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征文吧,征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征文的出现。一篇什么样的征文才能称之为优秀征文呢?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国家的强大以及科技的发展。“科技”这两个字在我们的身边越来越频繁。成了我们生活中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前的手机只能打电话,但现在,它不仅可以打电话,还可以网购,玩游戏,照相等等。电脑和手机在大多数人的家里都会出现,甚至有的人根本就离不开手机电脑。现在在家里只要足不出户就可以在购物平台上买东西,它也可以立马变成学习的工具,它还是一台多功能的游戏机。它还有一个很大的本领——即使远在天边,也可以变成近在眼前,它可以立马让你看见你想看到的人。
因为电脑和手机在生活中成了缺一不可的东西,所以,我也慢慢地爱上了它们。
有一次在不经意之间,我添加了我姐姐的微信,跟她在微信上聊了很多。在元旦节的时候,她还给我发了几块钱的红包,在以前那个社会根本就不可能想到一台小小的手机可以转账,发红包。这个本领只有现代科技才可以做到。有一天爸爸对我说:“你不是加了姐姐的微信吗,你跟她说我想婆婆了,让他打开视频,我想跟婆婆说两句话!”于是,我打开了微信视频。我们在这面,他们在那面,似乎我们之间的距离就只隔了一扇屏幕。对面的那个人似乎被框在了屏幕里。看到爸爸和婆婆聊得很开心。我也感谢科技!它给每个
家庭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和幸福!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近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融洽了! 科技一直在发展,是科技的发展才是我们有崭新而美好的生活!
“科技”一种生活里缺一不可的东西,每个人都离不开它了。科技改变历史,跨入了一个充满高科技的时代。那是因为我们在不断的进步着!不断的改变着!
中国近些年来科技进步迅速,真可谓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人类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一直处于农耕社会,虽然我国古代人民拥有无穷的智慧,也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那时科技不发达,人们出行不便,信息闭塞,给人们带来诸多不便。如在隋炀帝修大运河时,曾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甚至牺牲无数生命,还有那雄伟壮观绵延万里的长城也是一样,因为当时没有火车,汽车、推土机等这些大型设备,全凭着无数双肩和双手,在那个年代虽然创造了不可思议的大工程,但终究使百姓受尽了苦难。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转眼到了21世纪,这是一个呼风唤雨的时代,科学家在这个时代里,创造出许许多多伟大发明,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由从前的马车到此刻的汽车、高铁和飞机;由从前的煤油灯到此刻的节能灯和LED灯;由以前的海角天涯到此刻手机电话会让人近在咫尺;以前人们对宇宙充满神秘,如今我们已经能够将卫星送到太空,宇航员可以在太空遨游,登上月球也指日可待;另外我们的“蛟龙号”深海探索也是世界之最。还有我们熟悉的3D打印、天河二号、奔向远洋的辽宁号、基因医学……而这一切,都是科技发展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现在是“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
现在无论我们在哪里,科技都在我们的身边,是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科技正把我们领进一个全新的社会,我为祖国的科技兴盛而骄傲自豪!所以我们要从小爱科学,树立科学精神,长大勇攀科学高峰。
书是灯,读书照亮了前面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了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推动了人生的船。读书是一门人生的艺术,因为读书,人生才更精彩!
