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个园导游词(精选3篇)
个园是扬州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盐商园林,是在“寿芝园”的旧址上扩建的,是扬州明清私家园林的经典代表。并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和苏州拙政园并称中国四大名园。
【万千生态竹】。
园主黄至筠,黄颜色的“黄”,宾客至上的“至”,“筠”竹字头,全园占地面积2万平米,相当于将近四十亩地,共分为三个区域,现在位于的是北区万竹园,可以先转过来看这个竹。龟甲竹。上面的节片似龟甲又似龙鳞,坚硬粗糙,凹凸有致,楠竹的变异品种,是珍稀观赏种竹,因此极为稀少,扬州呢也就有这么几根,园中这地方呢,有竹子60余宗,共计20000余杆,别这个斑竹、方竹等等。
那么这会呢,该讲这个名字了,为什么园子不随主人叫黄园呢,园主人叫黄至筠,而“个”字在汉语中最早的意思是量词,一个人,一个苹果,而中国的文字绝大多数是象形文字,我们可以稍微看一下,竹叶倒过来看不正是一个两个的个吗?主任喜欢竹子所以叫它“个园”,他认为竹本固、心虚、正直,而且我们平常看画家的画上也有很多竹子。
这个竹子呢,大明竹,它主要是观叶类类,这个呢在扬州当地可能做盆景比较多。前面这个竹子,黄颜色的杆,猛一看想是枯死的竹子,但不是,它长出来就是这样的,就想我们中国人,是黄皮肤一样吗,它是日本友人赠送过来的,和我们中国产的金镶玉有一点点像,也是黄颜色的。
苏东坡曾讲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而扬州他地处江淮,柱子总共分有两大类,还记得刚刚所看到的龟甲竹吗,它是一根一根分开长的,而接下来我们看到的变是一丛一丛、一簇一簇的,这个是簇生的竹子,根部都连在一起,并不是刻意栽成这样的,叫做孝顺竹,也叫慈孝竹,为什么叫它孝顺竹呢,中间是新竹,外面是老竹,新竹围绕着老竹,向来遵从着古训,“父母在,不原游。”而老竹册殷勤地呵护着新竹,正如板桥所言:新竹高于旧竹枝,全靠老杆来扶持。
主人当时建个园时花费银两,总共花了600万两。这个600万两在当时相当于江苏一年的财政收入。清代大才子大诗人袁枚也曾也下“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的诗句。
【竹西佳处】。
行至逐尽尽头,可以稍微抬头看一下,有一个匾额,“竹西佳处”,竹西,所取自于杜牧咏扬州的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后来到了宋代词人姜夔的《扬州慢》中提到“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再后来人们就用“竹西佳处”来指称扬州,而我们稍微走进一点,抬头看上面的第一个字,竹,两“个”,所以当时讲“个园”可以讲“竹园”,但可能说竹园俗气了,浅白了,所以叫“个园”。
【桂花小径】。
近来看看这个贵宾道,现在咱们看到的小径,贵宾道也叫“桂花小径”,两边所栽植的全是桂花树。鬼话花期,中秋前后,八月规划香,92年的时候,将个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两个皇家园林,两个私家园林,同时1998年的时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丛书楼】。
马家是南方藏书家中献书最多的,乾隆皇帝在《上喻》中对他们褒奖有佳,接下来要参观的就是住宅部分了。
【住宅区】。
在这个地方呢,就是他们家的住宅部分,而住宅部分又分为福、禄、寿、喜、财,但现在保存下来的只有“东、中、西”三路,分别以“福、禄、寿”为主题,但一厅一堂一梁一柱无不显示出主人家的家居生活考究与奢华,印证着扬州盐商财力的雄富。
我们首先进入的是东路建筑。“民以食为天”,我们先来看看黄家的厨房,是东路建筑的最后一进,由于原来的厨房早以废弃,为了让人们能更直观的了解历史状况,在此屋按传统厨房布局做恢复性陈设布置,内设大锅灶,置食盒等等厨房用具。
刚才大家看到的是主人的厨房,那么这里自然就是餐厅了。盐商们对吃的东西自然很考究,自个儿吃的早餐,燕窝参汤外加两个鸡蛋,但这个鸡蛋并不是普通的鸡蛋,是用人参、红枣、白束、当归磨成粉之后加如饲料中给鸡食用。这一个鸡蛋相当于当时的纹银一两,就是160今大米。餐厅梁柱取材楠木,是楠木中最名贵的一种,金丝楠木,所以成为楠木厅。这个厅堂里面的饰物都是圆的,吃饭的时候当然要“团团圆圆”了。中间单位这个屏门上是八怪之首的金农写的一个漆书,金农写漆书时,把毛笔前面剪掉了,写出来的字像是排笔写的。“饮量岂止于醉;雅坏乃游乎仙”。立柱联是“家余风月四时东,大羹有味是读书”,此联借论酒谈羹发人生感悟,又指出读书的重要,放在餐厅里是再合适不过的。而中间的摆饰,左边一个西洋镜,右边一个倒插屏,就是东平西静的意思,平平静静,安安定定,是一个徽派摆设,而扬州这边的盐商以徽商居多,但这个主人可能是一个例外,是浙江人。
