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江苏木渎古镇的导游词(精选6篇)
木渎古镇位于苏州西郊灵岩山麓,依山而筑,傍水而居,其独特的格局为江南诸多古镇少有。木渎更是江南唯一的园林古镇。明清时有私家园林30多处,现已修复严家花园,虹饮山房、古松园、榜眼府第,盘隐草堂等,其深厚的文化蕴积,幽雅的园林环境,脍炙人口的历史传说,为现代都市人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陶冶情操的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木渎是与苏州城同龄的水乡古镇,迄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相传春秋末年,吴王夫差为取悦美女西施,在灵岩山顶建馆娃宫, 并增筑姑苏台, “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木材源源而至,竟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渎,“积木塞渎”,木渎由此得名。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清代著名诗人、诗选家沈德潜,清末启蒙思想家、政论家冯桂芬,以及近现代的刺绣皇后沈寿、中国台湾政要严家淦等等。
木渎四周群山拱峙,又毗邻太湖,既得真山真水之趣,又具小桥流水之幽,更有私家园林、名人故居等众多的人文古迹,因而,木渎景区名列太湖风景区十三个景区之首。作为中国唯一的园林古镇,木渎在明清时有私家园林30多处,迄今仍保留了10余处。
乃乾隆的老师、中国最长寿的诗人沈德潜故居,后归木渎首富严国馨,园中布局疏密曲折,高下得宜,局部处理精巧雅致,幽深婉约,显示了营造者独具匠心的造园艺术,现代建筑学家刘敦桢、梁思成、童俊等人数次考察此园,倍加推崇,称其为苏州当地园林之“翘楚”。
是木渎文人徐士元故宅,占地广袤,建筑大气,其“溪山风月之美,池亭花木之胜”,远胜过其它园林,乾隆每到木渎必游此园。古松园是清末木渎富翁蔡少渔旧宅,园中雕花楼精雕细琢,与洞庭东山雕花大楼为同一大师作品,堪称南北姐妹雕花楼。
山塘街是木渎的经济中心,在那儿也有一处名园,那就是古松园:古松园在山塘街,因园中有一株500多年的明代罗汉松而得名。古松园乃清末木渎富翁蔡少渔旧宅,布局紧凑,保存完好。砖雕门楼深雕缀饰,形神有致;古松堂方椽上刻有八只琵琶,以喻“八音联欢”,如此造型在江南园林建筑中绝无二例;凤凰楼为东山雕花大楼的前期作品,建筑和雕刻艺术如出一辙。后园小巧雅致,旖旎多姿。驻足双层长廊,可近揽古松翠色,远瞩灵岩山景,令人顿生尘外之想。后园西侧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沈寿传人----姚建萍刺绣艺术馆。
林则徐弟子冯桂芬的故居——榜眼府第也十分有名:榜眼府第在下塘街,为林则徐弟子、近代政论家冯桂芬故居。冯桂芬是清道光二十年(1840)一甲二名进士,故邑人称其宅为“榜眼府第”。榜眼府第为前宅后园结构,占地近十亩,是典型的清代园林建筑风格。“江南三雕”(砖雕、木雕、石雕)为其主要特色。花园以池为中心,亭、轩、廊、榭、桥和黄石假山散落其间,高低错落,绿树掩映,充满了诗情画意。
木渎还有一处胜景,那就是灵岩山:灵岩山风景区位于“秀绝冠江南”的灵岩山麓。景区内有吴王姑苏台、清代状元毕沅的灵岩山馆、清代大诗人张永夫纪念馆等名胜,楼台亭榭依山势而建,九曲长廊因地形而走,清池涓流,岸曲水回,自古便是吴中著名的旅游胜地。顺山而上,可寻访馆娃宫、西施洞、琴台等春秋遗迹,朝拜东南第一佛教名刹灵岩山寺。
另外在木渎古镇西北,向以怪石、清泉、古枫“三绝”驰誉天下的天平山,和山塘街上的明月寺,也是不错的去处。
要真正了解木渎,她的悠久历史,便是一定要知道的:相传春秋末年,吴越纷争,越国战败,献美女西施与吴王。吴王夫差为取悦西施,在秀逸的灵岩山顶建造管娃宫,又在紫石山增筑姑苏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源源而来的木材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渎,"积木塞渎",木渎便由此得名。
天平山位于苏州市城西15公里处,海拔201米。因有名人范仲淹的高祖葬在山的东麓,又名范坟山。北宋皇朝曾将天平山赐给范仲淹,也称"赐山"。以枫、泉、石为著,并称“三绝”。这里也是观太湖的好地方。山麓有成片枫林,大者年逾四百,秋日经霜,层林尽染,称“万丈红区”。半山有白云泉,誉为“吴中第一水”。其西有两崖,对立如门,俗称龙门,又称一线天。山多奇峰怪石,山腰笔架峰后,岩石环回,挺秀奇伟,人称“万勿朝天”。东坞有范仲淹祖坟,俗称“范坟”。
怪石、清泉、红枫为天平三绝。山上奇石纵横错落,皆危耸向上,似古代大臣朝见皇上时手捧的朝笏,故称此景观为"万笏朝天"。清泉出自岩名"白云泉",泉水由竹筒引入云泉精舍石壁下的钵中,又名钵盂泉,味极甘例,唐代茶圣陆羽品评为"吴中第一水"。红枫为范仲淹17世孙范允临从福建移来,尚存176株,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深秋时节,碧云红叶,灿烂如霞,瑰丽夺目。
欢迎大家来木渎古镇旅游!木渎位于苏州城西南十公里处,距太湖五公里,是太湖十三个风景区,以吴越遗迹、山林石景和木渎古镇为特色,既有山林之胜,又有园林之美。
现在,我们就到木渎古镇上去走一走,看一看。
首先,我们来看这座石牌坊,上坊写着“瑞门入胜”四个字,也就是说,当我们跨进这座吉祥门,就走进了古镇悠远的历史画卷。说起木渎的“古”,我给大家讲一下木渎之名的来历。相传春秋末年,吴王夫差为了取悦美女西施,在这里大兴土木,修姑苏台,建馆娃宫。木材源源而至,竟把这一带的河流港渎全部堵塞,称为“积木塞渎”。“木渎”之名也就由此而来。
这条河道虽然貌不惊人,但在春秋历史上赫赫有名。当年吴王为了讨伐楚国,从陆地上开挖了这条全长230多公里的人工运河,经水路发兵,出奇制胜,取得了“五战五捷”的辉煌战果,由此奠定了吴国的春秋霸主的地位。因为这条运河由伍子胥建议并率众开凿,后人为了纪念他,就称此河为“胥江”。
河边的这条长廊称河棚,全长175米。河棚一面倚河,一面与民居边成一体,为上街卖菜的菜农、船民和过往行人提供方便,夏天不遭日晒,雨天不受雨淋,因而深受欢迎。远远望去,百米河棚显得错落有致,高低不一,仿佛姑苏园林中一道贴水的长廊,风姿绰约,平添了几分美感。
大家看,这儿有两座桥,一座叫“斜桥”,一座叫“邾巷桥”,两桥一横一坚,取袂而筑,相依相偎,因而又称“双桥”。请看。从太湖来的胥江和源自光福铜坑的香溪在斜桥下合二为一,一清一浊,形成一条明显的分水岭,这,就是著名的木渎古十景之一的“斜桥分水”。
木渎不仅是一个水乡古镇,由于镇上私家园林众多,因而又有“园林之镇”的美誉。现在我们要参观的就是以“江南三雕”见长的私家园林“榜眼府第”。
榜眼府第的主人冯桂芬是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政论家,因他在道光二十年(1840年)考中庚子科一甲二名进士,也就是仅次于状元的榜眼,所以人们称他的故居为榜眼府第。
榜眼府第占地约十亩。它的布局为前宅后院,坐南朝北,有照墙、门厅、大厅、楼厅、花园,形成一条纵轴线,是典型的清朝中期江南宅地园林风格。
主人冯桂芬因出生时,正值桂花开放,故得名桂芬。他自幼博览群书,通晓经史,以才学负名乡里,道光十二年,林则徐任江苏巡抚时,识拔了素昧平生的冯桂芬,称他为“百年以来仅见”的人才,并招入抚署读书,收为学生。这一年,冯桂芬刚刚二十三岁。
这是冯宅大厅。名“显志堂”。是主人招待贵宾的场所。堂名是主人当年春风得意时所题,显示了胸中的雄伟抱负。厅内陈设古朴高雅,反映了主人的儒雅风范。
这里是冯桂芬的书房名“校邠庐”。冯桂芬高中榜眼之后留在京城任翰林院编修,因不满官场的腐败,不久就辞官回乡。在这期间,冯桂芬写下了他的政论代表作《校邠庐抗议》,他针对***战争时期内忧外患的国情提出了四十条改革建议,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采西学、制洋器”,成为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先声,又被后来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奉为先导。冯桂芬性格刚烈,嫉恶如仇,这副对联“官久方知书有味,才明敢道事无难”,正是对冯桂芬一生仕宦生涯的总结。
郊邻庐的建筑结构较为别致,汇聚了榜眼府内的木雕精华。首先,屋顶为三轩连缀,江南罕见,其次,在结构承重上又有独到之处,两根步柱不落地,用短柱替代,并饰以倒挂花篮,俗称“花篮厅”,既增加了空间,又方便采光,这种集技术和艺术,实用和美观于一体的建筑风格,正是当地香山帮巧匠高超智慧的体现。
这副石雕《盛世滋生图》是我们榜眼府中的第二宝。此画又名《姑苏繁华图》,由清人徐扬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所绘,全长1225厘米,主要描绘了康乾盛世时苏州的繁华景象,具体内容为“一城、一街、一镇、一村”,而木渎占了一村、一镇,因此在民间流传着这祥一句话:“姑苏繁华图,一半在木渎”,木渎当时的繁华可见一斑。
进入内宅,我们就可以看到榜眼府第的第三宝:砖雕门楼。这座砖雕门楼建于清嘉庆年间,砖雕内容均为戏文图案,有“渔樵耕读”、“太白醉洒”等,表现了主人崇尚的人生境界。中间四字“通德高风”,既高风亮节的意思,是冯桂芬的又一位恩师潘世恩所写。
内厅名叫芙蓉楼,以芙蓉“出污泥而不染”之寓意,来表达主人的高洁品性。另外,芙蓉花生命力旺盛,因而也有希望家族兴旺发达的意思。
后花园面积很大,园中有亭榭廊轩,点缀在红花绿树之中,最有特色的是,我们在山顶的含山亭可登高望远,俊逸挺秀的“吴中第一山”灵岩山一下跃入您的眼帘,激起你对吴王、西施故事的无限遐思。
木渎镇上有两处“双桥”,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有“小双桥”之称的西安桥和小日晖桥。站在西安桥上向东望去,就是百步之遥的东安桥,两桥一座精致,一座雄丽,遥相呼应,俗称“姐妹桥”。站在桥上向西望去,就是著名的木渎古“十景”之一的“姜潭渔火”。每逢夜幕降临,岸上的万家灯火,满天闪烁的繁星与江中的点点渔火相映成辉,让人留连忘返。
这是虹桥,始建于宋代。每当夕阳西下,放眼西望,可见夕阳正和香溪、虹桥形成一线。迟暮的日光把香溪水染成一匹彩绸,给两岸的粉墙黛瓦披上袭朱纱,绚丽无比,这就是木渎十景中著名的“虹桥晚照”。
我们现在正走在山塘街上,这是一条百年老街,当年康熙、乾隆就是沿着这条街登上灵岩山的。由于山塘街背倚灵岩。面临香溪,依山傍水,在古代的时候有许多达官贵族在此居住。接下来我们参观的就是清末木渎四大富翁之一蔡少渔的旧宅-------古松园。
古松园的主人蔡少渔早年在上海经营洋货生意,发达后回乡造屋置地,有良田万顷,从这幅《古松园鸟看图》可以看出,古松园小巧精致,曲折幽深,是典型的清代宅第园林。
穿过门厅,进入天井,回首可见一座砖雕门楼,门楼上下坊分别刻有“老子西游入关”、“疯僧扫秦”、“将相和”、“截江夺斗”、“张羽传书”、“宁戚饭牛”等一组历史故事,字枋为“明德惟馨”,两侧兜肚分别为“张良拾履”和“高山流水”,整座门楼深雕缀饰,形神有致,尤其“张良拾履”中的拱桥和“高山流水”中的水浪波纹,生动逼真,有极强的质感,充分体现出雕刻技艺的精妙。