最近,我读了一本叫《小学生要注意的50个细节》这本书。
这本书的封面非常吸引人。上面写着这样一句话:欢乐的童年时代,犹如湛蓝的天空,纯洁无暇,任我们自在地挥洒天真。
这本书告诉我们要注意的一些细节,如升国旗时要向国旗敬礼,培养我们热爱祖国的情感;要爱护环境,保护环境;记住父母的生日,多做一些孝敬父母的事;在学习上要养成好的习惯。这50个细节就像一把直尺,从品格,学习,生活和社交四个方面准确测评你的合格程度。
从这本书里我知道了金色的童年是人生中最无忧无虑的日子,就像一棵茁壮成长的小树一样,舒心地等待着甘露的滋润,阳光的哺育。可是我们毕竟是要风雨才能长成参天大树的。这本书是我们成长地最好的伙伴。拥有它,我们将一路阳光前行。
书,是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它带我畅游理性世界,领略大自然风光,了解大自然奥秘,它能让我懂得许多人生哲理。书,用它丰富的知识甘露,浇灌了我求知的心田。
从古到今,有许许多多的发明和发现,正是这些发明和发现,促进了科技发展,也改变着我们一点一滴的生活。今天通过和爸爸妈妈的聊天,使我对科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吃完饭,爸爸打开电视,我们看到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一幅农民伯伯开着收割机,开心地收割麦子的画面。画面上,收割机收麦的速度非常快,这边收割麦穗,那边就出来麦粒。看到农民伯伯乐呵呵的样子,他一定在想:有了这么发达的科技,今年的庄稼指定又是大丰收呢!
看到这幅画面,我不禁感叹道:“科技带给我们的方便真是无处不在呀!”“是啊,在我们小时候,哪有什么收割机呀!种庄稼只能人力、畜力,若是天有时‘不高兴’,再来场像冰雹、干旱什么的自然灾害,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啊!”爸爸深刻地感叹说。”“不光是农业,其他行业也是这样。”妈妈补充道。“比如工业,一些危险大、难度大的工作怎么办?人们利用发达的科技发明了机器人去替人干,这样就安全方便多了!”“我们做为21世纪的新主人,一定要好好学习,珍惜现在的生活呀!”我在心里暗暗发誓。
科技改变生活,科技使许多不可能变为可能。在以前,要去世界各地游玩是很困难的。可现在人们制造了高速列车、汽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今晚在上海,明天早晨可能就在香港的大街上了。人类利用宇宙飞船登上月球,使“嫦娥奔月”神话变为现实。著名哲学家罗素曾说过:“归根到底,是科学让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时代!”总之,科技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科技,使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科技,能极大地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今天通过和爸爸妈妈的谈话,让我深刻地明白了:科技改变生活!要很好地利用科技,发展科技!要从小就好好学习,养成爱科学、实践科学的好习惯,长大以后让科学造福全人类,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最近偶然对鲁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概是上个星期五,我正在找书,无意间发现沉睡在角落里的一本《新读写》,那是本纪念鲁迅专辑,从拿到它到现在,我竟翻都未翻过,而细细品尝,竟发现别有一番情趣。
不晓得为什么,就是不喜欢鲁迅,总觉得他的文章都很深奥,难以理解,大多都是反映生活、批判人民的,乏味极了。本刊封面上陈鸣树的一句话引起我的深思:阅读鲁迅,是一种幸福;无视鲁迅,是一种不幸。难道我的无视鲁迅真是一种遗憾?如果真是,那么得让我知道为什么不幸。
翻开孤独已久的书刊,几个大字刻在我心底——“鲁迅:不死的民族魂。”这几个大字震撼了我。1936年11月19日是一个令人悲伤又惋惜的日子。就在那天,鲁迅离开了。虽然他死了,但是他的灵魂不会死,他的文章不会死,他的伟大精神不会死,并且会长存,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人们。鲁迅的文章具有强烈的批判性,感情激烈,尤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坚决的态度,使人们奋起,使社会进步。
也许很多人都认为鲁迅的文章太偏激,好像在骂人,我一开始也这么认为,等我读了温儒敏的“今天,我们怎么关注鲁迅”,才慢慢理解,鲁迅的批判骂人是难能可贵的民族自省,我们可以从《阿Q正传》,看那些丑陋的中国人。鲁迅这么说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是为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应为有鲁迅而感到自豪。
有人问“鲁迅是谁”,废话,鲁迅就是鲁迅了呗,但仔细想想,我确实不知道鲁迅是谁。从小时侯(改为“时候”)到现在,对于鲁迅只是书本上的印象,在我脑子里,鲁迅只是抽象的概念,没有真实感,让我记忆最深的是他那一字胡,活脱脱一个隶书“一”字,他既不上翘也不下拖,笔直的,也正和他人一样,正直朴素。一心为国家为人民,无丝毫私念。
认识鲁迅是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一面》,后来也经常听别人说关于鲁迅的小说如《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不过因为没兴趣,也没时间,就没有看,后来我订了初中语文新课标必读里面的一本《朝花夕拾》,不过可惜我只读了里面的一篇《阿长与〈山海经〉》,那时我看书大都冲着故事情节的有趣来看,从不思考作者想表达什么在文章中寄托了什么样的感情。现在想想,再读一遍,并带着鲁迅是想表达什么的疑惑去读一下。这一次,我读出点味道来了,大概鲁迅是想表达对阿长的善良和热心朴实的赞美,对封建社会女性地位低下的不满吧!
