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魅力调研报告【精彩17篇】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

关于刘姓的研究报告 1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刘,我有好几个邻居也姓刘。“刘”姓是怎么来的?历姓刘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刘”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刘”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的方法。

三、资料整理

“刘”姓的来源:刘姓,最早一支刘姓源自尧的后裔刘累,故刘累为刘姓得姓始祖。刘姓的起源主要有三支:祁姓、姬姓、外族的改姓。

刘姓的历史名人:姓刘的名人有汉昭烈帝刘备、汉朝的开国皇帝邦、诗豪刘禹锡。

刘姓的'现状:刘姓人口很多,约有645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4%,在百家姓中排名第四在十四个民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全国各地都有姓刘的人,甚至海外也有不少刘姓华侨。

四、研究结论

1、“刘”姓源出于祁姓。相传帝尧姓伊祁,他的子孙有一支以祁为姓,被封在刘国(河北唐县),后代称刘氏。

2、姓刘的名人有汉昭烈帝刘备、汉朝的开国皇帝邦、诗豪刘禹锡。

3、20xx年,我国户籍最多的姓氏是“王”姓,“刘”姓排名第四。

汉字的魅力调研报告 2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但是,当我们走上街头,总能发现一些常用文字被误用、滥用、错用。每次看到,我都感觉很不舒服。今天,我去市场进行了一次汉字使用情况调查。

一、调查

来到市场,我和妈妈看到了一个小摊,在这个小摊前立了一个小牌子,上面写着:体闲袜、运动袜;我和妈妈又来到一家卖衣服的店门口,抬头一看,我立马发现这家商店的店名写错了,只见两个醒目的“依柜”高高地挂在店门口;还有一家卖新疆大枣的,店

二、分析

1、“休”和“体”两个字只有一笔之差,所以很容易被弄混;

2、“依”和“衣”是同音字,所以在写的时候容易被误用;

3、“疆”字的笔画很多,在写的时候,容易把那个“土”字漏掉;

4、这些错字常常出现在一些小摊上,人们在写的时候一慌张,常常会把这些字写错。

三、总结

1、这些人在写牌子的时候不注意,写得过快,对这些字的细微之处没有注意到;

2、这些错字给我们买东西带来了很多不便,当我们看到这些错字时,会让人产生误解。

四、建议

1、汉字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大家应该积极学习汉字,正确使用汉字。

2、政府也应该经常给生活在农村的中老年人补习汉语。

3、在校的中小学生应该对这些同音字、易错字加强学习,把这些字清晰地印在脑海中。

4、人们在写牌子的时候要多想一想,看看自己有没有把字写错。这样,我们就不会把意思理解错了。

刘姓的研究报告五年级 3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刘,我有好几个邻居也姓刘,“刘“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刘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刘姓是不是我们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刘姓的历史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收集资料。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1、姓氏来源。刘氏出自祈姓,为炎帝尧陶唐氏之后。帝尧陶唐氏子孙生子有文在手曰刘累,因以(姓)名。传说,尧出生时,其母庆都是寄居于伊长儒家的伊祁山下,故从母所居 后又分出“伊”、“祁”二姓。尧帝的'祁姓后代有一支被封于刘邑(今河北唐县境内),建立刘国。

刘氏出自姬姓,为周太后的后裔。相传西周时,周成王诵继位后封王继的儿子刘邑,其后裔

其他姓改姓刘。汉高祖刘邦实行和亲政策,以皇室宗亲女嫁于单于为妻,依照匈奴的习俗,贵者皆从母姓,单于的子孙是皆以刘姓。

2、历史名人。汉高来祖刘邦、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蜀汉昭帝刘备、前赵光文帝刘渊、唐朝诗人刘禹锡、九章算术的作者刘徽。

3、现状。刘姓的现状人口2021年6,460万人,刘姓约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5.38%,在按人口数量排序的中华姓氏中名列第4大姓。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四川、河南、江西、山东、河北五省,约占刘姓总人口的36%,其次分布于湖南、辽宁、湖北、黑龙江和安徽这五省的刘姓又集中了26%。

