪,我要出去!”丧尽天良的刽子手扼住他的喉咙,用带血的屠刀刺进他的胸口……小萝卜头牺牲时年仅9岁,他是我国最小的烈士。
黄继光,1930年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大量征兵。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黄继光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武器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团长,13岁时曾机智的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
1948年5月25日,解放军攻打中华民国政府军驻守的隆化城。董存瑞所在连队负责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据说在冲锋时遭到一个桥形暗堡的猛烈火力封锁,董存瑞便抱起炸药包准备进行爆破。冲至桥下后发现桥型暗堡距地面过高,也没有地方可以放置炸药包,董存瑞便用手托起炸药包拉燃***,与安保同归于尽。
董存瑞的行为使得他成了中国共产党宣传的。著名战斗英雄。在河北省隆化县北郊,有董存瑞的墓地和纪念碑。碑上刻着朱德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董存瑞,1929年10月15日出生于察哈尔省怀来县南山堡的贫苦农民家庭,7岁上过几天学堂,后因家庭贫困而辍学,抗战爆发后,他的家乡成了抗日区,他13岁就曾掩护过八路军干部。
1948年5月25日,进攻隆化县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部负责拔除敌人的核心阵地—隆化中学。出发前,董存瑞说了一句话: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学外战壕里,让大家踩着我们把隆化拿下来。之后他带领战友炸毁了敌人3个炮楼5个地堡!到达隆化中学东北角之后,敌人在河道上隐形机枪突然开火,战友在中途陆续倒下。董存瑞在战友的掩护下冲到桥下,因为没有东西固定炸药而战友在敌人的机枪下陆续牺牲,紧急关头,董存瑞用手托起了炸药包喊到:为了新中国前进!说完他拉响了炸药包炸掉了敌人的碉堡,而他英勇的`牺牲了!
董存瑞这种无私奉献、敢于牺牲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徐向前率部历尽千辛万苦,行程三千余里,战斗数百次。到1933年初,在川陕边界找到了立足之地。徐向前在那里抓了三个月的大练兵,然后,发动了仪陇南部战役、营渠战役和宣达战役,歼敌二万,缴枪一万二千件,还缴获了敌人的'兵工厂,造市厂,被服厂等全套设备。他利用这些缴获的武器,投入到反对蒋介石发动的六路围攻之中,蒋军出动二十多万兵力,而徐部仅有近8万人。经过十个月的战斗,歼敌八万多,仅最后二个月,就缴获枪二万多支,火炮一百多门。这是红军时期缴获武器最多的战役之一。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刘胡兰八岁上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10月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了一个多月,然后担任了村妇女救援会秘书,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被收为中共文水县委预备党员。
1946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了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了接着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故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云周西村的反动队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送粮食,递送情� 阎锡山发现后很生气,在1947年1月12日突然袭击云周村,刘胡兰因有叛徒告密而被抓了起来。她镇静的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了继母就被敌人带走了,刘胡兰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敌军连铡了几个人,刘胡兰怒问一声:“我咋了死法?”匪军喝到:“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地躺在到座上。
刘胡兰牺牲时,还没有15岁,是已知中国女烈中最小的一个。她凭借着对人民的感情和对共产党的坚定信念在铡刀下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而这种表现恰恰是共产党的共同表现,这种表现值得我们去学习。也让我懂得面临危险时,我们要不光要不惧艰险困惑,排难解忧,更好担当起责任,保护家人,维护社会,努力学习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在1935年11月,赵一曼同志率领的部队被日伪军包围,她要团长带队突围,自我担任掩护,左手手腕中弹负伤。她在村里隐蔽养伤被敌人发现,奋起迎战时左大腿骨被子弹打穿,因流血过多昏迷而被捕。
她被押到哈尔滨伪滨江省警务厅受刑后几度昏迷,仍坚贞不屈。她生命垂危时,日寇担心死去得不到口供,把她送进哈尔滨市立第一医院监视治疗。负责看守她的伪满警察董宪勋和医院女护士韩勇义,都为她的英勇所感动,又听她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于是决心参加抗联队伍。在二人帮忙下,她于1936年6月28日深夜逃出哈尔滨,朝抗日游击区的方向走。伪骑警队在第三天凌晨追上了她们乘坐的马车,赵一曼同志再次被捕。敌人反复折磨了她一个月,她只是怒斥敌人:“你们能够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能够把人剁成烂泥,但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赵一曼同志负伤被捕解到哈尔滨后,日寇和伪满的警察头目立即对她进行审讯。