鲁迅很难读熟读透,而我只品味了其中千万分之一,那么一小块就已经有满足感了,鲁迅的文章真的很耐人寻味,真如陈鸣树所说:阅读鲁迅,是一种幸福;无视鲁迅,是一种不幸。让我们乘青春年少开始阅读鲁迅吧!
读村上的作品是友人荐的,他借了我本《且听风吟》,说是让我感受村上的文风。我是一个感性多一点的欠理性的生物,故往往对文字优美的作品情有独钟,少些大家级别的思想深度无关紧要。一观此书名,心生一股欣赏的冲动。在一阵虎咽般的吞咽下,没寻到由书名而联想到的文笔和情节,倒是脑中徒增一丝不解与阴郁。但尽管如此,书中简单的文字风格着实磁铁般的深深地吸引了我。
莫名的感动之余,借了本村上的《挪威的森林》。阅前的我曾是一个不择不扣的乐天派,认为世界是美好的,活着是幸福的。可自掀开《挪威的森林》的扉页起,内心愈发迷惑,愈发压抑得无法呼吸。合书后的心情自是可见:除对村上淡淡的笔调的认可外,剩下的便是因主人公不算可歌可泣却绝对悲烈的经历产生的一丝悲伤和彷徨。而此感在与自身青春岁月的缺陷而系后便被无限的放大了。
这令人窒息的忧伤直至读完《活着》而痊愈。或许《活着》是《挪威的森林》的一剂解毒药,或许这关系本末倒置也应无可厚非吧,又有谁能知哪个是毒药呢?又或许本不应称解毒药,谁又能保证不会因《挪威的森林》一般的人或事而再次中毒呢?
若我们在悲观与乐观中来回摇摆而渡过一生时,最大的悲哀也就降临了。这也就是常说的缺乏坚定的信念。乐观是一种信念,悲观亦是。不同时期从两者不断切换时,信念便被举棋不定的犹豫而代替了,风格亦随之消失了。如此,我们就可被代替,存于世的价值便会被这可代替性分解得烟消云散了。正如士兵在教官的口哨声中左转右转一样,还是原地未动,却惹了一身疲惫,真正糟糕之处便在于此。联想到人生,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本是沿着一个方向坚定走下去,却总是左转和右转,中毒、解毒、再中毒,喘息之余忽得发现,自己离起点只有一步而已。其实在十字路口的迷失不是因选错方向,而是不断地变换方向。
说到底,这悲哀源于读者只读不思或读后略思造成的。未经沉重思考而赞同并吸收作者思想,其内心应未真的感动,只是暂时的感染而已。过段时日,其所中之“毒”便被其他书籍给解了。如此反复,其颗粒无收,书读越多,越是迷惑,空付(负)了时间。
读书之正道,依愚之见,当是精贵于多。此精有两层涵义:
一、书本的可读性高。
二、读者对书中所阐释的内容完全理解(关于赞同与否,那就见仁见智了)。
如若余之言,然善读书者鲜已。
每个暑假,我都会仔细地读上几本好书,今年也不例外。这个暑假,《穿越报·明朝卷》是我最喜欢最想向大家介绍的一本。
它不仅是一本知识全面的历史类书籍,还是一份内涵丰富的古代报纸,有新闻,有八卦,有广告,还有明星粉丝……它带着我穿越时空隧道,用“烽火快报”“八卦驿站”“名人有约”“百姓茶馆”“读者来信”“广告铺”等多种形式和生动活泼的场景,以及生动有趣的语言将中国明朝这段历史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我身临其境。