【清美堂】。
清美堂,做人清清白白,清正廉洁,是人们追求的一种思想境界,是黄家接待一般来客和处理日常事务的地方,中间的台上跟刚才的楠木听有所不同,多了一块石头,钟乳石,东屏西镜连在一块就是“终生平静”。这副楹联可谓是他们家的家世,是八怪之一的汪士慎所书。“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惟勤与检,”就是说传家没有别的办法,不是耕种就是读书,富裕之后最好的治家方略只有勤劳与节俭。这里的建筑一路比一路好,待会我们可以看到更好的。
【东路建筑:禄】。
我们可以抬头侃侃瓦头上,三角形的瓦上,第一排是禄字,地二排全是梅花鹿的图案,东路这一主题“禄”,高官厚禄,官云亨通,是他的别音,每一路都有主题,一路比一路还要好。
【中路建筑:福】。
中路的主题是“福”字,第一排的瓦片上是福字,第二排的瓦片上是一个倒挂的蝙蝠,“蝠”倒了,即“福”到了,里边这个一个堂,汉学堂,主人自个非常崇尚汉代文学,汉带文学的主要思想,儒家思想,包括现在的外国人讲中国也都是汉学,孔子的中庸之道,这两旁的松、柏,我们都说千年松万年柏,这个也非常珍贵,但这个柏木没有金丝楠木贵重。这里是扬州目前保存下来的柏木厅,中间有个楹联是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所书,“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忘饮食,样成树杆新生竹直似儿孙”,楹联中间悬有竹石图也是后人仿板桥之作。上联讲读书要读有用的书,而独到废寝忘食,下联是、讲竹子新长出来像儿孙生长一样,像竹一样正直,虚心,有节。这座厅堂通常是为接待礼仪服务的、备事之用。
目前没有看的到,我们所看到的只有二儿子和四儿子的住所。我刚刚硕果,原来的房子与200多间,开放的只有60多间,所以很多我们没有看到。
【西火巷】。
这个巷子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它是一头宽一头窄的.,所以俗称“棺材巷”,它呢,就是扬州人俗称的“火巷”,将两边的住宅分开,这样一边着火了,烧不着另外一边,起到一个放火的作用。走到巷头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口井,这个井放在这里是跟有学问的,棺材巷,太不极力,而这口井放在智力渠道了一个改变风水的作用。而墙跟其他的墙还有区别,中间用板砖竖着砌出了一个拱型,而上面的是用青砖横过来砌的,再上面是大铁钉钉进去的,这样呢,可以防止长年打水导致墙体坍塌,起到了巩固墙体的作用。这个原理也就相当于现在建筑混凝土圈梁加固作用,著名的赵州桥也是利用的这个原理。
【西路建筑:寿】。
这里呢就是于“寿”为主题的西路建筑。同样,第一排瓦头上刻了“寿”字,而第二排上画的是寿桃,门窗隔扇上,采用的仙鹤图案。
【清颂堂】。
现在的这个厅堂叫做“清颂堂”,是主人家用来接待比较重要的客人,可以抬头看一下,有没有什么特别,对,他没有大梁。此厅堂不但是黄氏三路住宅中最宽敞的厅堂,也是扬州古民居中遗存的最高厅堂,厅檐、廊檐的高度达502米。因为黄至筠晚年的清誉有佳,而名清颂堂。此厅堂也是家族聚会祭祀的场所,也是时而唱戏“堂会”的地方,后面看一下主人自己住的地方。
楼上是夫人平日活动的地方。仔细看一下这个地方与其他几路的有些同,里面是用的明三暗五的格局,当时受封建等级制度的规矩,庶民只能正房三家间,民间为避之规矩就巧妙地采取“明三暗五”的组合。而后面的这个是他小女儿的房间,女儿的房间一般都在父母的后面,意思是见女儿必须要经过父母的允许,养在深闺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是那个时代女子应遵守的,但这个女儿还是可以活动的,而活动的场所就是后花园。
【叠石区】。
接下来的就是个园最著名、最有特色的建筑,“四季假山”,个园被评为四大名园呢,大部分就要归功于它了。门外两侧各自方形花坛。坛内修竹劲挺,插植着石绿班驳的石笋,以“寸石生情”点出了“雨后春笋”之意。寥寥几笔点出了春日雨后山林的盎然生意。过了月洞门,看到了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这里所用的太湖石形态别致,酷似各种形态的动物,其实这就是一副“百兽闹春图”,亦称“十二生肖闹春图”,看这些石头是“三分靠眼观,七分靠想象”。
【宜雨轩】。