这是一座抬梁式大厅,是主人接待贵宾和操办红白喜事的地方。正厅为仿明建筑,步杆和内四界的梁架上各有四对棹木,形如古代官帽翼翅,俗称纱帽厅。棹木上透雕了各种戏文故事,梁头的山雾云和抱梁云为“鹤鸣九皋”图案,气韵生动,精妙绝伦。最有意思的是明间梁架正中一根方椽上刻有八只琵琶,名为“八音联欢”,寓意喜庆欢乐。
这是楼厅,只五间,两侧有厢房,因檐枋下端有十六只倒挂花篮,楼上轩梁雕有十六只凤凰,因而人们又称为“花篮楼”或“凤凰楼”。凤凰楼是东山雕花大楼的前期作品,建筑风格和雕刻艺术如出一辙,这里的所有雕刻均为吉祥图案,民间称为“讨口彩”,如明间檐枋由东而西分别刻有画、书、信、元宝,称为“书中自有黄金屋”;次间檐枋刻有花篮、箱子、宝剑、葫芦等,俗称“暗八仙”;厢房檐枋上刻有海螺、风火轮、珊瑚、铜鼓等八件宝物,雅称“八宝”,楼下是“木渎名人馆”,介绍了木渎镇上66位历史和当代名人,图文并茂,大家看后会对木渎历史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楼上是“书法艺术馆”,集中展示了我们木渎“书法之乡”100多位当地书法家的精品力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上楼参观。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古松园的后花园,在花园东侧有一棵罗汉松,高逾十米,为明代遗物,据《吴县志》记载,此树已有五百多年树龄,蔡少渔“古松园”之名既因此树而来。不远处有一株银杏,粗可盈抱,枝干挺拔,秋天果实盈枝,初冬则满树金黄,为前宅后院带来一片喜气。
后花园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双层长廊把亭台楼阁连成一个整体,置身双层曲廊之上,既可近揽古松翠色,又可这瞩灵岩山景,这样,古松园虽小,但于局面促之中,能领略山水之妙、自然之趣,不失为苏州私家花园的精巧之作。
沿着山塘老街,我们继续往前漫游,身边是静静流淌的香溪河,传说吴越春秋时,西施住在灵岩山馆娃宫里,每日用香料沐浴,这洗妆水流入山下河水中,满河生香,故得名香溪。沿着香溪漫步,我们就像闻到了二千五百年前吴宫花草的芳香。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木渎最大的私家园林——虹饮山房。
虹饮山房是清代乾隆年间苏州近郊著名园林,因为它门对香溪,背靠灵岩,其“溪山风月之美,池亭花木之胜”,远过于其它园林,所以乾隆皇帝每次下江南游木渎的时候,必到虹饮山房,在这里游园、看戏、品茶、吟诗,直到夜色降临,才依依不舍,顺着门前的山塘街道,前往灵岩山行宫。因此,虹饮山房在当地又被称为乾隆皇帝的“民间行宫”。
这就是御码头和御碑亭。乾隆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751年的春天,乾隆首次南巡,御舟经运河,转胥江,折入香溪,在此舍舟登岸。
乾隆喜好游山玩水,舞文弄墨,所到之处,必赋诗题字。当他见到这条山塘街古道幽奇古绝,不由诗兴大发,当即口占七律一首。后来,这首七律被当地官员镌刻于碑,置于亭内,与对面的明代怡泉亭两相映照,成为古镇一大景观。
大概是乾隆“到此一游”之类的诗题得太多了,据说他在位的60年中,作诗达41800首,平均每天达2首,因此,后人对他的诗题和书法见仁见智多有褒贬。他自己也觉得题诗太多,说是“五集篇成四万奇,自赚点笔过多词”。但是,后人对乾隆的重臣,体红客大学士刘墉的书法却是推崇备至,称他“浓墨宰相”,为一代书家之冠。现在我们看到的虹饮山房的匾额,就是由刘墉亲笔题写。
当年,乾隆皇帝住在灵岩山行宫,而那些词臣随扈则住在虹饮山房。据信吏记载:刘墉曾二度在虹饮山房下榻,与主人徐士元相交默契,这“程子四箴”四个大字,就是刘墉专门赠给徐士元的。这个“程”字,指的是北宋理学家程熙、程灏,两人为亲兄弟,同学于周敦,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世称“二程”,。官至崇政殿说书,反对王安石新政,主张“专人欲,存天理”,壁如寡妇再嫁,他认为是大逆不道。为封建统治者辩护。所谓“程子四箴”也就是要求读书人恪守本份,效忠朝廷。
这是虹饮山房的镇园之宝:龙椅。它可不是一把普通的座椅,是当年康熙南巡驻跸灵岩山行宫时的圣驾专座。后来乾隆游木渎时也坐过。它是用千年紫檀精制而成,九条金龙缠绕腾飞,显示出至高无上的帝王之尊。这只龙椅原来一直保存在灵岩山上,文ge中论落民间,最近虹饮山房修复时从民间收受而来。
虹饮山房的主人徐士元是位落第秀才,一生不慕功名,惟喜居家读书。徐士元有个嗜酒的癖好,常和朋友在园中诗酒为乐,而且酒量极大,号称“虹饮”又因宅园毗邻虹桥,虹饮山房之名即由此而来。徐士元嗜饮却从不放浪形骸,一生循规蹈矩,尤其对父母孝顺,是远近闻名的大孝子。为讨二老欢心,他专门在园中建造了这座古戏台,每逢春秋佳日,请来戏班子为二老演唱,以怡其心,安享天年。乾隆到木渎,必游虹饮山房,而且一定要在这里看戏。据说,有一次,乾隆看戏看得高兴,还亲自登台,舞剑助兴,这倒真有点与民同乐了。
不过,与乾隆爷一起看戏,一般老百姓可没有这样的待遇,能在这露台之上陪侍皇上看戏的,都是四品以上官员,其他地方官员和乡绅只能在戏台两侧的看楼里观赏,而且这戏台四周都有大内侍卫和官兵把守,一般人等是不得入内的。
在戏台两侧的廊墙上,陈列着明清及至民国时期吴地名人书写的对联65幅,称为“吴中联墨宝鉴”,所选名人大都与木渎有关,而且都是书坛一代大家,有着极深的艺术造诣。廊内还陈列着近百件清代牌匾,固其多为重臣大吏、进士举人榜书题写,书法精美,风格各异,加上精心刻制,妙趣横生,极具收藏和欣赏审美价值。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尽情浏览一番,细细品尝玩味。
现在,我们来到了东园,这里原是明代李氏的小隐园,以老树奇石和竹林茂盛著称。乾隆初年,此园被徐士元购得,增筑厅堂四进,主要用于生活起居,又在后园中疏池开径,叠石栽花,成为一处精巧雅致的宅第园林,既可与古戏台娱乐区相连,又可自成一统,十分清静闲适。
这是轿厅,名为“离茨堂”,是当年徐士元迎客停轿的地方。“离茨”二字出自《离骚》,有“茨录施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句,“茨录施”皆为恶草,徐士元将其借喻小人,告诫自己近君子,远小人,故以此为轿厅之名。
这是大厅,主人举办婚嫁喜事、祭祖典礼或招待贵宾的地方。中堂为《古木慈鸟图》。表达了徐士元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两侧字画值得一读,其中这幅《春山访友》,是徐士元留存至今唯一的一首诗作,诗意清新脱俗,寄托了诗人幽居隐逸的情怀。另一首是《夜读山房》,作者谈汝龙也是木渎人,康熙南巡木渎的时候,谈汝龙作为木渎秀才,当面向康熙献诗一首,深得赏识,被钦取进京,入内庭任纂修,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办公厅秘书。
到了清末,徐家日渐衰落,这座东园为陈家购得。陈家的外孙女沈寿从小在这里长大,随外祖母和姐姐沈立学习女红,用功不辍,终成一代“刺绣皇后”。这座楼厅就是当年沈寿的绣楼,名“雪宦楼”,如今,我们在这里布设了沈寿纪念馆,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沈寿的生平、艺术成就和获奖情况,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往一看。
清同治十三年(即1874年),桂花飘香时节,沈寿出生于吴县,即现在的苏州乔司空巷。沈寿7岁的时候,开始在木渎外婆家生活,为姐姐沈立穿针引线,学习绣艺。第一幅作品为《鹦鸿图》,12岁时绣成《秋雨月上图》。惊动长辈,15岁就以绣艺闻名姑苏。
光绪二十年(即1894年),20岁的沈寿与绍兴秀才、书画家余觉结婚,住在苏州范庄前。五年后,随余觉迁居上海。
光绪三十年,慈禧太后七十大寿,沈寿与姐姐沈立、学生余静芬等人绣成“八仙上寿图”、“无量寿佛”两幅寿屏,进献慈禧,被慈禧磁后称为“绝世神品”,人专旨农工商部领“四龙宝星”四等商勋,并亲书“福”、“寿”二字分赐余沈夫妇。沈寿原名沈立芸,得慈禧赐书后改名沈寿,并改号为“雪宦”。这时,朝廷采纳农工商部建议,设立好绣工科,亦称皇家绣工学校,沈寿为总教司,余觉为外事总办。11月,余沈夫妇赴日本考察美术学校教学,第二年1月回国,带回各种画册87本和刺绣小屏一架以及金线、颜料等,开始尝试以西洋版画及摄影图片为绣稿,开创“仿真绣”技艺,其贡献具有划时代意义。
光绪三十二年,沈寿用“仿真绣”技艺绣制了我国第一幅人物肖像刺绣作品《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参加意大利都朗博览会获一等奖,被授予“世界至大荣誉最高之卓越奖状”,被誉为“神针”。
辛亥革命爆发,沈寿的女工绣工科解散,余沈夫妇去天津创办自立绣工传习所,1914年,应张骞之邀,沈寿去南通任女工传习所所长,为南通培养绣女150多人。第二年2月,美国为纪念巴拿马运河通航,在旧金山举行博览会,沈寿的《世界救世主耶酥像》获博览会一等奖,声名远播,被誉为“绣圣”。
1917年10月沈寿患病。卧病期间,沈寿口述自己一生绣技的经验理论要点,由张骞手记整理成《雪宦绣谱》,开中国工艺专书之先河。在此期间,沈寿还抱病绣成了她一生中最后一幅作品《女优倍克像》。1921年6月8日(农历五月初三),沈寿病逝,终年47岁,葬南通黄泯山。
作为一代刺绣皇后,沈寿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刺绣艺术人才,为苏绣在国际上赢得了巨大荣誉。这就是沈寿的大弟子金静芬,解放后苏州刺绣研究所第一任所长,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这位是沈寿的侄女沈粹缜,也就是邹韬奋的夫人,这是他们的全家福,中间就是邹家华。沈寿是苏绣的骄傲,也是木渎的骄傲。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西园,这里原来是明代东林党人五心一的别墅,建成于崇祯四年,即1631年。当时,五心一因弹劾宦官魏忠贤,被削籍遣归。先在苏州建造田园居,也就是现在拙政园的东园部分,仍嫌城中烦嚣,便在木渎香溪之滨建秀野园,时常邀上三五同志,在园中游观酬唱,排遣情怀。不久,五心一重被朝廷起用,先后做过太仆卿(相当于现在的中宣部副部长)、应天府甲(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市长)、少司寇(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副部长)。
大家都知道,我们木渎不但是江南唯一的园林古镇,而且是乾隆六次到过的地方。因此,在修复虹饮山房过程中,我们走遍大江南北,遍搜民间有关清代皇牍文化的珍藏之物,现在,就请大家随我去欣赏一下这些镇园之宝,稀世珍品。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圣旨馆,这里陈列着清代十位皇帝即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的二十道圣旨。平时,大家在古典戏剧和影视片中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面,一位皇宫太监手捧黄绫在宣读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其实,这些都是演出的道具,真正见过皇帝诏书和圣旨的人却寥寥无几。
那么,真正的圣旨又是怎样的呢?