这本书生动地讲述了从乞丐皇帝朱元璋,到叔侄争锋;从永乐盛世,到仁宣之治;从皇帝成了俘虏,到一个朝廷,两个皇帝;从宦官乱朝,孝宗中兴,到不靠谱皇帝朱厚照;从毁誉参半地嘉靖帝,到万历风暴,从内忧外患,祸不单行,到大明末路的完整过程。读完,我不禁感叹:明朝真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朝代。
在明朝的16个皇帝和上百个名人中,我对明神宗万历帝朱翊钧最感兴趣。他不仅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还是中国第一个看到世界地图的皇帝。他的时代是一个崭新的时代,万历新政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次变法。在他的时代,出现了三个赫赫有名的大将:戚继光、杜松和俞大猷。
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这本书让我更加了解历史,亲近历史,品味历史……
11月20日,我们来到合肥尊贵现代农业园,开展“把课堂搬到农田,让劳动植根心田”的综合实践劳动教育课。我们先后参观了有着将美丽星空穿在身上的异形紫斑蝶和许多热带植物的热带生物馆,让人惊叹不已的高科技栽培馆,有着十几个品种的西红柿和五彩椒的种植大棚等。
让我大开眼界的是“高科技栽培馆”,里面的鱼菜共生技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它打破了菜只能种在泥土里的常规。在鱼菜共生系统中,养鱼的水被输送到水培系统,鱼的粪便作为营养可以直接被植物吸收利用。鱼菜共生让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是可持续循环型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也是有效解决农业生态危机的有效方法。但它现在还在实验阶段,因为要调整鱼的数量,使它能和菜的数量成正比,达到最佳效益。
从以前的土地栽培到现在的无土栽培,科技创新让一切都变得有可能。科学家袁隆平曾经说过:“只有敢于探索敢于创新,才能成果迭出,常创常新。”翻开科学发展史的漫长书卷,我们会发现正是有了袁隆平这样的科坛巨匠,我们才拥有了今天这样发达的科技,也正是有了他们的创新精神才为不断发展的科技输入新的血液,注入新的活力,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科技正在改变我们生活,而它也在把我们领入一个全新的天地,只要我们热爱科技,研究科技,观察科技,就能创造出完美的生活,完美的世界!