四、研究结论

1、传说。刘姓出自祁姓、姬姓、其化姓改为姓刘。

2、历史上刘姓人才辈出。他们在各个领域都闪耀着光芒。

3、刘姓人口,2021年是6,460万,在按人口数量排序中名列第四大姓。

关于刘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4

内容提要

“小学研究性作文教学”是一种以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旨在将“提出问题、观察、读书求知、实践探索、产生生活与情感体验”与学生作文时“主动搜集、积累作文素材和体验、产生写作冲动与书面交际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将“主动探究新知、有所发现、产生新体验后主动进行表达交流、展示成果”过程与“主动运用书面语言进行‘真实的交际’”相融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作文”能够成为学生研究性学习中的一种工具,有效培养学生“关注生活、探究生活”的意识,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研究性作文教学 研究性学习 写作 真实的交际

课题的提出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发现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不符合社会和教育形势的发展需求,也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作文教学理念方面,我们过于强调“文学性写作”,对实用文体的写作训练不重视,导致作文教学与社会需求脱离。祝新华在《从学生作文心理角度开展作文教学改革》一文中指出:“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写好作文的能力,但缺乏多样化的训练方法”,从而体现了我们对待作文的态度,即仅为了“写好”而教授作文技巧。然而,作文教学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体验生活、文字表达和阅读等能力,使其成为真正的交流和学习工具。因此,我们需要进行作文教学改革,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首先,我们应该打破“文学性写作”的局限,注重实用文体的训练,让作文教学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同时,我们也需要调整对待作文的态度,不仅培养学生“写好作文”的能力,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实际运用能力。此外,我们还应该为学生创造真实的交流情境,使他们的作文成为语言文字表达、交流和学习的工具。通过这些改革,我们可以使小学作文教学更加符合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要求,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题假设

“小学研究性作文教学”能够为小学生提供真实且需要书面交际的情境,从而激发他们对书面表达的兴趣,并鼓励他们主动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积极地自主进行写作和交流。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的全面发展。

课题的界定

"小学研究性作文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作文教学方法。它将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提出问题、进行观察、阅读求知、实践探索和产生生活与情感体验的过程,转化为学生主动搜集、积累作文素材、体验并产生写作冲动与书面交际需求的过程。同时,它也将研究性学习中主动探究新知、有所发现、产生新体验后主动进行表达交流、展示成果的过程,转化为小学生在写作需求产生的环境中主动运用书面语言进行真实交际的过程。这样的作文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发展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还能将作文作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工具,有效培养学生关注生活、探究生活的意识,并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与本课题相关的国际国内研究现状及其分析

国外

美国小学作文教学理论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写作教学应该引导学生从为自己写而逐渐转变为为读者而写作。”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培养学生考虑读者和对象的实际需求,使他们可以更好地与读者产生联系。另外,美国还推出了一种新的写作实验方案,即“为学习而写作”。该方案认为,写作不仅是写作课上的练习,而且也是学习其他科目的一种工具。通过在其他课程中运用写作,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

日本教育界的村山俊太郎被视为“生活作文”的思想代表人物。他提出了调查作文的概念,即作文不仅限于观察自然,还应以社会为对象。他强调,儿童的生活作文应该让学生科学地认识生活现象,因此需要重视观察、调查、分析、比较和考察等方法。其中包括自然观察、生活调查,通过社会科学的方法来调查农村与现实社会的关系,从而获得认知。野村芳兵卫则从课程的角度考察学科教学,将生活作文的思想和方法扩展到整个学科教学领域。他认为,通过生活学习,学生可以撰写关于“我们的理科”、“我们的算术”、“我们的地理”、“我们的历史”等主题的文章。这些文章是学生通过自身体验、思考和掌握而产生的记录。(参考文献:方明生,《外国教育资料》,20xx年)

学习总结报告 ·学习工作报告·公司学习报告 ·交流学习报告 ·出差学习报告

国内

叶圣陶先生在《叶圣陶论语文教学》中指出:“写作的灵感源自于渴望发表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就像说话一样,我们内心深处积蓄了许多东西,只有通过言语表达出来才能得到满足。”他强调了作文的两个前提:一是要有积累,并有意愿将其发表出来;二是要符合交际环境的需求。修改后的内容做了适当的改动,保留了原文的核心意思并加以细化和修饰,更准确地表达了叶圣陶先生的观点。

魏占峰在《真实的写作:作文教学改革的根本出路》中强调:作文时“学生为真情而写作,为兴趣而写作,为交际而写作,为实用而写作。

上海、在江苏、浙江、山东、辽宁等地,已经进行了关于研究性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这些经验涵盖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各个方面,其中书面表达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实验的基本思路