所谓“圣旨”,是民间对皇帝“诏书”、“封诏”的尊称。“诏书”专指皇帝的命令文告;而“封告”就相当于现在组织部门的“委任状”、“任命书”、“聘用文件”之类。“封诏”分“诰命”和“敕命”两种:一品至五品授以诰命,圣旨用七彩绫;六品至九品授以敕命,用的是白绫。在清代,这种贵重的绫锦丝织品专门由江宁织造,我们熟知的《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祖父就曾任过江宁织造,而他的外公李煦也担任过苏州织造。
圣旨一般有3米至5米长,宽33厘米。为什么这样长呢?一是内容很多,不仅有官员的职衔、勋封等项,还有该官员的事迹。除了封勋官员本人,还对其先代和妻室实行“推思封赠”,甚至延及该官员的子孙后人。二是清代圣旨用“满汉合壁”书写:满文行款从左至右,汉文行款从右至左,合于中幅而书“年月日”。年月按奉旨日期书写,上面钤盖“制诰之宝”也就是皇帝的“玉玺”。
为了防止圣旨的假冒伪造,古代圣旨还有它特定的防伪标志。请看这些圣旨的两端,有两条上下翻飞的银龙,中间是“奉天诰命”四个气韵非凡的篆字,既神圣威武,又动感壮美,这就是清代圣旨的防伪标记。
从圣旨的图案中,能看出被赐者的地位等级。五品以下的一般用祥云图案,五品以上则为瑞鹤。
对于圣旨的保管,历代都有相当严格的规定。官员得到皇帝授予的圣旨后,就把圣旨小心翼翼地珍藏于秘箱内,而另外复制木刻匾牌悬挂于殿堂之上,以显示家族之荣耀。如果偶然遇到水、火或偷盗导致毁失者,经申请复议,准许给予补给;如果是因为收藏保管不慎导致虫蛀、损坏者,轻者罚俸禄六个月,重者革去官职;最为严重的就是将圣旨典当,则违反了大清刑律,除了追夺缴还外,还将移交刑部,以欺君之罪论处。
明清二代专门书写圣旨的人称为“庶吉士”,而“庶吉士”必须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大学士,擅长书法,文采飞扬。我国著名书法家柳公权、颜真卿、董其昌等一度担任过“庶吉士”,专门书写圣旨。因此,历代圣旨的字迹圆润飘逸,行文遣词相当洗练,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和学术研究价值。
圣旨用料的质量,还反映了当时国力的盛衰。清代盛世的圣旨用绫都很讲究,到了后期,用料越来越美。清看这幅光绪圣旨,它的用丝已粗糙得像麻布一样了。伪“满州帝国”傀儡皇帝溥仪索性将圣旨改为“指叙令”,其玉玺也由“司法部门”代替了。
慈禧太后在清后期因其专权保守签订了不少不平等条约,留下了千古骂名。不过,她在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下达的这份公告全民的“一视同仁”懿旨中,却有其非常进步的一面。懿旨中表述:一、废除满汉不准通婚的禁令;二、劝阻汉族妇女缠足的陋习,使其恢复自然;三、禁止在汉女中选秀女。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培养人才,选拔官吏的一项根本制度,自隋至清的1300余年中,有状元750余人,进士11万余人,举人上百万。中国历代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兴衰,无不与这一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西方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亦渊源于中国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的一大文化奇观。
这是一份由户部开出的“执照”,相当于现在的介绍信,上面有考生的曾祖、祖父、父亲三代姓名,如果该考生的出身成份不好,就没有考试资格。考生持有这份“户部执照”后,就可以到国子监换取这份监照,等于现在的准考证。古代虽然没有照相机,但可以通过文字把考生的五官相貌描绘得一清二楚:“根据户部册报,温世寿,系山西汾州府介休县人,年十五岁,身巾、面白、无须------
这是一套光绪二十年河南乡试题目。共分三场,第一场为“四书”三题,第二场为“五经”五题,第三场为“第”五道。这是一套完整的乡试考卷,是河南省姚毓贤乡试卷1—3场真迹,十分珍贵。清乡试要求严格,起首为考生姓名、面形、年龄、描述,后书三代姓名,并印有监考、关防以及收卷官(分内收掌、外收掌)、弥封官、卷八官等官印。乡试考取者即为举人,三年后方可进京参加会试、殿试。
这就是科举考试最高一级考试试卷——殿试卷。殿试是国家最高级别的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在太和殿(后改为保和殿)举行,考中一甲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考中第二甲者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这是一份殿试卷,双面书写,书法功力深厚,内容切题,用语精彩,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学习范本。
封建科举考试可谓考场森严,但依然挡不住各种稀奇古怪的作弊手段。这件丝绸夹带长45厘米,宽38厘米把它双面书写对折成两部分,便于考生藏于鞋内。每个字只有2—3毫米,笔划细如发丝,书写俊秀,共有2万8千余字,包含了《四书》的全部内容和批注。此书如此之小,显然是为考生作弊方便,但狡猾的书商却在扉页上写有“幸勿误带入场”的字样,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无非是为了避免考生一旦露馅而牵连到自己。
木渎古镇是与苏州城同龄的水乡古镇,迄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相传春秋末年,吴越纷争,越国战败,越王勾践施用“美人计”,献美女西施于吴王。吴王夫差专宠西施,特地为她在秀逸的灵岩山顶建造馆娃宫,又在紫石山增筑姑苏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源源而来的木材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渎,“木塞于渎”,木渎之名便由此而来。木渎古镇位于苏州西郊城西南15公里处的灵岩山麓,依山而筑,傍水而居,其独特的格局为江南诸多古镇少有,有“吴中第一镇”之称;坊间传“先有木渎镇、后有姑苏城”之说。木渎古镇又有“园林之镇”的美誉,有严家花园、古松园、榜眼府第等古典园林多处,镇上老街纵横,山塘、下塘、下沙、中市街,历经沧桑,风貌犹存。
木渎景区名列太湖风景区十三个景区之首。木渎更是江南唯一的中国园林古镇。明清时有私家园林30多处,现已修复严家花园,虹饮山房、灵岩山馆、古松园、榜眼府第,盘隐草堂等,其中严家花园为江南名园,为中国台湾政要严家淦先生故居;虹饮山房是乾隆民间行宫,内有二十道清代圣旨,弥足珍贵。其深厚的文化蕴积,幽雅的园林环境,脍炙人口的历史传说,为现代都市人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陶冶情操的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木渎古镇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沉积,经国家批准的文物保护单位有12处。1983年被列为太湖13个风景区之一,享有“秀绝冠江南”之誉。镇西有风景名山灵岩山,山上建有“馆娃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山顶皇家花园,给后人留下了诸多遗迹。雄距山顶的灵岩寺为梁代建筑,气宇轩昂。灵岩山以中国佛教和游览胜地著称于世。清康熙、乾隆二帝多次南巡,皆驻跸灵岩山行宫。与灵岩山遥遥相对的天平山位于镇西北,更以“红枫、清泉、怪石”三绝闻名江南,“天平观枫”成为江南的一大奇观。木渎镇明清文化遗存丰富,清代《姑苏繁华图》描写木渎景致占一半。明清时代镇上有私家园林30余处,享有“园林之镇”的美誉
欢迎大家来木渎古镇旅游!木渎位于苏州城西南十公里处,距太湖五公里,是太湖十三个风景区,以吴越遗迹、山林石景和木渎古镇为特色,既有山林之胜,又有园林之美。
现在,我们就到木渎古镇上去走一走,看一看。
首先,我们来看这座石牌坊,上坊写着“瑞门入胜”四个字,也就是说,当我们跨进这座吉祥门,就走进了古镇悠远的历史画卷。说起木渎的“古”,我给大家讲一下木渎之名的来历。相传春秋末年,吴王夫差为了取悦美女西施,在这里大兴土木,修姑苏台,建馆娃宫。木材源源而至,竟把这一带的河流港渎全部堵塞,称为“积木塞渎”。“木渎”之名也就由此而来。
这条河道虽然貌不惊人,但在春秋历史上赫赫有名。当年吴王为了讨伐楚国,从陆地上开挖了这条全长230多公里的人工运河,经水路发兵,出奇制胜,取得了“五战五捷”的辉煌战果,由此奠定了吴国的春秋霸主的地位。因为这条运河由伍子胥建议并率众开凿,后人为了纪念他,就称此河为“胥江”。
河边的这条长廊称河棚,全长175米。河棚一面倚河,一面与民居边成一体,为上街卖菜的菜农、船民和过往行人提供方便,夏天不遭日晒,雨天不受雨淋,因而深受欢迎。远远望去,百米河棚显得错落有致,高低不一,仿佛姑苏园林中一道贴水的长廊,风姿绰约,平添了几分美感。
大家看,这儿有两座桥,一座叫“斜桥”,一座叫“邾巷桥”,两桥一横一坚,取袂而筑,相依相偎,因而又称“双桥”。请看。从太湖来的胥江和源自光福铜坑的香溪在斜桥下合二为一,一清一浊,形成一条明显的分水岭,这,就是著名的木渎古十景之一的“斜桥分水”。
木渎不仅是一个水乡古镇,由于镇上私家园林众多,因而又有“园林之镇”的美誉。现在我们要参观的就是以“江南三雕”见长的私家园林“榜眼府第”。
榜眼府第的主人冯桂芬是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政论家,因他在道光二十年(1840年)考中庚子科一甲二名进士,也就是仅次于状元的榜眼,所以人们称他的故居为榜眼府第。
榜眼府第占地约十亩。它的布局为前宅后院,坐南朝北,有照墙、门厅、大厅、楼厅、花园,形成一条纵轴线,是典型的清朝中期江南宅地园林风格。
主人冯桂芬因出生时,正值桂花开放,故得名桂芬。他自幼博览群书,通晓经史,以才学负名乡里,道光十二年,林则徐任江苏巡抚时,识拔了素昧平生的冯桂芬,称他为“百年以来仅见”的人才,并招入抚署读书,收为学生。这一年,冯桂芬刚刚二十三岁。
这是冯宅大厅。名“显志堂”。是主人招待贵宾的场所。堂名是主人当年春风得意时所题,显示了胸中的雄伟抱负。厅内陈设古朴高雅,反映了主人的儒雅风范。
这里是冯桂芬的书房名“校邠庐”。冯桂芬高中榜眼之后留在京城任翰林院编修,因不满官场的腐败,不久就辞官回乡。在这期间,冯桂芬写下了他的政论代表作《校邠庐抗议》,他针对***战争时期内忧外患的国情提出了四十条改革建议,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采西学、制洋器”,成为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先声,又被后来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奉为先导。冯桂芬性格刚烈,嫉恶如仇,这副对联“官久方知书有味,才明敢道事无难”,正是对冯桂芬一生仕宦生涯的总结。
郊邻庐的建筑结构较为别致,汇聚了榜眼府内的木雕精华。首先,屋顶为三轩连缀,江南罕见,其次,在结构承重上又有独到之处,两根步柱不落地,用短柱替代,并饰以倒挂花篮,俗称“花篮厅”,既增加了空间,又方便采光,这种集技术和艺术,实用和美观于一体的建筑风格,正是当地香山帮巧匠高超智慧的体现。
这副石雕《盛世滋生图》是我们榜眼府中的第二宝。此画又名《姑苏繁华图》,由清人徐扬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所绘,全长1225厘米,主要描绘了康乾盛世时苏州的繁华景象,具体内容为“一城、一街、一镇、一村”,而木渎占了一村、一镇,因此在民间流传着这祥一句话:“姑苏繁华图,一半在木渎”,木渎当时的繁华可见一斑。
进入内宅,我们就可以看到榜眼府第的第三宝:砖雕门楼。这座砖雕门楼建于清嘉庆年间,砖雕内容均为戏文图案,有“渔樵耕读”、“太白醉洒”等,表现了主人崇尚的人生境界。中间四字“通德高风”,既高风亮节的意思,是冯桂芬的又一位恩师潘世恩所写。
内厅名叫芙蓉楼,以芙蓉“出污泥而不染”之寓意,来表达主人的高洁品性。另外,芙蓉花生命力旺盛,因而也有希望家族兴旺发达的意思。
后花园面积很大,园中有亭榭廊轩,点缀在红花绿树之中,最有特色的是,我们在山顶的含山亭可登高望远,俊逸挺秀的“吴中第一山”灵岩山一下跃入您的眼帘,激起你对吴王、西施故事的无限遐思。