一大清早,我早早的就起� “开始导航。”北斗星语音提示我们左转进入到五四路限速六十公里直行,过了七分钟语音提示右转进入环山公路,山路崎岖小心慢行,经过了蜿蜒曲折的山路,终于到达了武夷山风景区入口处大门,它又提示我们左转进入停车场,告诉我们目前离我们最近的空位是C105,爸爸终于安全地把车停好。
我们下车呼吸新鲜空气不由得感慨道:“科技创新给我们带来了出行方便。”我追问爸爸北斗卫星系统是谁发明的,爸爸自豪地说:“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成为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度高、定位可靠的导航服务,摆脱以往依赖外国的导航系统。等我们进入景区的深山老林时,我们还可以用北斗卫星提供准确位置呢?”听了爸爸的话,我不由得惊叹道:“我国的祖国变化真大呀!这四十年来,我们的科技、军事、国民经济都有了巨大的发展变化。”
“我们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我想讴歌这个伟大的时代,讴歌我们伟大的祖国,我要努力学习,接过先人们的旗帜,用自己的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穿过岁月浩瀚的烟尘,走过泥泞坎坷的道路,挨过寒冷渺茫的黑夜……中国,奏响了高速发展的交响曲。如果光芒四射是发展的奇迹,那么科技发展则是我们不断进步的力量源泉。
人类社会的发展无疑是科技发展的历史,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更是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息息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的衣食住行带来了便利与快捷。
姥爷告诉我,在古代,人们通过驿站、飞鸽传书通信。到解放初期,书信仍是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姥爷当兵的时候,经常与家人通信。当时,一封信来回要十天左右。如果是十分着急的事情,就只能发电报。但当时电报费很贵,一个字就要3角钱。而那时姥爷当兵一个月只有6元钱的津贴。所以,一旦有急事要发电报,文字是精简了再精简。
时代在变化,科技在进步,部队和姥爷的家里都安装了电话机。这样,姥爷就可以时不时地听到家人亲切的声音。现在,手机、电脑已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与家人联系就更加方便了。人与人的距离变得近在咫尺,即使对方远在“天涯海角”。
正是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的无私奉献,让我们告别“飞鸽传书”,迎来飞速的5G时代。姥爷现在可是玩智能手机的高手,手机支付,各种APP的使用都不在话下。这不,他正在用微信和朋友们“约饭”呢!
你看,水力发电、立体交通、卫星导航都在向人们展示祖国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科技,科技更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为了祖国的尊严,祖辈浴血奋战;为了祖国的繁荣,父辈挑起重担;为了祖国的辉煌,后辈勇往直前!小小的我也要立下志愿——成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要向着这个目标努力!
昨天,我去了表姑猪妈妈的新家参观,那儿的高科技真让我大开了眼界。
猪妈妈家位于菱角湖附近的天街小区里,这是个刚建成的新小区。我们来到这里,可小区的大门紧锁,也没有保安站岗。大门上也没有刷卡的地方,这怎么进去。我着急地回头冲猪妈妈喊道:“猪妈妈,这门锁了,也没有保安看门,怎么进去啊?”只见猪妈妈微笑着走到门前,突然门上的一个小灯亮了,还有个小显示屏,而屏幕上出现猪妈妈的脸,然后“识别成功”四个字出现在显示屏上,再然后就是“卡哒”的一声轻响,门开了!最后留下蒙圈的我,“这也行?”还在神游在那道高科技的大门时,懵懵懂懂来到单元楼前,再次出现识别功能的单元门,我立刻冲到前面,很快显示屏出现“识别失败”,单元门无情的把我拒绝在门外,大家都冲我大笑起来。我也傻傻的笑起来。这门可真是高科技啊!又安全,又方便。
终于来到猪妈妈的家门口,我兴奋地叫道:“猪妈妈,这里也有识别吗?”“没有了。”我失望极了,可猪妈妈却没有掏出钥匙,而是伸出大拇指在门把手上轻轻一按“滴滴”,又是一声轻响,“欢迎回家”,“哇!猪妈妈,你的新家怎么全是黑科技啊!”大家又笑起来。终于进屋了。因为在路上喝了很多水,所以很快我跑进来卫生间,因为着急,没有向大人报告。坐在马桶上,“哇,马桶是热的,好舒服。咦,旁边的是什么,怎么这么多按钮?”无意中随意按了一下,突然,一
股热水冲在我的屁屁上,吓得我跳起来,水从里面冲在外面,将洁净的地面淋湿了。我慌忙打开门,大喊:“猪妈妈,快来呀,马桶坏了,漏水了,快点!”只见大人们都跑过来,看到卫生间的样子都哈哈大笑。特别是猪妈妈,笑得眼泪都出来了。“这是洗屁屁的。”只见她在一个按钮上轻轻一按,水就停了,猪妈妈让我继续坐在马桶上,又按了个按钮,只感觉一股热气冒出来,很快屁屁就烘干了。
啊,现在的科技太先进了,完全改变了生活,太方便了。感受到这些,我想:“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我也要创造更高的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