在开始单元教学时,我们可以先组织一项名为“小学生研究性作文学习”的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解决与他们生活相关的问题。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将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探究,以积累写作所需的素材,并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同时,我们也将指导学生通过写作来表达与他人进行交流。

实验的阶段性成果

一、探索出了小学生“研究性作文学习活动内容”的基本类型

我们组织学生开展的研究性作文学习活动的内容类型如下:

对感兴趣事物现象基本情况的了解、把握。如:“我们的长辈住什么样的房屋?”等。这类问题多以“是什么样的?”的问题形式出现,需要学生通过观察、访问、查阅资料等方式来完成。

对感到新奇、各种自然、社会和生活中的现象常常让人感到困惑,但通过探究和研究,我们可以找到它们的解释。比如,“为什么彩虹是圆的?”等问题,这些问题常常 这种类型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知识探索性质,通过积累知识和阅读材料,我们可以得到对于疑问的解答。

对自然、社会和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解决。比如“怎么样才能去掉铝壶里的水垢”等,问题一般以“怎么办才能达到某一目的`”的方式出现,研究的结果是解决了自然、社会或生活中的某个问题,有一定的功利性。

对自然、在社会或学生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需要通过观察和试验,以及探索多个方面的原因才能得出结论。例如,我们可能会思考如何让爸爸妈妈高兴。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们的喜好和兴趣,了解他们最喜欢的事情。我们可以试着与他们交流,问他们对某件事情的看法和意见。通过与他们的互动,我们可以逐渐了解他们的喜好,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来使他们感到高兴。在学生生活中,我们也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关系。例如,我们可能会思考如何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了解同学的兴趣和爱好,找到共同点并与他们展开交流。我们也可以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可以建立起积极健康的同学关系。总而言之,解释社会或学生生活中多种对象之间的关系需要我们进行观察、试验和探索。只有通过深入了解多个方面的原因,我们才能得出结论,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来促进和改善这些关系。

知识的产生与背景探究人类的知识产生是一个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的过程。从远古时代开始,人类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以不同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于某个具体的发明或创新,例如造纸术,其产生背后往往有着一系列的原因和动机。在探究造纸术的发明过程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1. 发明者:我们需要了解造纸术的发明者是谁,他们的背景和经历对于发明的影响是什么。例如,在中国古代,蔡伦被认为是造纸术的发明者,并且他作为一名官员,可能受到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影响。2. 发明过程:我们可以研究发明者是如何进行实验和尝试,最终达到发明目标的。例如,蔡伦可能通过不断尝试不同的材料和工艺,最终发现了制作纸张的方法。3. 动机和目的:我们可以探究发明者为什么选择研究和发明某个特定的技术或方法。例如,蔡伦可能希望通过发明造纸术,解决书写记录和信息传播方面的问题。以上只是探究知识产生背景与过程的一些思路,具体分析时需要结合相关的历史资料和研究成果。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增加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类似的问题,并通过适当的指导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知识产生的背景与过程。同时,在课外阅读中,学生也可以通过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究。

专门知识实践应用是指在特定情境中,学生通过对课外知识的研习与运用,探索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从以下几种情况来理解这一概念:a、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对某些课外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主动地进行实验和制作。他们运用所学知识,积极探索和尝试新的领域。b、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了特定的知识后,通过布置实践应用作业的方式,鼓励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并要求他们结合实际情境进行独立完成。这样的作业不仅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注重学生对知识如何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能力。c、学生通过学习某项知识,激发了他们解决过去问题的兴趣。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寻找解决方案,并将其转化为成品或具体实践。这种类型的学习结果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性。综上所述,专门知识实践应用是指学生在掌握特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探索、创新等方式,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产生一定的成果。这种学习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综合类型。学生要解释的现象、要解决的问题、要探求的知识背景、要应用某种知识在某一次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可能是一种甚至几种类型的综合。

二、探索出“小学研究性作文学习活动”基本模式流程

教学过程中,我们通常会选择一些学生可以在短期内(一般两周)完成的“任务”。我们会按照四个阶段来指导学生进行这项研究性学习活动。

进入问题情境阶段。按照研究性学习活动要求,在教学开始,通过开设讲座,组织学习参观访问、进行信息交流、介绍案例等方式,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提供研究范围,激发研究动机,选出全班同学或小组同学共同感兴趣、有能力开展研究的问题。