木渎镇上有两处“双桥”,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有“小双桥”之称的西安桥和小日晖桥。站在西安桥上向东望去,就是百步之遥的东安桥,两桥一座精致,一座雄丽,遥相呼应,俗称“姐妹桥”。站在桥上向西望去,就是著名的木渎古“十景”之一的“姜潭渔火”。每逢夜幕降临,岸上的万家灯火,满天闪烁的繁星与江中的点点渔火相映成辉,让人留连忘返。
这是虹桥,始建于宋代。每当夕阳西下,放眼西望,可见夕阳正和香溪、虹桥形成一线。迟暮的日光把香溪水染成一匹彩绸,给两岸的粉墙黛瓦披上袭朱纱,绚丽无比,这就是木渎十景中著名的“虹桥晚照”。
我们现在正走在山塘街上,这是一条百年老街,当年康熙、乾隆就是沿着这条街登上灵岩山的。由于山塘街背倚灵岩。面临香溪,依山傍水,在古代的时候有许多达官贵族在此居住。接下来我们参观的就是清末木渎四大富翁之一蔡少渔的旧宅-------古松园。
古松园的主人蔡少渔早年在上海经营洋货生意,发达后回乡造屋置地,有良田万顷,从这幅《古松园鸟看图》可以看出,古松园小巧精致,曲折幽深,是典型的清代宅第园林。
穿过门厅,进入天井,回首可见一座砖雕门楼,门楼上下坊分别刻有“老子西游入关”、“疯僧扫秦”、“将相和”、“截江夺斗”、“张羽传书”、“宁戚饭牛”等一组历史故事,字枋为“明德惟馨”,两侧兜肚分别为“张良拾履”和“高山流水”,整座门楼深雕缀饰,形神有致,尤其“张良拾履”中的拱桥和“高山流水”中的水浪波纹,生动逼真,有极强的质感,充分体现出雕刻技艺的精妙。
这是一座抬梁式大厅,是主人接待贵宾和操办红白喜事的地方。正厅为仿明建筑,步杆和内四界的梁架上各有四对棹木,形如古代官帽翼翅,俗称纱帽厅。棹木上透雕了各种戏文故事,梁头的山雾云和抱梁云为“鹤鸣九皋”图案,气韵生动,精妙绝伦。最有意思的是明间梁架正中一根方椽上刻有八只琵琶,名为“八音联欢”,寓意喜庆欢乐。
这是楼厅,只五间,两侧有厢房,因檐枋下端有十六只倒挂花篮,楼上轩梁雕有十六只凤凰,因而人们又称为“花篮楼”或“凤凰楼”。凤凰楼是东山雕花大楼的前期作品,建筑风格和雕刻艺术如出一辙,这里的所有雕刻均为吉祥图案,民间称为“讨口彩”,如明间檐枋由东而西分别刻有画、书、信、元宝,称为“书中自有黄金屋”;次间檐枋刻有花篮、箱子、宝剑、葫芦等,俗称“暗八仙”;厢房檐枋上刻有海螺、风火轮、珊瑚、铜鼓等八件宝物,雅称“八宝”,楼下是“木渎名人馆”,介绍了木渎镇上66位历史和当代名人,图文并茂,大家看后会对木渎历史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楼上是“书法艺术馆”,集中展示了我们木渎“书法之乡”100多位当地书法家的精品力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上楼参观。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古松园的后花园,在花园东侧有一棵罗汉松,高逾十米,为明代遗物,据《吴县志》记载,此树已有五百多年树龄,蔡少渔“古松园”之名既因此树而来。不远处有一株银杏,粗可盈抱,枝干挺拔,秋天果实盈枝,初冬则满树金黄,为前宅后院带来一片喜气。
后花园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双层长廊把亭台楼阁连成一个整体,置身双层曲廊之上,既可近揽古松翠色,又可这瞩灵岩山景,这样,古松园虽小,但于局面促之中,能领略山水之妙、自然之趣,不失为苏州私家花园的精巧之作。
沿着山塘老街,我们继续往前漫游,身边是静静流淌的香溪河,传说吴越春秋时,西施住在灵岩山馆娃宫里,每日用香料沐浴,这洗妆水流入山下河水中,满河生香,故得名香溪。沿着香溪漫步,我们就像闻到了二千五百年前吴宫花草的芳香。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木渎最大的私家园林——虹饮山房。
虹饮山房是清代乾隆年间苏州近郊著名园林,因为它门对香溪,背靠灵岩,其“溪山风月之美,池亭花木之胜”,远过于其它园林,所以乾隆皇帝每次下江南游木渎的时候,必到虹饮山房,在这里游园、看戏、品茶、吟诗,直到夜色降临,才依依不舍,顺着门前的山塘街道,前往灵岩山行宫。因此,虹饮山房在当地又被称为乾隆皇帝的“民间行宫”。
这就是御码头和御碑亭。乾隆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751年的春天,乾隆首次南巡,御舟经运河,转胥江,折入香溪,在此舍舟登岸。
乾隆喜好游山玩水,舞文弄墨,所到之处,必赋诗题字。当他见到这条山塘街古道幽奇古绝,不由诗兴大发,当即口占七律一首。后来,这首七律被当地官员镌刻于碑,置于亭内,与对面的明代怡泉亭两相映照,成为古镇一大景观。
大概是乾隆“到此一游”之类的诗题得太多了,据说他在位的60年中,作诗达41800首,平均每天达2首,因此,后人对他的诗题和书法见仁见智多有褒贬。他自己也觉得题诗太多,说是“五集篇成四万奇,自赚点笔过多词”。但是,后人对乾隆的重臣,体红客大学士刘墉的书法却是推崇备至,称他“浓墨宰相”,为一代书家之冠。现在我们看到的虹饮山房的匾额,就是由刘墉亲笔题写。
当年,乾隆皇帝住在灵岩山行宫,而那些词臣随扈则住在虹饮山房。据信吏记载:刘墉曾二度在虹饮山房下榻,与主人徐士元相交默契,这“程子四箴”四个大字,就是刘墉专门赠给徐士元的。这个“程”字,指的是北宋理学家程熙、程灏,两人为亲兄弟,同学于周敦,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世称“二程”,。官至崇政殿说书,反对王安石新政,主张“专人欲,存天理”,壁如寡妇再嫁,他认为是大逆不道。为封建统治者辩护。所谓“程子四箴”也就是要求读书人恪守本份,效忠朝廷。
这是虹饮山房的镇园之宝:龙椅。它可不是一把普通的座椅,是当年康熙南巡驻跸灵岩山行宫时的圣驾专座。后来乾隆游木渎时也坐过。它是用千年紫檀精制而成,九条金龙缠绕腾飞,显示出至高无上的帝王之尊。这只龙椅原来一直保存在灵岩山上,文革中论落民间,最近虹饮山房修复时从民间收受而来。
虹饮山房的主人徐士元是位落第秀才,一生不慕功名,惟喜居家读书。徐士元有个嗜酒的癖好,常和朋友在园中诗酒为乐,而且酒量极大,号称“虹饮”又因宅园毗邻虹桥,虹饮山房之名即由此而来。徐士元嗜饮却从不放浪形骸,一生循规蹈矩,尤其对父母孝顺,是远近闻名的大孝子。为讨二老欢心,他专门在园中建造了这座古戏台,每逢春秋佳日,请来戏班子为二老演唱,以怡其心,安享天年。乾隆到木渎,必游虹饮山房,而且一定要在这里看戏。据说,有一次,乾隆看戏看得高兴,还亲自登台,舞剑助兴,这倒真有点与民同乐了。
不过,与乾隆爷一起看戏,一般老百姓可没有这样的待遇,能在这露台之上陪侍皇上看戏的,都是四品以上官员,其他地方官员和乡绅只能在戏台两侧的看楼里观赏,而且这戏台四周都有大内侍卫和官兵把守,一般人等是不得入内的。
在戏台两侧的廊墙上,陈列着明清及至民国时期吴地名人书写的对联65幅,称为“吴中联墨宝鉴”,所选名人大都与木渎有关,而且都是书坛一代大家,有着极深的艺术造诣。廊内还陈列着近百件清代牌匾,固其多为重臣大吏、进士举人榜书题写,书法精美,风格各异,加上精心刻制,妙趣横生,极具收藏和欣赏审美价值。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尽情浏览一番,细细品尝玩味。
现在,我们来到了东园,这里原是明代李氏的小隐园,以老树奇石和竹林茂盛著称。乾隆初年,此园被徐士元购得,增筑厅堂四进,主要用于生活起居,又在后园中疏池开径,叠石栽花,成为一处精巧雅致的宅第园林,既可与古戏台娱乐区相连,又可自成一统,十分清静闲适。
这是轿厅,名为“离茨堂”,是当年徐士元迎客停轿的地方。“离茨”二字出自《离骚》,有“茨录施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句,“茨录施”皆为恶草,徐士元将其借喻小人,告诫自己近君子,远小人,故以此为轿厅之名。
这是大厅,主人举办婚嫁喜事、祭祖典礼或招待贵宾的地方。中堂为《古木慈鸟图》。表达了徐士元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两侧字画值得一读,其中这幅《春山访友》,是徐士元留存至今唯一的一首诗作,诗意清新脱俗,寄托了诗人幽居隐逸的情怀。另一首是《夜读山房》,作者谈汝龙也是木渎人,康熙南巡木渎的时候,谈汝龙作为木渎秀才,当面向康熙献诗一首,深得赏识,被钦取进京,入内庭任纂修,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办公厅秘书。
到了清末,徐家日渐衰落,这座东园为陈家购得。陈家的外孙女沈寿从小在这里长大,随外祖母和姐姐沈立学习女红,用功不辍,终成一代“刺绣皇后”。这座楼厅就是当年沈寿的绣楼,名“雪宦楼”,如今,我们在这里布设了沈寿纪念馆,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沈寿的生平、艺术成就和获奖情况,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往一看。
清同治十三年(即1874年),桂花飘香时节,沈寿出生于吴县,即现在的苏州乔司空巷。沈寿7岁的时候,开始在木渎外婆家生活,为姐姐沈立穿针引线,学习绣艺。第一幅作品为《鹦鸿图》,12岁时绣成《秋雨月上图》。惊动长辈,15岁就以绣艺闻名姑苏。
光绪二十年(即1894年),20岁的沈寿与绍兴秀才、书画家余觉结婚,住在苏州范庄前。五年后,随余觉迁居上海。
光绪三十年,慈禧太后七十大寿,沈寿与姐姐沈立、学生余静芬等人绣成“八仙上寿图”、“无量寿佛”两幅寿屏,进献慈禧,被慈禧磁后称为“绝世神品”,人专旨农工商部领“四龙宝星”四等商勋,并亲书“福”、“寿”二字分赐余沈夫妇。沈寿原名沈立芸,得慈禧赐书后改名沈寿,并改号为“雪宦”。这时,朝廷采纳农工商部建议,设立好绣工科,亦称皇家绣工学校,沈寿为总教司,余觉为外事总办。11月,余沈夫妇赴日本考察美术学校教学,第二年1月回国,带回各种画册87本和刺绣小屏一架以及金线、颜料等,开始尝试以西洋版画及摄影图片为绣稿,开创“仿真绣”技艺,其贡献具有划时代意义。
光绪三十二年,沈寿用“仿真绣”技艺绣制了我国第一幅人物肖像刺绣作品《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参加意大利都朗博览会获一等奖,被授予“世界至大荣誉最高之卓越奖状”,被誉为“神针”。
辛亥革命爆发,沈寿的女工绣工科解散,余沈夫妇去天津创办自立绣工传习所,,应张骞之邀,沈寿去南通任女工传习所所长,为南通培养绣女150多人。第二年2月,美国为纪念巴拿马运河通航,在旧金山举行博览会,沈寿的《世界救世主耶酥像》获博览会一等奖,声名远播,被誉为“绣圣”。
10月沈寿患病。卧病期间,沈寿口述自己一生绣技的经验理论要点,由张骞手记整理成《雪宦绣谱》,开中国工艺专书之先河。在此期间,沈寿还抱病绣成了她一生中最后一幅作品《女优倍克像》。6月8日(农历五月初三),沈寿病逝,终年47岁,葬南通黄泯山。
作为一代刺绣皇后,沈寿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刺绣艺术人才,为苏绣在国际上赢得了巨大荣誉。这就是沈寿的大弟子金静芬,解放后苏州刺绣研究所第一任所长,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这位是沈寿的侄女沈粹缜,也就是邹韬奋的夫人,这是他们的全家福,中间就是邹家华。沈寿是苏绣的骄傲,也是木渎的骄傲。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西园,这里原来是明代东林党人五心一的别墅,建成于崇祯四年,即1631年。当时,五心一因弹劾宦官魏忠贤,被削籍遣归。先在苏州建造田园居,也就是现在拙政园的东园部分,仍嫌城中烦嚣,便在木渎香溪之滨建秀野园,时常邀上三五同志,在园中游观酬唱,排遣情怀。不久,五心一重被朝廷起用,先后做过太仆卿(相当于现在的中宣部副部长)、应天府甲(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市长)、少司寇(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副部长)。
大家都知道,我们木渎不但是江南唯一的园林古镇,而且是乾隆六次到过的地方。因此,在修复虹饮山房过程中,我们走遍大江南北,遍搜民间有关清代皇牍文化的珍藏之物,现在,就请大家随我去欣赏一下这些镇园之宝,稀世珍品。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圣旨馆,这里陈列着清代十位皇帝即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的二十道圣旨。平时,大家在古典戏剧和影视片中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面,一位皇宫太监手捧黄绫在宣读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其实,这些都是演出的道具,真正见过皇帝诏书和圣旨的人却寥寥无几。
那么,真正的圣旨又是怎样的呢?
