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原文及知识点(最新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原文 1

4月14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两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他那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

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

__________

本文作者叶圣陶,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知识点 2

一、 需要注意的字音

浙江zhè 盘曲qū 呈现chéng 森郁yù

孔隙xì 漆黑qī 逐一zhú 蜿蜒wān yán

即使jí 合适shì

多音字

曲:qū 曲折 调:diào调子 好:hào好奇

qǔ 歌曲   tiáo 调整   hǎo美好

二、需要注意的字型

浙(浙江) 桐(梧桐) 簇(一簇) 稍(稍微)

逝(逝世) 铜(铜矿) 族(民族) 捎(捎信)

乳(钟乳) 据(根据) 源(源头) 端(一端)

乱(凌乱) 锯(电锯) 原(原来) 瑞(瑞雪)

擦(板擦)(擦伤)(摩擦)(擦除)

据(根据)(据说)(凭据)(依据)

源(起源)(源头)(源源不息)(源流)

额(额外)(超额)(额头)(定额)

Shāo 树(梢) (稍)微  发(烧) (捎)信

Wān (豌)豆 (蜿)蜒 (弯)曲  港(湾)

Yuán (原)委  源(头) 元(旦)  公(园)

三、需要掌握的词语解释

精神:气势。形容生长得茂盛的样子。

山势:山的走势,高低起伏的样子。

指点:指出来使人明白,点明。

上源:上方的源头

四、近义词

精神——(茂盛) 明艳——(明丽) 聚集——(集合)

昏暗——(幽暗) 登陆——(上岸) 依据——(按照)

五、反义词

昏暗——(明亮) 拥挤——(宽敞) 聚集——(分散)

宽——(窄)    缓——(急)   浓——(淡)

六、照样子写词语

或浓或淡:或高或矮、或大或小、或老或少、或多或少

七、句子

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设问句,其中“刚”“再”突出船小。

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比喻句,把外洞比作大会堂,说明那里宽敞。用举例说明的方法,补充说明那里大。

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要求会造句

条件关系复句,说明内洞景色奇特。

八、相关练习

1、本文作者是我国教育家、作家(叶圣陶),他还写过《爬山虎的脚》《稻草人》。

2、《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游记),我是从题目中的(记)字知道的。是按(游览顺序)连段成篇的。

3、写出游览顺序及景物特点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

色彩鲜艳宽有气势高大宽敞低矮狭窄昏暗黑大奇美

4、这里为什么叫双龙洞?

答:因为这内洞洞顶有两条颜色不同的自然形成的龙形钟乳石。

原文分析 3

第一段(第1段),交代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时间及双龙洞的地点。

第二段(第2、3段),写作者从金华城出发,经过罗店,渐渐入山,一路上经过的地方和看到的景物。先写山后写溪流,最后用“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引出描写的重点,双龙洞。

第三段(第4、5、6、7段),分别写作者游览外洞、孔隙、内洞的情景。

第4节先写在洞口观山的感受,然后具体描写外洞,写出外洞口“宽”内“大”的特点。最后又提到泉水,交代了泉水的流向。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第5段写作者从外洞通过孔隙进入内洞的情形,这一节写得很详细,可分为五层:

第一层写泉水的来路,承接上文,自然过渡,引出下文。第二层介绍泉水流出的孔隙的大小。第三层写小船的形状,使人对孔隙的矮、窄有了明确的认识。第四层介绍穿过孔隙进入内洞的办法。第五层写穿过孔隙进入内洞的感觉。先写作者穿过孔隙之前的心情和所做的准备,再写作者穿过孔隙时的感觉,读了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第6、7段写作者游览内洞时的情景,这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可分为四层:

第一层写“黑”,“内洞一团漆黑”。第二层写“奇”。借着汽油灯光,首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其次看到的是些“石钟乳和石笋”。第三层写“大”。“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第四层写水“源”。“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指明泉水的发源地,点出了双龙洞已到尽头。这一段主要写内洞“黑”、“奇”、“大”三个特点。

《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知识点 4

我会写注音及组词

浙:zhè(浙江、浙菜、浙商)

罗:luó(罗列、天罗地网、星罗棋布)

杜:dù(杜鹃、杜绝、杜撰)

鹃:juān(杜鹃花)

窄:zhǎi(宽窄、狭窄、窄小)

郁:yù(郁闷、忧郁、郁郁葱葱)

肩:jiān(肩膀、肩背、摩肩接踵)

臀:tún(臀部、臀围、后臀)

移:yí(移动、转移、愚公移山)

额:é(额度、额角、名额)