解决问题,进行实践体验、获取作文素材阶段。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探索和学习,通过查阅资料、阅读书籍、实地考察、参观访问、调查研究等方式,结合制定的目的计划,解决问题。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应当记录所获得的信息,并进行比较、思考、想象和交流讨论。最终,学生可以创作文字、音频、制作等多种形式的作品,以纪录他们的实践过程。

书面作文,整理自己的研究心得或成果。

通过实践和体验,我个人或我们小组在某个领域取得了一些收获。经过整理总结,我们将这些成果形成了实物和书面材料,以便更好地展示我们的实践成果。

全班交流展示阶段。

包括:研究报告或研究体会的张贴(在班内墙上的固定位置)、固定时间的宣读交流、出版学生个人、小组和班内的研究报告与研究体会专辑、推荐发表等。

三、摸索出了比较有效的小学研究性作文学习活动的指导方法

1.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发挥合作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个人的观察、资料查阅、试验、操作、思考要以笔记的形式做好记录,小组内各成员定期围绕共同的专题,进行研究过程中的交流研讨。

2.教师对学生的“笔记”进行随机性的“检查”,针对笔记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进行指导,这样,笔记成了“求得教师指导”的一种凭借。

3.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在完成研究性学习活动时遇到的“写作困难”,我们将提供有针对性的“专项写作技能训练”和个性化的指导。

具体操作时,我们重点采取以下方式:

(1)在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资料笔记,与学生进行交谈,挖掘学生活动过程中没有记录的闪光点,指导学生记录下来。

(2)针对学生笔记出现的“内容与问题单一性”问题,指导学生换个角度思考。如学生过于单一地记录试验的现象、数据等,教师题是学生记录以下研究过程、如何操作、态度、情感变化等。

(3)在学生进行成果加工的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写作指导

4.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注重过程评价,使每一位学生都产生成功感。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作文的评价者有教师、学生个人、学生小组,也有家长,还有与研究性学习开展内容相关企业、社区或有关部门等。

(2)学生作文过程中,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需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对参与研究性作文活动的态度的评价;在研究性作文活动中获得的体验情况的评价;对研究和作文学习方法、技能掌握情况的评价;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情况的评价。

(3)手段与方法的多样性对于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在学生作文的评价中,可以采取教师的评价,同时结合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方式;也可以结合对小组的评价和对组内个人的评价;同时,还可以将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和展示的评价相结合。这种评价方式具有更全面和多角度的特点。

四、学生作文能力提高较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逐步形成

第一,丰富了学生习作的内容,作文使学生有话可说。

以小学语文第六册《探索一种奇妙的小动物》为例,我校实验班和对比班展开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实验班采用研究性作文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了探索性活动,并撰写研究报告;而对比班则只要求学生观察这种小动物,并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进行作文写作。(两个班级各有50名学生)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人均完成了7篇观察笔记和1.8篇参考资料,而对比班学生人均完成了0.6篇观察笔记及0.4篇参考资料;在作文字数方面,实验班有12人写了600字以上的作文,26人写了400-599字的作文,以及12人写了200-399字的作文;而对比班中,只有6人写了400-599字的作文,15人写了200-399字的作文,还有29人写了200字以下的作文。

第二,丰富了学生的个性体验,激发了学生的习作欲望,学生习作表达了真情实感。

《写一种工具》四年级实验班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求学生调查自己感兴趣的一种工具。邱江同学特意回到农村老家,选择调查了"锄头的变迁"。在他的调查记录中,有以下两段笔记:"(4月13日)听说我要调查锄头的变迁,老叔马上对我说:'现在谁还用这个,都用小型挖掘机了!'确实,农村的变化是如此巨大──锄头终 它们各有各的用途。这说明我们的农民祖辈是如此聪明能发明出这些工具,值得引以为傲。然而,与此同时,我也想到了现代化机械在农田耕作上的不断取代──我们的自豪将会被其他国家的创新所替代。这让我有些心酸。我想告诉我们的同龄人──我们有责任!"。

我们对三所学校五年级实验班共160名学生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性作文教学的效果如下:在经过几个月的实验后,学生对作文的态度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在第一次调查中,没有学生能够在作文课前主动写作;而在第三次调查中,有20名学生能够提前完成作文;到第六次调查时,已经有108名学生能够在作文课前主动将作文写下来。以上数据表明,在研究性作文教学中,经过几个月的实验,大部分学生都表现出对写作的兴趣和愿望,并能够主动完成写作任务。