人和,要形成这样一块天然的石油,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看这后面是不是有一条弯着尾巴的鲤鱼,利于跟丑石在一起,鲤鱼跳龙门,节节高升。
相传“清明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看对面的一块石头,看的出来吗,一个乌龟,壳上站着一个青蛙,旁边的两棵树是广玉兰,有着180年的历史。
【抱山楼】。
这个楼叫抱山楼,为什么叫“抱山楼”呢,山抱楼,楼抱山,所以称为“抱山楼”,是他们家用来宴请宾客的地方,上下各有七间。这个地方是后花园唱戏的地方,亭子里面吹拉弹唱,一般女眷可以在楼上观看,而我们脚下的这个长廊全长不过45.8米,但它却是全世界最长的长廊,为什么呢?因为走完了这个长廊也走完了四季,走完了长廊便到了秋山,在游秋山之前要知道一个口诀就会少走许多弯路,“直不通曲通,明不通暗通”。
【秋山】。
秋山用的是安徽黄山石,秋天最高,秋高气爽,这边是个园的最高点,“拂云亭”意思是站在上面可以拂到天上的云朵,以前站在这里可以看到古运河,但是现在的建筑崛起,已经挡着了,秋山里面俨然是一个小石屋,石做的床,石做的凳,石做的灯,可以在这里下下棋,看看书,俨然一个空调房。
大家请抬头看,秋山还有一个小阁,坐东朝西,名为驻秋阁,阁西有楹联“秋从夏雨声中入,春在梅花蕊上行寻”。这是郑板桥的句子,用在这儿是非常恰当的,而主人在此建厅阁的目的是什么呢?秋天,收获的季节,就像主人现在的成就,他希望能够留驻秋天,因此建了这么一个驻秋阁。前面说的丛书楼的楼梯就在这儿,是用石头铺成的,用木头走路会有咔咔的声音,所以便用石头。
【冬山】。
旅客们:在个园景区筹划时,园主人凭证首要游览蹊径顺时针偏向部署了春、夏、秋、冬到处假山石景,立意新奇,用材风雅,布景融洽,布局精密。在这些以假山为主题的风光序列中,时令特性是创作的命题,春山是启迪部,夏山是睁开部,秋山是飞腾,冬山是尾声,就像音乐的创作或写文章那样,有着精密的章法。
列位旅客:个园的假山归纳综合了所谓“春山谈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清白而如妆,冬山灰暗而如睡”与“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的画理。园内尚有“宜雨轩”、“抱山楼”、“拂云亭”、“住秋阁”、“漏风透月轩”等古构筑。四序假山在这些楼台亭阁的映衬下,加之古树名木隐瞒其间,更显古朴典雅、幽深雄奇。有人说景石四尺度:“皱、瘦、透、漏”,好像已成定论,这不外是一样平常的叠石能力,像个园这样分峰造石,组成四序假山,游园一周,似游一年,足见构园者的差异殊俗;更难堪者,这春夏秋冬都不是孤独的个别截然分隔,而是浑然天成。冬景虽给人以积雪未消的凛冽之感。但靠春光的西墙却开了两个圆形的漏窗,只见枝枝翠竹过墙来,又给人们“隆冬过尽绽春蕾”的深远意境,整个园景如统一幅构制庞大的画卷,组成美的调和。
旅客们:个园的首要景观已经游赏完毕了。在游罢个园后,大概您会与我同样发出由衷的叹息:扬州个园,简直是园林中的英华之园。
在单体公园景区规划中,园主根据主要游览路线,顺时针方向布置了春、夏、秋、冬四个假山石景,构思新颖,用料考究,景观搭配和谐,结构紧凑。在这些景观序列与假山为主题,季节性特征是创造的命题,春天山是启示部分,夏季山是展开的部分,秋天的山是高潮,冬天的山是终结,就像音乐的创作或文章的写作,它有严格的规定。
亲爱的游客,花园的假山总结的绘画原则”讨论春天的美丽山和大笑,绿色和滴在夏天山,秋天光洁和编造,黯淡和睡在冬季山”和“旅游在春天山,夏天看到山,爬在秋天山和生活在冬季山”。园内还有“一雨轩”、“宝山塔”、“浮云阁”、“居秋阁”、“漏月阁”等古建筑群。四季假山以这些亭台为衬托,以古树名木为装饰,更为素雅、深沉、瑰丽。有人说,景观石的四大标准:“皱、薄、透、漏”似乎已成定论。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叠石技巧。像一个花园,它可以分为四个山峰,使岩石,可以形成四季假山。这就像一年的游览,展示了不同的习俗的花园建设者。更重要的是,这个春夏秋冬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完全自然的。虽然冬天的景色给人一种冷雪的感觉。然而,有两个圆形的窗户在西墙上的春天的观点。只有树枝和竹子能穿墙而过,给人一种“冬暖花开”的'深远意境。整个园林景观犹如一幅巨大的画卷,构成了一种美丽的和谐。
游客:公园的主要景观已经完成。参观完公园后,您也可以给我送上一份由衷的感叹:扬州园林,的确是园林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