陆:lù(陆地、陆军、陆续)

乳:rǔ(乳房、母乳、石钟乳)

笋:sǔn(竹笋、春笋、石笋)

端:duān(端正、两端、变化多端)

源:yuán(水源、源头、来源)

我会认注音及组词

簇:cù(一簇、簇拥、花团锦簇)

漆:qī(漆黑、油漆、如胶似漆)

蜿:wān(蜿蜒)

蜒:yán(蜿蜒)

多音字

曲:qū(曲折)qǔ(乐曲)

转 zhuàn(转圈)zhuǎn(转弯)

调:diào(调动)tiáo(调节)

系:xì(关系)jì(系鞋带)

近义词

仿佛——似乎 宽广——宽敞 蜿蜒——曲折

时而——有时 明艳——明丽 变换——更换

聚集——集中 观赏一一欣赏 依据——根据

稍微——略微 等候——等待

反义词

蜿蜒——笔直 明艳——暗淡 聚集——分散

拥挤——松散 宽广——狭窄 昏暗——明亮

变化多端——一成不变

理解词语

1、盘曲:盘旋曲折。

2、明艳:明亮鲜艳。

3、气势: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力量和态势,本课指山高大宏伟的样子。

4、时而:有时候。

5、突兀:(山)高高耸立。

6、森郁:形容树木茂盛繁密。

7、蜿蜒:弯弯曲曲。

8、名目:事物的名称。

9、颜色各异:颜色很多,各不相同。

10、观赏:观看欣赏。

11、十来进:房屋分成几个庭院,每个庭院称为一进。十来进就是从前到后十来个庭院连在一起。

12、变化多端:端,项目。变化多样。

记金华的双龙洞同步练习答案 5

一、填写同音字。

娟 鹃 捐 桐 彤 童 臀 豚 屯 店 惦 淀

二、给加点字(词) 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精神:A. 思想作风的反映; B. 内容实质; C. 表现出来的活力。

1、山上的映山红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C)

2、 我们领会了校长在开学典礼上所作A各的精神。 (B)

容:A. 容纳包含; B. 对人度量大; C. 让,允许; D. 相貌仪表。

3、 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 (A)

4、 老红军不容分说,背起小战士就往前走。 (C )

三、选词填空。

1、变化多端

2、各式各样

3、多姿多彩

4、呈现

5、出现

四、句式练习。

1、茫茫白雾笼罩着山顶,树木青翠欲滴,小河缓缓流淌,犹如人间仙境

2、略

3、略

五、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今天,我们学习了“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我深深打动了双龙洞奇特的景象。等我已经毕业了,我一定要带爸爸去金华,看一看亲眼见到那迷人的地方。

今天,我们学习了《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我被双龙洞奇特的景象深深打动了。等我毕业了,我一定要和爸爸去金华,看一看那迷人的地方。

六、读句子,分别写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

1、 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拟人)

2、春天是位魔法师,她融化了冰雪,让小草破土而出。 (拟人)

3、 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设问)

4、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 (排比)

七、课文直通车。

1、洞口 外洞 内洞 出洞 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 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 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

2、山 高 洞 口 宽 洞内 大

3、黑 大 奇 石钟乳 石笋 形状 变化多端、颜色各异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

1.xì 晕 shì 捎

2、略

3、每一处都贴着船底。

4、身体朝下的每一个部位都紧紧挨着船底 窄小

5、略

(二)

1.xiē guī zhì gē

2、异常美丽。形容房屋密集,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

3、魅力 深厚

4、绚 啄 逗 梭 艇 翔 鸥

5、(1)这句形象的比喻中,“蓝色的盆景”的“蓝色”切合文题,符合“水都”威尼斯的特征,“盆景”写出了威尼斯的精致美丽,特别是“点缀”一词用得十分生动、准确,表现出“几处高楼和尖顶教堂”与整个威尼斯之景的和谐,是其极有特色的装饰。

(2)“水晶宫”的比喻写出了亚得里亚海滨灯光映着碧水,明月照亮大海的一个光彩夺目、清澈透明的世界。“真是人间奇景”是出自作者内心的极高评价,这般奇景简直就是一个水晶 的世界。

6、②概括介绍威尼斯的奇丽风光。③写威尼斯是个水城。④重点介绍圣马可广场。

7、比较出威尼斯既是像太湖水乡和苏州一样的水城,但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8、以“蓝蓝的威尼斯”为题,不仅突出威尼斯的色彩,而且写出了作者俯视威尼斯的总体印象。“蓝蓝”不仅突出了威尼斯的环境特征,而且还是和平、友谊的象征。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