所谓“圣旨”,是民间对皇帝“诏书”、“封诏”的尊称。“诏书”专指皇帝的命令文告;而“封告”就相当于现在组织部门的“委任状”、“任命书”、“聘用文件”之类。“封诏”分“诰命”和“敕命”两种:一品至五品授以诰命,圣旨用七彩绫;六品至九品授以敕命,用的是白绫。在清代,这种贵重的绫锦丝织品专门由江宁织造,我们熟知的《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祖父就曾任过江宁织造,而他的外公李煦也担任过苏州织造。
圣旨一般有3米至5米长,宽33厘米。为什么这样长呢?一是内容很多,不仅有官员的职衔、勋封等项,还有该官员的事迹。除了封勋官员本人,还对其先代和妻室实行“推思封赠”,甚至延及该官员的子孙后人。二是清代圣旨用“满汉合壁”书写:满文行款从左至右,汉文行款从右至左,合于中幅而书“年月日”。年月按奉旨日期书写,上面钤盖“制诰之宝”也就是皇帝的“玉玺”。
为了防止圣旨的假冒伪造,古代圣旨还有它特定的防伪标志。请看这些圣旨的两端,有两条上下翻飞的银龙,中间是“奉天诰命”四个气韵非凡的篆字,既神圣威武,又动感壮美,这就是清代圣旨的防伪标记。
从圣旨的图案中,能看出被赐者的地位等级。五品以下的一般用祥云图案,五品以上则为瑞鹤。
对于圣旨的保管,历代都有相当严格的规定。官员得到皇帝授予的圣旨后,就把圣旨小心翼翼地珍藏于秘箱内,而另外复制木刻匾牌悬挂于殿堂之上,以显示家族之荣耀。如果偶然遇到水、火或偷盗导致毁失者,经申请复议,准许给予补给;如果是因为收藏保管不慎导致虫蛀、损坏者,轻者罚俸禄六个月,重者革去官职;最为严重的就是将圣旨典当,则违反了大清刑律,除了追夺缴还外,还将移交刑部,以欺君之罪论处。
明清二代专门书写圣旨的人称为“庶吉士”,而“庶吉士”必须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大学士,擅长书法,文采飞扬。我国著名书法家柳公权、颜真卿、董其昌等一度担任过“庶吉士”,专门书写圣旨。因此,历代圣旨的字迹圆润飘逸,行文遣词相当洗练,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和学术研究价值。
圣旨用料的质量,还反映了当时国力的盛衰。清代盛世的圣旨用绫都很讲究,到了后期,用料越来越美。清看这幅光绪圣旨,它的用丝已粗糙得像麻布一样了。伪“满州帝国”傀儡皇帝溥仪索性将圣旨改为“指叙令”,其玉玺也由“司法部门”代替了。
慈禧太后在清后期因其专权保守签订了不少不平等条约,留下了千古骂名。不过,她在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下达的这份公告全民的“一视同仁”懿旨中,却有其非常进步的一面。懿旨中表述:一、废除满汉不准通婚的禁令;二、劝阻汉族妇女缠足的陋习,使其恢复自然;三、禁止在汉女中选秀女。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培养人才,选拔官吏的一项根本制度,自隋至清的1300余年中,有状元750余人,进士11万余人,举人上百万。中国历代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兴衰,无不与这一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西方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亦渊源于中国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的一大文化奇观。
这是一份由户部开出的“执照”,相当于现在的介绍信,上面有考生的曾祖、祖父、父亲三代姓名,如果该考生的出身成份不好,就没有考试资格。考生持有这份“户部执照”后,就可以到国子监换取这份监照,等于现在的准考证。古代虽然没有照相机,但可以通过文字把考生的五官相貌描绘得一清二楚:“根据户部册报,温世寿,系山西汾州府介休县人,年十五岁,身巾、面白、无须------
这是一套光绪二十年河南乡试题目。共分三场,第一场为“四书”三题,第二场为“五经”五题,第三场为“第”五道。这是一套完整的乡试考卷,是河南省姚毓贤乡试卷1—3场真迹,十分珍贵。清乡试要求严格,起首为考生姓名、面形、年龄、描述,后书三代姓名,并印有监考、关防以及收卷官(分内收掌、外收掌)、弥封官、卷八官等官印。乡试考取者即为举人,三年后方可进京参加会试、殿试。
这就是科举考试最高一级考试试卷——殿试卷。殿试是国家最高级别的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在太和殿(后改为保和殿)举行,考中一甲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考中第二甲者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这是一份殿试卷,双面书写,书法功力深厚,内容切题,用语精彩,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学习范本。
封建科举考试可谓考场森严,但依然挡不住各种稀奇古怪的作弊手段。这件丝绸夹带长45厘米,宽38厘米把它双面书写对折成两部分,便于考生藏于鞋内。每个字只有2—3毫米,笔划细如发丝,书写俊秀,共有2万8千余字,包含了《四书》的全部内容和批注。此书如此之小,显然是为考生作弊方便,但狡猾的书商却在扉页上写有“幸勿误带入场”的字样,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无非是为了避免考生一旦露馅而牵连到自己。
这里展示的是清代官服、顶戴以及其它宫廷用品。
明清官员着补服源于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清朝沿用,文武官员各分一至九品,文官补子用禽鸟纹,武官补子用猛兽纹。各缝制在前胸和后背,是显示官衔高低的明显标志。这里陈列的是明朝二品文官补子,锦鸡图案,全部图案用彩色金丝盘制而成;这是二品武官补子,狮子图案。这里还个别陈列着清朝五品文官的白?补子,六品文官的鹭鸶补子。
清代官服做工考究,配色鲜丽明朗,光泽眩目,生动雅洁,十分珍贵。这里展示的有清代文武品官行褂、亲王行褂,还有晚清的舒袖氅衣。
这是满清官员的官帽和化翎。花翎是孔雀的羽毛,由皇帝赐戴,分三眼、双眼和单眼三种。所谓眼,就是翎上似眼状的环形花纹。三眼最贵,双眼次之,单眼最次。清初,只有皇帝嫡亲才能得到戴三眼花翎的赏赐,皇帝宗亲有戴双眼花翎的资格,五品以上内府大臣才能戴单眼花翎。到了乾隆时期,戴花翎的规定开始放宽,凡是为皇室做出重大贡献的大臣也可以赐戴花翎,有的甚至可以戴三眼花翎。
各位游客:我们已从琳琅满目、富丽堂皇的清代皇牍文化藏品中走了出来,让我们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再来欣赏这座园林的美景吧。当年,东林党人王心一构筑的这座秀野园以水景取胜,池亭花木环池而构,参差错落。在这里,我们既可近揽水影鸟语,远瞩灵岩山色,还可聆听西墙外千年古刹明月寺的隐隐梵铃,令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尘外仙境一般。
这是建于明崇祯二年(公元1620xx年)四月的怡泉亭,整座亭子全部采用石料构成,显得古雅拙朴。怡泉亭的平面呈正方形,宽三点一米,高约四点五米,屋顶采用歇山檐式,用八块条石合盖而成。“怡泉”为人名,冯怡泉与殷心揖是当年镇上的两位好朋友,冯对殷十分信任,曾将毕生积蓄的一百两银子存放于殷处,不久冯怡泉因病猝死,膝下无后,殷心揖就将冯怡泉寄存的一百两银子,开井造亭,既方便了路人,又以这个特殊的方式来纪念亡友。人们对殷心揖重义轻利、高风亮节的君子风范赞叹不已,把这座古老的怡泉亭看作是纯真友谊的象征。殷心揖的弟子写有《井亭》诗:“遗金昔日有怡泉,泉下埋名亦有年。今日翼然谁肯构,怡泉亭畔说怡泉。”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千年古刹——明月寺。明月寺建于后唐清泰二年(公元935年),由僧明智所创,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道根重修,“文革”中曾遭毁,1993年修复开放。明月寺附近原有一大片梨树林,每逢初春,“千树万树梨花开”,成为古镇一景,清李果有“梨花明月寺,芳草牧牛庵”的诗句,传诵一时。明月寺与灵岩山上的灵岩寺在布局结构上相仿,一年四季香火旺盛,附近村镇的老百姓平时喜欢到明月寺去寄托自己的祈盼。
这是一座明代古桥,名叫永安桥,建于明弘治十一年,至今已有五百多个春秋。永安桥为单孔石拱桥,桥洞宽敞,倒影如环,葛萝垂挂,古意盎然。当地的新婚男女或小儿满月都有“走永安,祈福保平安”的习俗。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江南著名园林:严家花园。严家花园原名羡园,因园主姓严,当地人俗称“严家花园”。
严家花园几易其主,曾先后经历了三位主人。第一代主人是清朝乾隆年间的苏州大名士、《古诗源》作者沈德潜。后沈德潜官至太子太傅,被乾隆皇帝赞为“诗坛耆硕”。沈德潜原住苏州葑门,雍正七年(1720xx年)迁隐木渎,建屋筑园,号“灵岩山居”,在此开馆授徒。
道光八年(1820xx年),此园被木渎诗人钱端溪买下,钱氏叠石疏池,筑亭建楼,起名“端园”。此时,宅园初具规模,龚自珍对此园有“妙构极自然,意非人意造”的赞美。
光绪二十八年(),端园转让给木渎首富严国馨。严氏买下端园后,由香山帮建筑大师姚承祖率领能工巧匠重茸一新,严国馨的母亲朱太夫人仰慕前贤,改“端园”为“羡园”。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现代建筑学家刘敦桢教授两次来苏州调查古建筑,对木渎严家花园的布局与局部处理推崇备至,认为此园是苏州园林中的代表作品,著名学者董军教授也在他的《江南园林志》中,对严家花园作了重点介绍,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严家花园的建造者姚承祖大师更是把严家花园作为自己平生最满意的作品,在他的著作《营造法源》中载有大量严家花园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这是羡园大厅,名叫尚贤堂,是一座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明朝建筑,因梁上有帽翅,俗称纱帽厅;而厅中直柱均为楠木,故又称楠木厅,此厅主要用于接待重要客人、举办红白仪式、祭奠祖宗和商议族内大事。
作为一座江南名园,严家花园主要以其建筑布局疏密曲折,局部处理精巧著称,体现出独具匠心的造园艺术,整个花园分春夏秋冬四个部分,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第一部分:春景区。映入大家眼帘的是一棵高大茂盛的广玉兰,此树相传为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夜宿沈宅时所种。
友于书屋是当年严家馨的子孙们用功勤读的地方,严家以经商发迹,希望有后辈弃商从政,光耀门楣,果然,严氏子孙不凡人才,其中就有曾担任中国台湾“国民党总统”严家淦先生。
书屋后有一座湖石假山,恰似一堵天然屏障,高峻挺拔起到了欲扬先抑的效果。穿过假山,我们来到夏景区,夏园主要以赏荷为主,三两好友置身廊内,阵阵消凉的荷风吹来,夹杂着一丝丝荷花的清香,让人暑气尽消,感觉来到了仙境一样。在夏园内不同的角度欣赏这座湖石假山也别有情趣,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响,再假山上寻找自己的生肖。
大家看到一堵粉墙,以为这里是花园的尽头了,其实不然,只要绕过这座天绘峰,里面就是另一个世界了。这里是秋景区,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所以用黄褐色的黄石来堆砌假山,渲染一种秋收的喜庆气氛。对面有座水榭,名“闻木樨香”四周遍植桂花,每当仲夏,这里是丹桂飘香,沁人心脾,到了晚上,一轮明月倒影水中,随波荡漾,是赏秋月,闻桂花的最家去处,榭中有副对联:“闻香思折桂,攻读仰收萤”,寄托了园主期望子孙得中功名的美好愿望。
再往前,就是见山楼和眺农楼,当年严家小姐们在楼上凭栏远望,可看见对面灵岩山、天平山的秀姿,以及农人们在田间躬耕劳作的情景。
这座平台是园主特设的临水舞台,四周的建筑就是家人和亲友听曲赏戏的地方。站在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了当年高朋满座,歌舞升平,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的热闹场面。