第三,激发起了学生读书、探究生活和写作的兴趣。

以下是一组经过实验学校小学三、四、五年级五个试验班的前期和实验四个月后的调查数据对比:平时自愿坚持写日记的人数比例为34:158;平时自愿坚持阅读课外书的人数比例为94:166;平时能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的人数比例为68:128;发现问题后能够主动思考并想办法解决的人数比例为67:123。

在实验班级,学生们在培养写日记的习惯、阅读的习惯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方面表现出了积极的发展趋势。同时,研究性作文教学的开展也让我们看到了学生们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

赵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5

一、 问题的提出

我周围有很多人姓赵,有大人,有小孩。我忽然有一个奇怪的想法,说不定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呢。有一次语文课上,蝴蝶妈妈对我们说,姓氏是一种文化,很值得调查研究。于是,我对姓氏有了很大兴趣,决定对姓赵的历史和现状作一次调查。

二、 调查方法

1、 通过报刊、有关书籍查阅,上网浏览,了解赵姓的来源及赵姓历史名人。

2、 其它途径,搜集历史上的赵姓名人及故事

3、 走访有关部门,了解赵姓人口和分布情况。

三、 通过调查研究,我整理出了以下详细的资料,并进行了分析。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书籍、报刊

赵姓的来源

据说,这是由于《百家姓》是在宋朝所编,而宋朝的皇帝姓赵,当时正是赵家的天下,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顺理成章地就拿“赵”�

历史书籍

历史上的赵姓名人

赵公明、赵宣子、赵盾、赵鞅、赵括、赵充国、赵晔、赵婕妤

上网

赵姓人口数量

当代赵姓人口大约在2700余万,占全国人口的2.3%,即1000个中国人中姓赵的至少有23个。

父母的讲述

赵姓族谱

江苏地区58部。

四、 结论

1、宋代编写的《百家姓》将赵姓列为全国首姓,是因为赵姓是宋朝的“国姓”,实际上并非如此。根据考证,赵姓是当今中国的'第七大姓。赵姓形成于西周,祖先为造父。 战国时赵姓主要在山西,河北等地发展,秦朝后,逐渐向甘肃、河南、陕西、山东等地发展。秦代时,赵佗任南海郡县令,于秦末兼并桂林、南海和象三郡,建立南越国,此后赵佗的子孙繁衍于今两广一带。汉以后,赵姓人向福建、四川、江苏、江西等地迁移。赵姓最显赫的时期是宋代。

2、在历史长河中赵姓人才辈出。赵武灵王,战国时赵国的第六位国君;平原君赵胜,战国四大公子之一,以“食客数人”而著称;赵云是三国时蜀名将,勇武果敢,刘备曾赞誉他一身是胆;赵匡胤,河北涿州人,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杯酒释兵权,加强中央集权。当代著名作家赵树理,山西沁水人,著有《三里湾》、《李有才板话》、《小二黑结婚》等。

3、赵姓是当代中国第七大姓,人口大约在2700余万,占全国人口的2.3%。

关于“刘”姓的研究报告 6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刘,我有好几个邻居也姓刘。“刘”姓是怎么来的?历姓刘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刘”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刘”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的方法。

三、资料整理

“刘”姓的来源:刘姓,最早一支刘姓源自尧的后裔刘累,故刘累为刘姓得姓始祖。刘姓的起源主要有三支:祁姓、姬姓、外族的改姓。

刘姓的历史名人:姓刘的名人有汉昭烈帝刘备、汉朝的开国皇帝邦、诗豪刘禹锡。

刘姓的现状:刘姓人口很多,约有645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4%,在百家姓中排名第四在十四个民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全国各地都有姓刘的人,甚至海外也有不少刘姓华侨。

四、研究结论

1、“刘”姓源出于祁姓。相传帝尧姓伊祁,他的`子孙有一支以祁为姓,被封在刘国(河北唐县),后代称刘氏。

2、姓刘的名人有汉昭烈帝刘备、汉朝的开国皇帝邦、诗豪刘禹锡。

3、20xx年,我国户籍最多的姓氏是“王”姓,“刘”姓排名第四。

关于刘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400字 7

一、问题的提出

我是一个姓刘的小男孩。我曾为我的姓氏十分自豪,因为姓刘的名人就不少。虽说我姓刘,但我对刘姓的认识并不是很深,“刘”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刘的名人有哪些?“刘”姓是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借此机会,做一番调查。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整理资料