此时,她伤口不断流出的鲜血湿透了棉衣,依然滔滔不绝地痛斥日寇侵占中国东北的暴行。负责审讯的日本特务恼羞成怒,竟用竹签从她的`指甲缝中钉进去,用鞭子狠戳赵一曼同志的伤口,使她几次昏死过去。日寇将她送到医院,伤势刚好一点,日寇又在病床前审问,赵一曼同志依然坚不吐实,日寇拳打脚踢,她的伤口再度破裂,又昏迷过去。医护人员甚至包括看守的警察都对她产生了敬佩。
江竹筠在她八岁时,性格刚强的母亲与游手好闲的父亲不能相处,便带着江竹筠姐弟到重庆投奔兄弟。江竹筠10岁到重庆的织袜厂当了童� 十一岁时,她又进了重庆的一所教会办的孤儿院,边做工边读书。在苦难的生活经历中,江竹筠对当时的社会制度充满了憎恨,同时也养成了刻苦学习的精神。她在上学时十分用功,记忆力超群。之后据同牢难友讲,在狱中,她背诵和默写下《新民主主义论》和《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供难友们学习。江竹筠于1939年考入重庆的中国公学,秘密加入了共产党。
1944年的秋天,江竹筠又考入四川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系,翌年转入农艺系。1946年,她毕业后回到重庆,参加和领导学生运动。1947年春,中共重庆市委创办《挺进报》,江竹筠具体负责校对、整理、传送电讯稿和发行工作,只几个月的时间,报纸就发行到1600多份,引起了敌人的`极大恐慌。1948年4月,《挺进报》的发行机关被伪装进步的特务打入,以顺藤摸瓜的方式破坏了重庆市委,6月间,江竹筠被逮捕。在押往重庆的码头途中,她碰巧遇到了已经成了叛徒的原中共川东地委书记涂孝文,立即机智地大声呵斥叛徒,使得叛徒无法再伪装害人。江竹筠被送到重庆的“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的“渣滓洞”监狱后,惨遭手指钉竹签等毒刑的残酷折磨,仍坚贞不屈,并领导狱中的难友同敌人展开坚决的斗争。
在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被特务秘密枪杀,然后被用镪水毁尸灭迹,时年29岁。
董存瑞烈士1929年10月出生于河北怀来县南山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从小就在党的培养下参加了党领导的各种抗日活动。1945年董存瑞才加了八路军,他工作用心,做战勇敢,先后立过四次大功,得过三枚奖章,1946年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城的战斗中董存瑞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开导火线,与敌人同归于尽,为胜利开辟了道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董存瑞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我们要学习英雄精神,沿着英雄的道路奋勇前进。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石宝芹,1932年11月生,江苏响水县陈家港南林人。1947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队伍再次占领陈家港后,严密封锁,大镇区内生活资料严重匮乏。石宝芹为谋生计,经常用火油,火柴等到王集(今南河)头甲一带去换些玉米,面粉,山芋干等,回去充饥度日,在频繁的往来中。她们与南河区民主政府逐渐取得了联系。1947年秋,开始将南河区民主政府的油印宣传品带进被敌人侵占的陈家港,宣传土地改革,全国解放战争形式等提高群众觉悟。
农历腊月末的一天拂晓前,在新民街巷内挨户地把传单塞进门。天亮后,国民党反动派队伍发现了共产党的'传单,立即进行追查。由于叛徒告密,当天晚上,石宝芹等四人落入敌手。在牢中,敌人威逼利诱,但她们众口一词;“不晓得”,“不知道什么传单、小报”。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她们坚贞不屈。翌年2月16日,四个姑娘被国民队伍押往南潮河闸堤内,反动军对她们说:“还有最后机会,谁交待了谁就可以回家。”而四个姑娘齐声说说“你们要杀就动手吧,没有什么可讲的。”最后国民队伍残忍地将她们四人全部杀害。石宝芹英勇就义年仅16岁。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
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我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方。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晋察冀日报》在头版报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迹。晋察冀边区的文艺战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创作了之后传唱全中国的著名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孟起安,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9岁进私塾读书。1939年冬结婚后,在蒋垛处馆教书。1940年10月,参加减租减息斗争,成为蒋垛农抗领导人之一,后任五抗会主任。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蒋垛区委组织干事、组织科长。1942年春,以塾师身份到江村发动抗日救亡工作,培养了一批青年干部,建立了江村乡党支部。1943年夏,任姜南区区委书记,组织“二五”减租,开展惩奸运动。1945年8月,调任蒋垛区委书记,组织发动了对地主的清算斗争。1946年秋主力北撤,领导群众开展游击斗争。由于关节炎发作,行动不便,组织上让他暂时离职休养。1947年2月,在邱西乡西后港,不幸被捕。关押期间,敌人软硬兼施,透过其亲友诱他自首,他宁死不屈,坚持狱中斗争。2月21日,在姜堰东场上,他被绑在电线杆上,敌人用铁丝穿过他的手心,鼻子和耳朵,敌人又把他押到南天寺广场(现姜堰中学内),一个地主举起菜刀,砍下他的。耳朵,其它几个家伙一起扑过去用刀乱戳,他昂首高呼:“共产党万岁!万岁!”倒在血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