顺着我手指的方向,大家可以看到有一条特色的长廊,它沿着地势渐渐升高,让人在不知不觉中登上二楼,因而又叫爬山廊。这是苏州私家园林中最长的一条爬山廊,有是严家花园中最具有识别特征的建筑。
我们现在以经来到了冬景区,这个景区以庭院建筑为主,是园中建筑密度最高的一个,主要有听雨轩、蔬影斋、海棠书屋等,这些建筑把空间分割为三个小院,三个小院既相隔有相连,互相穿插,在空间处理和景物设置方面富于变化,为冬日游园增添了不少乐趣。冬园内分别有琴室、棋室、书房和画室,是当年主人以诗会友、以琴棋书画自娱的主要场所。
这里是严家的内厅明是楼,是主人全家生活起居的地方。现在布置了严氏家族史馆,详细介绍了严氏由来和严家后人的情况,严家是木渎大族,其后人经商从政,名声远扬,代表人物有严家灿、严家淦、唐人等。
各位来宾,关于木渎古镇我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木渎风光秀丽,物产丰富,大家回去时可顺带一些时令鲜果或木渎特产枣泥麻饼、石家酱方等,愿大家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最后祝大家旅途愉快,平安快乐,再见。
欢迎大家来木渎古镇旅游!木渎位于苏州城西南十公里处,距太湖五公里,是太湖十三个风景区,以吴越遗迹、山林石景和木渎古镇为特色,既有山林之胜,又有园林之美。
现在,我们就到木渎古镇上去走一走,看一看。
首先,我们来看这座石牌坊,上坊写着“瑞门入胜”四个字,也就是说,当我们跨进这座吉祥门,就走进了古镇悠远的历史画卷。说起木渎的“古”,我给大家讲一下木渎之名的来历。相传春秋末年,吴王夫差为了取悦美女西施,在这里大兴土木,修姑苏台,建馆娃宫。木材源源而至,竟把这一带的河流港渎全部堵塞,称为“积木塞渎”。“木渎”之名也就由此而来。
这条河道虽然貌不惊人,但在春秋历史上赫赫有名。当年吴王为了讨伐楚国,从陆地上开挖了这条全长230多公里的人工运河,经水路发兵,出奇制胜,取得了“五战五捷”的辉煌战果,由此奠定了吴国的春秋霸主的地位。因为这条运河由伍子胥建议并率众开凿,后人为了纪念他,就称此河为“胥江”。
河边的这条长廊称河棚,全长175米。河棚一面倚河,一面与民居边成一体,为上街卖菜的菜农、船民和过往行人提供方便,夏天不遭日晒,雨天不受雨淋,因而深受欢迎。远远望去,百米河棚显得错落有致,高低不一,仿佛姑苏园林中一道贴水的长廊,风姿绰约,平添了几分美感。
大家看,这儿有两座桥,一座叫“斜桥”,一座叫“邾巷桥”,两桥一横一坚,取袂而筑,相依相偎,因而又称“双桥”。请看。从太湖来的胥江和源自光福铜坑的香溪在斜桥下合二为一,一清一浊,形成一条明显的分水岭,这,就是著名的木渎古十景之一的“斜桥分水”。
木渎不仅是一个水乡古镇,由于镇上私家园林众多,因而又有“园林之镇”的美誉。现在我们要参观的就是以“江南三雕”见长的私家园林“榜眼府第”。
榜眼府第的主人冯桂芬是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政论家,因他在道光二十年(1840年)考中庚子科一甲二名进士,也就是仅次于状元的榜眼,所以人们称他的故居为榜眼府第。
榜眼府第占地约十亩。它的布局为前宅后院,坐南朝北,有照墙、门厅、大厅、楼厅、花园,形成一条纵轴线,是典型的清朝中期江南宅地园林风格。
主人冯桂芬因出生时,正值桂花开放,故得名桂芬。他自幼博览群书,通晓经史,以才学负名乡里,道光十二年,林则徐任江苏巡抚时,识拔了素昧平生的冯桂芬,称他为“百年以来仅见”的人才,并招入抚署读书,收为学生。这一年,冯桂芬刚刚二十三岁。
这是冯宅大厅。名“显志堂”。是主人招待贵宾的场所。堂名是主人当年春风得意时所题,显示了胸中的雄伟抱负。厅内陈设古朴高雅,反映了主人的儒雅风范。
这里是冯桂芬的书房名“校邠庐”。冯桂芬高中榜眼之后留在京城任翰林院编修,因不满官场的腐败,不久就辞官回乡。在这期间,冯桂芬写下了他的政论代表作《校邠庐抗议》,他针对***战争时期内忧外患的国情提出了四十条改革建议,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采西学、制洋器”,成为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先声,又被后来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奉为先导。冯桂芬性格刚烈,嫉恶如仇,这副对联“官久方知书有味,才明敢道事无难”,正是对冯桂芬一生仕宦生涯的总结。
郊邻庐的建筑结构较为别致,汇聚了榜眼府内的木雕精华。首先,屋顶为三轩连缀,江南罕见,其次,在结构承重上又有独到之处,两根步柱不落地,用短柱替代,并饰以倒挂花篮,俗称“花篮厅”,既增加了空间,又方便采光,这种集技术和艺术,实用和美观于一体的建筑风格,正是当地香山帮巧匠高超智慧的体现。
这副石雕《盛世滋生图》是我们榜眼府中的第二宝。此画又名《姑苏繁华图》,由清人徐扬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所绘,全长1225厘米,主要描绘了康乾盛世时苏州的繁华景象,具体内容为“一城、一街、一镇、一村”,而木渎占了一村、一镇,因此在民间流传着这祥一句话:“姑苏繁华图,一半在木渎”,木渎当时的繁华可见一斑。
进入内宅,我们就可以看到榜眼府第的第三宝:砖雕门楼。这座砖雕门楼建于清嘉庆年间,砖雕内容均为戏文图案,有“渔樵耕读”、“太白醉洒”等,表现了主人崇尚的人生境界。中间四字“通德高风”,既高风亮节的意思,是冯桂芬的又一位恩师潘世恩所写。
内厅名叫芙蓉楼,以芙蓉“出污泥而不染”之寓意,来表达主人的高洁品性。另外,芙蓉花生命力旺盛,因而也有希望家族兴旺发达的意思。
后花园面积很大,园中有亭榭廊轩,点缀在红花绿树之中,最有特色的是,我们在山顶的含山亭可登高望远,俊逸挺秀的“吴中第一山”灵岩山一下跃入您的眼帘,激起你对吴王、西施故事的无限遐思。
木渎镇上有两处“双桥”,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有“小双桥”之称的西安桥和小日晖桥。站在西安桥上向东望去,就是百步之遥的东安桥,两桥一座精致,一座雄丽,遥相呼应,俗称“姐妹桥”。站在桥上向西望去,就是著名的木渎古“十景”之一的“姜潭渔火”。每逢夜幕降临,岸上的万家灯火,满天闪烁的繁星与江中的点点渔火相映成辉,让人留连忘返。
这是虹桥,始建于宋代。每当夕阳西下,放眼西望,可见夕阳正和香溪、虹桥形成一线。迟暮的日光把香溪水染成一匹彩绸,给两岸的粉墙黛瓦披上袭朱纱,绚丽无比,这就是木渎十景中著名的“虹桥晚照”。
我们现在正走在山塘街上,这是一条百年老街,当年康熙、乾隆就是沿着这条街登上灵岩山的。由于山塘街背倚灵岩。面临香溪,依山傍水,在古代的时候有许多达官贵族在此居住。接下来我们参观的就是清末木渎四大富翁之一蔡少渔的旧宅-------古松园。
古松园的主人蔡少渔早年在上海经营洋货生意,发达后回乡造屋置地,有良田万顷,从这幅《古松园鸟看图》可以看出,古松园小巧精致,曲折幽深,是典型的清代宅第园林。
穿过门厅,进入天井,回首可见一座砖雕门楼,门楼上下坊分别刻有“老子西游入关”、“疯僧扫秦”、“将相和”、“截江夺斗”、“张羽传书”、“宁戚饭牛”等一组历史故事,字枋为“明德惟馨”,两侧兜肚分别为“张良拾履”和“高山流水”,整座门楼深雕缀饰,形神有致,尤其“张良拾履”中的拱桥和“高山流水”中的水浪波纹,生动逼真,有极强的质感,充分体现出雕刻技艺的精妙。
这是一座抬梁式大厅,是主人接待贵宾和操办红白喜事的地方。正厅为仿明建筑,步杆和内四界的梁架上各有四对棹木,形如古代官帽翼翅,俗称纱帽厅。棹木上透雕了各种戏文故事,梁头的山雾云和抱梁云为“鹤鸣九皋”图案,气韵生动,精妙绝伦。最有意思的是明间梁架正中一根方椽上刻有八只琵琶,名为“八音联欢”,寓意喜庆欢乐。
这是楼厅,只五间,两侧有厢房,因檐枋下端有十六只倒挂花篮,楼上轩梁雕有十六只凤凰,因而人们又称为“花篮楼”或“凤凰楼”。凤凰楼是东山雕花大楼的前期作品,建筑风格和雕刻艺术如出一辙,这里的所有雕刻均为吉祥图案,民间称为“讨口彩”,如明间檐枋由东而西分别刻有画、书、信、元宝,称为“书中自有黄金屋”;次间檐枋刻有花篮、箱子、宝剑、葫芦等,俗称“暗八仙”;厢房檐枋上刻有海螺、风火轮、珊瑚、铜鼓等八件宝物,雅称“八宝”,楼下是“木渎名人馆”,介绍了木渎镇上66位历史和当代名人,图文并茂,大家看后会对木渎历史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楼上是“书法艺术馆”,集中展示了我们木渎“书法之乡”100多位当地书法家的精品力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上楼参观。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古松园的后花园,在花园东侧有一棵罗汉松,高逾十米,为明代遗物,据《吴县志》记载,此树已有五百多年树龄,蔡少渔“古松园”之名既因此树而来。不远处有一株银杏,粗可盈抱,枝干挺拔,秋天果实盈枝,初冬则满树金黄,为前宅后院带来一片喜气。
后花园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双层长廊把亭台楼阁连成一个整体,置身双层曲廊之上,既可近揽古松翠色,又可这瞩灵岩山景,这样,古松园虽小,但于局面促之中,能领略山水之妙、自然之趣,不失为苏州私家花园的精巧之作。
沿着山塘老街,我们继续往前漫游,身边是静静流淌的香溪河,传说吴越春秋时,西施住在灵岩山馆娃宫里,每日用香料沐浴,这洗妆水流入山下河水中,满河生香,故得名香溪。沿着香溪漫步,我们就像闻到了二千五百年前吴宫花草的芳香。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木渎最大的私家园林——虹饮山房。
虹饮山房是清代乾隆年间苏州近郊著名园林,因为它门对香溪,背靠灵岩,其“溪山风月之美,池亭花木之胜”,远过于其它园林,所以乾隆皇帝每次下江南游木渎的时候,必到虹饮山房,在这里游园、看戏、品茶、吟诗,直到夜色降临,才依依不舍,顺着门前的山塘街道,前往灵岩山行宫。因此,虹饮山房在当地又被称为乾隆皇帝的“民间行宫”。
这就是御码头和御碑亭。乾隆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751年的春天,乾隆首次南巡,御舟经运河,转胥江,折入香溪,在此舍舟登岸。
乾隆喜好游山玩水,舞文弄墨,所到之处,必赋诗题字。当他见到这条山塘街古道幽奇古绝,不由诗兴大发,当即口占七律一首。后来,这首七律被当地官员镌刻于碑,置于亭内,与对面的明代怡泉亭两相映照,成为古镇一大景观。
大概是乾隆“到此一游”之类的诗题得太多了,据说他在位的60年中,作诗达41800首,平均每天达2首,因此,后人对他的诗题和书法见仁见智多有褒贬。他自己也觉得题诗太多,说是“五集篇成四万奇,自赚点笔过多词”。但是,后人对乾隆的重臣,体红客大学士刘墉的书法却是推崇备至,称他“浓墨宰相”,为一代书家之冠。现在我们看到的虹饮山房的匾额,就是由刘墉亲笔题写。
当年,乾隆皇帝住在灵岩山行宫,而那些词臣随扈则住在虹饮山房。据信吏记载:刘墉曾二度在虹饮山房下榻,与主人徐士元相交默契,这“程子四箴”四个大字,就是刘墉专门赠给徐士元的。这个“程”字,指的是北宋理学家程熙、程灏,两人为亲兄弟,同学于周敦,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世称“二程”,。官至崇政殿说书,反对王安石新政,主张“专人欲,存天理”,壁如寡妇再嫁,他认为是大逆不道。为封建统治者辩护。所谓“程子四箴”也就是要求读书人恪守本份,效忠朝廷。
这是虹饮山房的镇园之宝:龙椅。它可不是一把普通的座椅,是当年康熙南巡驻跸灵岩山行宫时的圣驾专座。后来乾隆游木渎时也坐过。它是用千年紫檀精制而成,九条金龙缠绕腾飞,显示出至高无上的帝王之尊。这只龙椅原来一直保存在灵岩山上,wenge中论落民间,最近虹饮山房修复时从民间收受而来。
虹饮山房的主人徐士元是位落第秀才,一生不慕功名,惟喜居家读书。徐士元有个嗜酒的癖好,常和朋友在园中诗酒为乐,而且酒量极大,号称“虹饮”又因宅园毗邻虹桥,虹饮山房之名即由此而来。徐士元嗜饮却从不放浪形骸,一生循规蹈矩,尤其对父母孝顺,是远近闻名的大孝子。为讨二老欢心,他专门在园中建造了这座古戏台,每逢春秋佳日,请来戏班子为二老演唱,以怡其心,安享天年。乾隆到木渎,必游虹饮山房,而且一定要在这里看戏。据说,有一次,乾隆看戏看得高兴,还亲自登台,舞剑助兴,这倒真有点与民同乐了。
不过,与乾隆爷一起看戏,一般老百姓可没有这样的待遇,能在这露台之上陪侍皇上看戏的,都是四品以上官员,其他地方官员和乡绅只能在戏台两侧的看楼里观赏,而且这戏台四周都有大内侍卫和官兵把守,一般人等是不得入内的。
在戏台两侧的廊墙上,陈列着明清及至民国时期吴地名人书写的对联65幅,称为“吴中联墨宝鉴”,所选名人大都与木渎有关,而且都是书坛一代大家,有着极深的艺术造诣。廊内还陈列着近百件清代牌匾,固其多为重臣大吏、进士举人榜书题写,书法精美,风格各异,加上精心刻制,妙趣横生,极具收藏和欣赏审美价值。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尽情浏览一番,细细品尝玩味。