四、研究结论

1、刘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五点三八。

2、姓刘的名人可真不少!有汉高祖刘邦,蜀汉昭烈帝刘备,唐朝文学家刘禹锡,神机妙算的刘伯温,南宋画家刘松年,理财家刘晏,西汉武帝刘彻,“竹林七贤”之一刘伶……我为刘姓祖先创造的辉煌感到骄傲。

活动二:汉字字体的演变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演变,前后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行书—草书。这七种字体。被称为“汉字七体”。

活动三:制作汉字印章。

汉字构造精巧,行美旨远,正如中国人的性格特征,含蓄谦逊,包容阔达。他们自身就有一种,智慧的力量,一个想象天地,你尽情飞翔与驰骋!

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远的瑰宝,是我文化传承的“接力棒”,我爱汉字!

关于刘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400字 8

一、问题的提出

1、刘氏姓氏的起源

2、刘氏姓氏在中国的历史名人

3、刘氏姓氏的排名

二、研究方法

1、网上查阅

2、查阅资料与报刊

3、询问他人

三、资料整理

1、起源

据史记《汉书》、《通志。氏族略》和《中国姓氏》所载,刘姓的起源主要有三支:祁姓、姬姓、外族的改姓。刘姓又是华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史传说时期。据史书记载,最早的刘姓出自黄帝之裔、帝尧陶唐氏,他的后人受封于刘邑,建立刘国,其子孙后来以邑名为姓,遂成刘姓。

2、历史名人

我国“刘”姓有汉武帝、西汉武帝刘彻。东汉开国绿色作文网君主史称光武帝刘秀。三国时蜀汉的建立者刘备。“竹林七贤”之一刘伶。六国时汉国建立者刘渊。南朝著名词人刘寸。刘禹锡唐代著名诗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干国元勋刘少奇。

3、姓氏排名

刘姓是中华民族著名的大姓之一。据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人员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1982年全国人口0。05%随机抽样资料统计,刘姓为全国第四大姓,人口约占汉族人口的5。4%在6000万人以上。

四、研究结论

1、我国“刘”姓源远流长。

2、在历史上“刘”姓人才辈出。三国刘备,诗人刘禹锡,开国元勋刘少奇……

3、“刘”姓是全国第四大姓。

刘姓的研究报告五年级 9

一、问题的提出:

姓氏的变化,很值得让人研究。“刘”姓是怎么来的?历有哪些名人姓“刘”。现在“刘”姓有多少人?带着这些疑问,我对“刘”姓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有关姓氏的书籍,上网,了解“刘”姓名人以及来源和人口。

2.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刘”姓人口分布情况。

3.询问身边的人。

三、调查研究情况和资料:

“刘”姓历史名人,刘氏始祖刘累、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蜀汉照烈刘备、前赵光文帝刘渊、南朝宋武帝刘裕、唐代诗人刘禹锡等等。

人口数量:据统计“刘”姓的人数大概在几千万。是百家姓前几名,仅次于“李”姓和“王”姓。

四、研究讨论:

1.我国“刘”姓历史悠久。传说大汉刘累其子孙以字命氏,称他刘氏。

2.我国“刘”姓人才辈出。有心胸广大的刘备,大败项羽的刘邦以及在位41年的刘禅。其中我最欣赏刘备,他重视人才、心胸广大、慈善、沉着、冷静。很有领导的风范。他麾下的`大将:关羽、张飞、赵云也都是那个时候的英雄豪杰。我相信“刘”姓以后会越来越多的人,甚至希望冲击中国人口的第一名的姓氏。

关于刘姓的研究报告 10

一、问题的提出:

姓氏的变化,很值得让人研究。“刘”姓是怎么来的?历有哪些名人姓“刘”。现在“刘”姓有多少人?带着这些疑问,我对“刘”姓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有关姓氏的书籍,上网,了解“刘”姓名人以及来源和人口。

2.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刘”姓人口分布情况。

3.询问身边的人。

三、调查研究情况和资料:

“刘”姓历史名人,刘氏始祖刘累、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蜀汉照烈刘备、前赵光文帝刘渊、南朝宋武帝刘裕、唐代诗人刘禹锡等等。

人口数量:据统计“刘”姓的人数大概在几千万。是百家姓前几名,仅次于“李”姓和“王”姓。

四、研究讨论:

1.我国“刘”姓历史悠久。传说大汉刘累其子孙以字命氏,称他刘氏。

2.我国“刘”姓人才辈出。有心胸广大的刘备,大败项羽的刘邦以及在位41年的刘禅。其中我最欣赏刘备,他重视人才、心胸广大、慈善、沉着、冷静。很有领导的风范。他麾下的大将:关羽、张飞、赵云也都是那个时候的英雄豪杰。我相信“刘”姓以后会越来越多的人,甚至希望冲击中国人口的第一名的姓氏。

赵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11

一、问题的提出

“赵”是百家姓中第一大姓,可我们班只有一个人姓赵。我一直在想,姓赵的人数不多,但为什么是大姓呢?于是,我准备对赵姓的。历史和现状进行调查,并写出关于赵姓的研究报告。

二、研究方法

1.查阅有关姓氏的书籍和报刊。

2.通过网络,收集关于赵姓的故事和历史。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赵姓的来源:造父是西周时的马车夫。一次,徐偃王造反,周穆王不在,造父便架车千里去接周穆王,平定叛乱。造父立功,周穆王 把赵城给他,造父改姓为赵。

历史名人:赵公明、赵宣子、赵盾、赵鞅、赵括、赵充国、赵晔、赵婕妤。

四、研究结论

1.我国老百家姓中,姓氏排列顺序不是以人口多少,而是以政治地位为准的。赵姓能排在百家姓的第一位,是因为当时皇帝姓赵。

2.赵姓不只是来源于造父,另外,战国时期,赵国为秦国所灭,平民百姓纷纷以国名为姓,称为赵氏。

3.姓赵的名人不但有宋朝的皇帝赵匡胤,革命烈士赵峰,还有当代名人演员赵本山,中国男子羽毛球运动员赵剑华,女子跳伞运动员赵月英等等,赵姓的名人很多。

4.赵姓目前是我国第八大姓,人口众多,山西洪洞赵城镇一带分布密集。现在据不完全统计,赵姓人口2977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29%。

关于刘姓的研究报告 12

一、问题的提出

每个人都拥有姓氏,所以我对刘姓历史和现状作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的方法

1.通过上网浏览和查阅书籍这些方式获得的信息。

2.了解刘姓人口分布情况。

3.作出的结论。

三、调查的情况和资料的整理

1、刘姓, 据《通志·氏族略·

2.出自姬姓。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成王封王季之子于刘邑,子孙亦为刘氏。

3.是南北朝时鲜卑族姓氏所改。

四、结论

据《史记》所载,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实行和亲政策,以皇室女嫁匈奴单于冒顿为妻。当时匈奴习俗,贵者皆从母姓,冒顿子孙遂姓刘氏。刘汉王朝赐姓。据《汉书》所载,齐人娄敬,在洛阳向刘邦献西都关中之策,高祖赐其姓刘氏。遂改作刘敬,又项羽之伯父项伯缠,在鸿门宴保护刘邦有功,赐项伯家族姓刘氏。

刘姓位列我国宋代百家姓第252位,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五点三八。刘姓在当代中国为第4姓,占总人口大约在6千5百万。

汉字的魅力调研报告 13

调查人员︰

__

调查时间︰

20__-11-19至20__-11-21

调查时间︰

作业本、账单、小路旁的小店等

调查目的︰

了解社会用字的规范性,使人们更好使用汉字。

调查过程︰

在调查时间里,我翻看了自己和弟弟的课堂作业本作文本。发现了许多的错别字。如我以前作文本上的食,我居然把最后一点写成了捺。在弟弟的本子上更是有错字浮现。比如“琴”他就多了一点﹔今天的“今”多了一笔变成了“令”﹔连最简单的“仁”也写成了“伫”。

这错误还不只发生在我和弟弟身上,连已成年的爸爸也难逃厄运,在账单中爸爸就因为不认真,太快吧“元”写成了“无”。

后来,我在一条小路上散步,发现一间化妆品店的店名为“天天向尚”我仔细一想,不对吧,应该是“天天向上”才对!我心想︰“这个老板真是坏,要是粗心写错可以勉强原谅,你如果为了利益写错,必须禁止。我要有一间这样的店,我就不会这样取店名,只要你的东西好自然有人会买。”