现在,我们来到了东园,这里原是明代李氏的小隐园,以老树奇石和竹林茂盛著称。乾隆初年,此园被徐士元购得,增筑厅堂四进,主要用于生活起居,又在后园中疏池开径,叠石栽花,成为一处精巧雅致的宅第园林,既可与古戏台娱乐区相连,又可自成一统,十分清静闲适。
这是轿厅,名为“离茨堂”,是当年徐士元迎客停轿的地方。“离茨”二字出自《离骚》,有“茨录施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句,“茨录施”皆为恶草,徐士元将其借喻小人,告诫自己近君子,远小人,故以此为轿厅之名。
这是大厅,主人举办婚嫁喜事、祭祖典礼或招待贵宾的地方。中堂为《古木慈鸟图》。表达了徐士元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两侧字画值得一读,其中这幅《春山访友》,是徐士元留存至今唯一的一首诗作,诗意清新脱俗,寄托了诗人幽居隐逸的情怀。另一首是《夜读山房》,作者谈汝龙也是木渎人,康熙南巡木渎的时候,谈汝龙作为木渎秀才,当面向康熙献诗一首,深得赏识,被钦取进京,入内庭任纂修,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办公厅秘书。
到了清末,徐家日渐衰落,这座东园为陈家购得。陈家的外孙女沈寿从小在这里长大,随外祖母和姐姐沈立学习女红,用功不辍,终成一代“刺绣皇后”。这座楼厅就是当年沈寿的绣楼,名“雪宦楼”,如今,我们在这里布设了沈寿纪念馆,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沈寿的生平、艺术成就和获奖情况,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往一看。
清同治十三年(即1874年),桂花飘香时节,沈寿出生于吴县,即现在的苏州乔司空巷。沈寿7岁的时候,开始在木渎外婆家生活,为姐姐沈立穿针引线,学习绣艺。第一幅作品为《鹦鸿图》,12岁时绣成《秋雨月上图》。惊动长辈,15岁就以绣艺闻名姑苏。
光绪二十年(即1894年),20岁的沈寿与绍兴秀才、书画家余觉结婚,住在苏州范庄前。五年后,随余觉迁居上海。
光绪三十年,慈禧太后七十大寿,沈寿与姐姐沈立、学生余静芬等人绣成“八仙上寿图”、“无量寿佛”两幅寿屏,进献慈禧,被慈禧磁后称为“绝世神品”,人专旨农工商部领“四龙宝星”四等商勋,并亲书“福”、“寿”二字分赐余沈夫妇。沈寿原名沈立芸,得慈禧赐书后改名沈寿,并改号为“雪宦”。这时,朝廷采纳农工商部建议,设立好绣工科,亦称皇家绣工学校,沈寿为总教司,余觉为外事总办。11月,余沈夫妇赴日本考察美术学校教学,第二年1月回国,带回各种画册87本和刺绣小屏一架以及金线、颜料等,开始尝试以西洋版画及摄影图片为绣稿,开创“仿真绣”技艺,其贡献具有划时代意义。
光绪三十二年,沈寿用“仿真绣”技艺绣制了我国第一幅人物肖像刺绣作品《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参加意大利都朗博览会获一等奖,被授予“世界至大荣誉最高之卓越奖状”,被誉为“神针”。
辛亥革命爆发,沈寿的女工绣工科解散,余沈夫妇去天津创办自立绣工传习所,1914年,应张骞之邀,沈寿去南通任女工传习所所长,为南通培养绣女150多人。第二年2月,美国为纪念巴拿马运河通航,在旧金山举行博览会,沈寿的《世界救世主耶酥像》获博览会一等奖,声名远播,被誉为“绣圣”。
1917年10月沈寿患病。卧病期间,沈寿口述自己一生绣技的经验理论要点,由张骞手记整理成《雪宦绣谱》,开中国工艺专书之先河。在此期间,沈寿还抱病绣成了她一生中最后一幅作品《女优倍克像》。1921年6月8日(农历五月初三),沈寿病逝,终年47岁,葬南通黄泯山。
作为一代刺绣皇后,沈寿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刺绣艺术人才,为苏绣在国际上赢得了巨大荣誉。这就是沈寿的大弟子金静芬,解放后苏州刺绣研究所第一任所长,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这位是沈寿的侄女沈粹缜,也就是邹韬奋的夫人,这是他们的全家福,中间就是邹家华。沈寿是苏绣的骄傲,也是木渎的骄傲。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西园,这里原来是明代东林党人五心一的别墅,建成于崇祯四年,即1631年。当时,五心一因弹劾宦官魏忠贤,被削籍遣归。先在苏州建造田园居,也就是现在拙政园的东园部分,仍嫌城中烦嚣,便在木渎香溪之滨建秀野园,时常邀上三五同志,在园中游观酬唱,排遣情怀。不久,五心一重被朝廷起用,先后做过太仆卿(相当于现在的中宣部副部长)、应天府甲(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市长)、少司寇(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副部长)。
大家都知道,我们木渎不但是江南唯一的园林古镇,而且是乾隆六次到过的地方。因此,在修复虹饮山房过程中,我们走遍大江南北,遍搜民间有关清代皇牍文化的珍藏之物,现在,就请大家随我去欣赏一下这些镇园之宝,稀世珍品。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圣旨馆,这里陈列着清代十位皇帝即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的二十道圣旨。平时,大家在古典戏剧和影视片中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面,一位皇宫太监手捧黄绫在宣读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其实,这些都是演出的道具,真正见过皇帝诏书和圣旨的人却寥寥无几。
那么,真正的圣旨又是怎样的呢?
所谓“圣旨”,是民间对皇帝“诏书”、“封诏”的尊称。“诏书”专指皇帝的命令文告;而“封告”就相当于现在组织部门的“委任状”、“任命书”、“聘用文件”之类。“封诏”分“诰命”和“敕命”两种:一品至五品授以诰命,圣旨用七彩绫;六品至九品授以敕命,用的是白绫。在清代,这种贵重的绫锦丝织品专门由江宁织造,我们熟知的《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祖父就曾任过江宁织造,而他的外公李煦也担任过苏州织造。
圣旨一般有3米至5米长,宽33厘米。为什么这样长呢?一是内容很多,不仅有官员的职衔、勋封等项,还有该官员的事迹。除了封勋官员本人,还对其先代和妻室实行“推思封赠”,甚至延及该官员的子孙后人。二是清代圣旨用“满汉合壁”书写:满文行款从左至右,汉文行款从右至左,合于中幅而书“年月日”。年月按奉旨日期书写,上面钤盖“制诰之宝”也就是皇帝的“玉玺”。
为了防止圣旨的假冒伪造,古代圣旨还有它特定的防伪标志。请看这些圣旨的两端,有两条上下翻飞的银龙,中间是“奉天诰命”四个气韵非凡的篆字,既神圣威武,又动感壮美,这就是清代圣旨的防伪标记。
从圣旨的图案中,能看出被赐者的地位等级。五品以下的一般用祥云图案,五品以上则为瑞鹤。
对于圣旨的保管,历代都有相当严格的规定。官员得到皇帝授予的圣旨后,就把圣旨小心翼翼地珍藏于秘箱内,而另外复制木刻匾牌悬挂于殿堂之上,以显示家族之荣耀。如果偶然遇到水、火或偷盗导致毁失者,经申请复议,准许给予补给;如果是因为收藏保管不慎导致虫蛀、损坏者,轻者罚俸禄六个月,重者革去官职;最为严重的就是将圣旨典当,则违反了大清刑律,除了追夺缴还外,还将移交刑部,以欺君之罪论处。
明清二代专门书写圣旨的人称为“庶吉士”,而“庶吉士”必须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大学士,擅长书法,文采飞扬。我国著名书法家柳公权、颜真卿、董其昌等一度担任过“庶吉士”,专门书写圣旨。因此,历代圣旨的字迹圆润飘逸,行文遣词相当洗练,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和学术研究价值。
圣旨用料的质量,还反映了当时国力的盛衰。清代盛世的圣旨用绫都很讲究,到了后期,用料越来越美。清看这幅光绪圣旨,它的用丝已粗糙得像麻布一样了。伪“满州帝国”傀儡皇帝溥仪索性将圣旨改为“指叙令”,其玉玺也由“司法部门”代替了。
慈禧太后在清后期因其专权保守签订了不少不平等条约,留下了千古骂名。不过,她在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下达的这份公告全民的“一视同仁”懿旨中,却有其非常进步的一面。懿旨中表述:一、废除满汉不准通婚的禁令;二、劝阻汉族妇女缠足的陋习,使其恢复自然;三、禁止在汉女中选秀女。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培养人才,选拔官吏的一项根本制度,自隋至清的1300余年中,有状元750余人,进士11万余人,举人上百万。中国历代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兴衰,无不与这一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西方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亦渊源于中国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的一大文化奇观。
这是一份由户部开出的“执照”,相当于现在的介绍信,上面有考生的曾祖、祖父、父亲三代姓名,如果该考生的出身成份不好,就没有考试资格。考生持有这份“户部执照”后,就可以到国子监换取这份监照,等于现在的准考证。古代虽然没有照相机,但可以通过文字把考生的五官相貌描绘得一清二楚:“根据户部册报,温世寿,系山西汾州府介休县人,年十五岁,身巾、面白、无须------
这是一套光绪二十年河南乡试题目。共分三场,第一场为“四书”三题,第二场为“五经”五题,第三场为“第”五道。这是一套完整的乡试考卷,是河南省姚毓贤乡试卷1—3场真迹,十分珍贵。清乡试要求严格,起首为考生姓名、面形、年龄、描述,后书三代姓名,并印有监考、关防以及收卷官(分内收掌、外收掌)、弥封官、卷八官等官印。乡试考取者即为举人,三年后方可进京参加会试、殿试。
这就是科举考试最高一级考试试卷——殿试卷。殿试是国家最高级别的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在太和殿(后改为保和殿)举行,考中一甲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考中第二甲者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这是一份殿试卷,双面书写,书法功力深厚,内容切题,用语精彩,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学习范本。
封建科举考试可谓考场森严,但依然挡不住各种稀奇古怪的作弊手段。这件丝绸夹带长45厘米,宽38厘米把它双面书写对折成两部分,便于考生藏于鞋内。每个字只有2—3毫米,笔划细如发丝,书写俊秀,共有2万8千余字,包含了《四书》的全部内容和批注。此书如此之小,显然是为考生作弊方便,但狡猾的书商却在扉页上写有“幸勿误带入场”的字样,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无非是为了避免考生一旦露馅而牵连到自己。
这里展示的是清代官服、顶戴以及其它宫廷用品。
明清官员着补服源于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清朝沿用,文武官员各分一至九品,文官补子用禽鸟纹,武官补子用猛兽纹。各缝制在前胸和后背,是显示官衔高低的明显标志。这里陈列的是明朝二品文官补子,锦鸡图案,全部图案用彩色金丝盘制而成;这是二品武官补子,狮子图案。这里还个别陈列着清朝五品文官的白?补子,六品文官的鹭鸶补子。
清代官服做工考究,配色鲜丽明朗,光泽眩目,生动雅洁,十分珍贵。这里展示的有清代文武品官行褂、亲王行褂,还有晚清的舒袖氅衣。
这是满清官员的官帽和化翎。花翎是孔雀的羽毛,由皇帝赐戴,分三眼、双眼和单眼三种。所谓眼,就是翎上似眼状的环形花纹。三眼最贵,双眼次之,单眼最次。清初,只有皇帝嫡亲才能得到戴三眼花翎的赏赐,皇帝宗亲有戴双眼花翎的资格,五品以上内府大臣才能戴单眼花翎。到了乾隆时期,戴花翎的规定开始放宽,凡是为皇室做出重大贡献的大臣也可以赐戴花翎,有的甚至可以戴三眼花翎。