调查分析︰这次调查,我总结出这样一些写错字的原因︰一、粗心大意,多笔少画!二、用字不规范,一些商家为了招了更多客人将成语乱写。如天天向尚(其为“上”)

调查建议︰

同学们,我们要少写错别字,或不写错字。为了更好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大家都应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刘姓的研究报告五年级 14

一、问题的提出

我是一个姓刘的小男孩。我曾为我的姓氏十分自豪,因为姓刘的名人就不少。虽说我姓刘,但我对刘姓的认识并不是很深,“刘”姓是怎么来的?历姓刘的`名人有哪些?“刘”姓是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借此机会,做一番调查。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整理资料

四、研究结论

1、刘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五点三八。

2、姓刘的名人可真不少!有汉高祖刘邦,蜀汉昭烈帝刘备,唐朝文学家刘禹锡,神机妙算的刘伯温,南宋画家刘松年,理财家刘晏,西汉武帝刘彻,“竹林七贤”之一刘伶……我为刘姓祖先创造的辉煌感到骄傲。

关于刘姓的研究报告 15

在班里,有许多同学姓“刘”,可我很好奇“刘”姓是从什么年代诞生的?他又有怎样的历史呢?于是我写了这个研究报告!一、调查方法。

通过上网查资料。

通过报刊得知刘姓的历史。

通过书籍得知刘姓名人。

刘为华人第四大姓。起源有三;

①源出于祁姓。相传帝尧姓伊祁,他的子孙有一支以祁为姓,被封在刘国(河北唐县),后代称刘氏。

②源出于杜姓。杜伯的孙子士会在晋国任士师,晋襄公死后,士会去秦国接公子雍回国继位,因晋国国内有变故而留在秦国,其后世取姓刘(即“留”之意)。

③源出于姬姓。春秋时,周匡王封小儿子王季于刘邑(河南偃师县南),号刘康公,后代也称刘氏。刘姓历史上望族很多。彭城刘隗家族、南阳刘瑾家族、诸城刘墉家族在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至于开劈大汉帝国的沛县刘邦家族就更不用说了。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刘氏你帝400多年;三国时刘备建立蜀汉,两代称帝43年;南北朝刘裕建立宋,历时60年;元末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建立明朝,统一中国276年。可见刘氏善于建基立业。

刘姓的研究报告五年级 16

一、问题的提出

每个人都拥有姓氏,所以我对刘姓历史和现状作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的方法

1.通过上网浏览和查阅书籍这些方式获得的信息。

2.了解刘姓人口分布情况。

3.作出的结论。

三、调查的情况和资料的整理

1、刘姓, 据《通志·氏族略·

2.出自姬姓。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成王封王季之子于刘邑,子孙亦为刘氏。

3.是南北朝时鲜卑族姓氏所改。

四、结论

据《史记》所载,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实行和亲政策,以皇室女嫁匈奴单于冒顿为妻。当时匈奴习俗,贵者皆从母姓,冒顿子孙遂姓刘氏。刘汉王朝赐姓。据《汉书》所载,齐人娄敬,在洛阳向刘邦献西都关中之策,高祖赐其姓刘氏。遂改作刘敬,又项羽之伯父项伯缠,在鸿门宴保护刘邦有功,赐项伯家族姓刘氏。

刘姓位列我国宋代百家姓第252位,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五点三八。刘姓在当代中国为第4姓,占总人口大约在6千5百万。

关于刘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400字 17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刘,我有好几个邻居也姓刘。“刘”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刘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刘”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刘”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的方法。

三、资料整理

“刘”姓的来源:刘姓,最早一支刘姓源自尧的后裔刘累,故刘累为刘姓得姓始祖。刘姓的起源主要有三支:祁姓、姬姓、外族的改姓。

刘姓的历史名人:姓刘的名人有汉昭烈帝刘备、汉朝的开国皇帝邦、诗豪刘禹锡。

刘姓的现状:刘姓人口很多,约有645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4%,在百家姓中排名第四在十四个民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全国各地都有姓刘的人,甚至海外也有不少刘姓华侨。

四、研究结论

1、“刘”姓源出于祁姓。相传帝尧姓伊祁,他的子孙有一支以祁为姓,被封在刘国(河北唐县),后代称刘氏。

2、姓刘的名人有汉昭烈帝刘备、汉朝的开国皇帝邦、诗豪刘禹锡。

3、2018年,我国户籍最多的姓氏是“王”姓,“刘”姓排名第四。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