各位游客:我们已从琳琅满目、富丽堂皇的清代皇牍文化藏品中走了出来,让我们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再来欣赏这座园林的美景吧。当年,东林党人王心一构筑的这座秀野园以水景取胜,池亭花木环池而构,参差错落。在这里,我们既可近揽水影鸟语,远瞩灵岩山色,还可聆听西墙外千年古刹明月寺的隐隐梵铃,令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尘外仙境一般。
这是建于明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四月的怡泉亭,整座亭子全部采用石料构成,显得古雅拙朴。怡泉亭的平面呈正方形,宽三点一米,高约四点五米,屋顶采用歇山檐式,用八块条石合盖而成。“怡泉”为人名,冯怡泉与殷心揖是当年镇上的两位好朋友,冯对殷十分信任,曾将毕生积蓄的一百两银子存放于殷处,不久冯怡泉因病猝死,膝下无后,殷心揖就将冯怡泉寄存的一百两银子,开井造亭,既方便了路人,又以这个特殊的方式来纪念亡友。人们对殷心揖重义轻利、高风亮节的君子风范赞叹不已,把这座古老的怡泉亭看作是纯真友谊的象征。殷心揖的弟子写有《井亭》诗:“遗金昔日有怡泉,泉下埋名亦有年。今日翼然谁肯构,怡泉亭畔说怡泉。”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千年古刹——明月寺。明月寺建于后唐清泰二年(公元935年),由僧明智所创,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道根重修,“文ge”中曾遭毁,1993年修复开放。明月寺附近原有一大片梨树林,每逢初春,“千树万树梨花开”,成为古镇一景,清李果有“梨花明月寺,芳草牧牛庵”的诗句,传诵一时。明月寺与灵岩山上的灵岩寺在布局结构上相仿,一年四季香火旺盛,附近村镇的老百姓平时喜欢到明月寺去寄托自己的祈盼。
这是一座明代古桥,名叫永安桥,建于明弘治十一年,至今已有五百多个春秋。永安桥为单孔石拱桥,桥洞宽敞,倒影如环,葛萝垂挂,古意盎然。当地的新婚男女或小儿满月都有“走永安,祈福保平安”的习俗。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江南著名园林:严家花园。严家花园原名羡园,因园主姓严,当地人俗称“严家花园”。
严家花园几易其主,曾先后经历了三位主人。第一代主人是清朝乾隆年间的苏州大名士、《古诗源》作者沈德潜。后沈德潜官至太子太傅,被乾隆皇帝赞为“诗坛耆硕”。沈德潜原住苏州葑门,雍正七年(1729年)迁隐木渎,建屋筑园,号“灵岩山居”,在此开馆授徒。
道光八年(1828年),此园被木渎诗人钱端溪买下,钱氏叠石疏池,筑亭建楼,起名“端园”。此时,宅园初具规模,龚自珍对此园有“妙构极自然,意非人意造”的赞美。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端园转让给木渎首富严国馨。严氏买下端园后,由香山帮建筑大师姚承祖率领能工巧匠重茸一新,严国馨的母亲朱太夫人仰慕前贤,改“端园”为“羡园”。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现代建筑学家刘敦桢教授两次来苏州调查古建筑,对木渎严家花园的布局与局部处理推崇备至,认为此园是苏州园林中的代表作品,著名学者董军教授也在他的《江南园林志》中,对严家花园作了重点介绍,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严家花园的建造者姚承祖大师更是把严家花园作为自己平生最满意的作品,在他的著作《营造法源》中载有大量严家花园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这是羡园大厅,名叫尚贤堂,是一座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明朝建筑,因梁上有帽翅,俗称纱帽厅;而厅中直柱均为楠木,故又称楠木厅,此厅主要用于接待重要客人、举办红白仪式、祭奠祖宗和商议族内大事。
作为一座江南名园,严家花园主要以其建筑布局疏密曲折,局部处理精巧著称,体现出独具匠心的造园艺术,整个花园分春夏秋冬四个部分,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第一部分:春景区。映入大家眼帘的是一棵高大茂盛的广玉兰,此树相传为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夜宿沈宅时所种。
友于书屋是当年严家馨的子孙们用功勤读的地方,严家以经商发迹,希望有后辈弃商从政,光耀门楣,果然,严氏子孙不凡人才,其中就有曾担任中国台湾“国民党总统”严家淦先生。
书屋后有一座湖石假山,恰似一堵天然屏障,高峻挺拔起到了欲扬先抑的效果。穿过假山,我们来到夏景区,夏园主要以赏荷为主,三两好友置身廊内,阵阵消凉的荷风吹来,夹杂着一丝丝荷花的清香,让人暑气尽消,感觉来到了仙境一样。在夏园内不同的角度欣赏这座湖石假山也别有情趣,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响,再假山上寻找自己的生肖。
大家看到一堵粉墙,以为这里是花园的尽头了,其实不然,只要绕过这座天绘峰,里面就是另一个世界了。这里是秋景区,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所以用黄褐色的黄石来堆砌假山,渲染一种秋收的喜庆气氛。对面有座水榭,名“闻木樨香”四周遍植桂花,每当仲夏,这里是丹桂飘香,沁人心脾,到了晚上,一轮明月倒影水中,随波荡漾,是赏秋月,闻桂花的最家去处,榭中有副对联:“闻香思折桂,攻读仰收萤”,寄托了园主期望子孙得中功名的美好愿望。
再往前,就是见山楼和眺农楼,当年严家小姐们在楼上凭栏远望,可看见对面灵岩山、天平山的秀姿,以及农人们在田间躬耕劳作的情景。
这座平台是园主特设的临水舞台,四周的建筑就是家人和亲友听曲赏戏的地方。站在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了当年高朋满座,歌舞升平,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的热闹场面。
顺着我手指的方向,大家可以看到有一条特色的长廊,它沿着地势渐渐升高,让人在不知不觉中登上二楼,因而又叫爬山廊。这是苏州私家园林中最长的一条爬山廊,有是严家花园中最具有识别特征的建筑。
我们现在以经来到了冬景区,这个景区以庭院建筑为主,是园中建筑密度最高的一个,主要有听雨轩、蔬影斋、海棠书屋等,这些建筑把空间分割为三个小院,三个小院既相隔有相连,互相穿插,在空间处理和景物设置方面富于变化,为冬日游园增添了不少乐趣。冬园内分别有琴室、棋室、书房和画室,是当年主人以诗会友、以琴棋书画自娱的主要场所。
这里是严家的内厅明是楼,是主人全家生活起居的地方。现在布置了严氏家族史馆,详细介绍了严氏由来和严家后人的情况,严家是木渎大族,其后人经商从政,名声远扬,代表人物有严家灿、严家淦、唐人等。
各位来宾,关于木渎古镇我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木渎风光秀丽,物产丰富,大家回去时可顺带一些时令鲜果或木渎特产枣泥麻饼、石家酱方等,愿大家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最后祝大家旅途愉快,平安快乐,再见。
欢迎大家来木渎古镇旅游!木渎位于苏州城西南十公里处,距太湖五公里,是太湖十三个风景区,以吴越遗迹、山林石景和木渎古镇为特色,既有山林之胜,又有园林之美。
现在,我们就到木渎古镇上去走一走,看一看。
首先,我们来看这座石牌坊,上坊写着“瑞门入胜”四个字,也就是说,当我们跨进这座吉祥门,就走进了古镇悠远的历史画卷。说起木渎的“古”,我给大家讲一下 木渎之名的来历。相传春秋末年,吴王夫差为了取悦美女西施,在这里大兴土木,修姑苏台,建馆娃宫。木材源源而至,竟把这一带的河流港渎全部堵塞,称为“积 木塞渎”。“木渎”之名也就由此而来。
这条河道虽然貌不惊人,但在春秋历史上赫赫有名。当年吴王为了讨伐楚国,从陆地上开挖了这条全长230多公里的人工运河,经水路发兵,出奇制胜,取得了“五战五捷”的辉煌战果,由此奠定了吴国的春秋霸主的地位。因为这条运河由伍子胥建议并率众开凿,后人为了纪念他,就称此河为“胥江”。
河边的这条长廊称河棚,全长175米。河棚一面倚河,一面与民居边成一体,为上街卖菜的菜农、船民和过往行人提供方便,夏天不遭日晒,雨天不受雨淋,因而深受欢迎。远远望去,百米河棚显得错落有致,高低不一,仿佛姑苏园林中一道贴水的长廊,风姿绰约,平添了几分美感。
大家看,这儿有两座桥,一座叫“斜桥”,一座叫“邾巷桥”,两桥一横一坚,取袂而筑,相依相偎,因而又称“双桥”。请看。从太湖来的胥江和源自光福铜坑的香溪在斜桥下合二为一,一清一浊,形成一条明显的分水岭,这,就是著名的木渎古十景之一的“斜桥分水”。
木渎不仅是一个水乡古镇,由于镇上私家园林众多,因而又有“园林之镇”的美誉。现在我们要参观的就是以“江南三雕”见长的私家园林“榜眼府第”。
榜眼府第的主人冯桂芬是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政论家,因他在道光二十年(1840年)考中庚子科一甲二名进士,也就是仅次于状元的榜眼,所以人们称他的故居为榜眼府第。
榜眼府第占地约十亩。它的布局为前宅后院,坐南朝北,有照墙、门厅、大厅、楼厅、花园,形成一条纵轴线,是典型的清朝中期江南宅地园林风格。
主人冯桂芬因出生时,正值桂花开放,故得名桂芬。他自幼博览群书,通晓经史,以才学负名乡里,道光十二年,林则徐任江苏巡抚时,识拔了素昧平生的冯桂芬,称他为“百年以来仅见”的人才,并招入抚署读书,收为学生。这一年,冯桂芬刚刚二十三岁。
这是冯宅大厅。名“显志堂”。是主人招待贵宾的场所。堂名是主人当年春风得意时所题,显示了胸中的雄伟抱负。厅内陈设古朴高雅,反映了主人的儒雅风范。
这里是冯桂芬的书房名“校邠庐”。冯桂芬高中榜眼之后留在京城任翰林院编修,因不满官场的腐败,不久就辞官回乡。在这期间,冯桂芬写下了他的政论代表作《校邠庐抗议》,他针对***战争时期内忧外患的国情提出了四十条改革建议,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采西学、制洋器”,成为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先声,又被后来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奉为先导。冯桂芬性格刚烈,嫉恶如仇,这副对联“官久方知书有味,才明敢道事无难”,正是对冯桂芬一生仕宦生涯的总结。
郊邻庐的建筑结构较为别致,汇聚了榜眼府内的木雕精华。首先,屋顶为三轩连缀,江南罕见,其次,在结构承重上又有独到之处,两根步柱不落地,用短柱替代,并饰以倒挂花篮,俗称“花篮厅”,既增加了空间,又方便采光,这种集技术和艺术,实用和美观于一体的建筑风格,正是当地香山帮巧匠高超智慧的体现。
这副石雕《盛世滋生图》是我们榜眼府中的第二宝。此画又名《姑苏繁华图》,由清人徐扬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所绘,全长1225厘米,主要描绘了康乾盛世时苏州的繁华景象,具体内容为“一城、一街、一镇、一村”,而木渎占了一村、一镇,因此在民间流传着这祥一句话:“姑苏繁华图,一半在木渎”,木渎当时的繁华可见一斑。
进入内宅,我们就可以看到榜眼府第的第三宝:砖雕门楼。这座砖雕门楼建于清嘉庆年间,砖雕内容均为戏文图案,有“渔樵耕读”、“太白醉洒”等,表现了主人崇尚的人生境界。中间四字“通德高风”,既高风亮节的意思,是冯桂芬的又一位恩师潘世恩所写。
内厅名叫芙蓉楼,以芙蓉“出污泥而不染”之寓意,来表达主人的高洁品性。另外,芙蓉花生命力旺盛,因而也有希望家族兴旺发达的意思。
后花园面积很大,园中有亭榭廊轩,点缀在红花绿树之中,最有特色的是,我们在山顶的含山亭可登高望远,俊逸挺秀的“吴中第一山”灵岩山一下跃入您的眼帘,激起你对吴王、西施故事的无限遐思。
木渎镇上有两处“双桥”,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有“小双桥”之称的西安桥和小日晖桥。站在西安桥上向东望去,就是百步之遥的东安桥,两桥一座精致,一座雄丽,遥相呼应,俗称“姐妹桥”。站在桥上向西望去,就是著名的木渎古“十景”之一的“姜潭渔火”。每逢夜幕降临,岸上的万家灯火,满天闪烁的繁星与江中的点点 渔火相映成辉,让人留连忘返。
这是虹桥,始建于宋代。每当夕阳西下,放眼西望,可见夕阳正和香溪、虹桥形成一线。迟暮的日光把香溪水染成一匹彩绸,给两岸的粉墙黛瓦披上袭朱纱,绚丽无比,这就是木渎十景中著名的“虹桥晚照”。
我们现在正走在山塘街上,这是一条百年老街,当年康熙、乾隆就是沿着这条街登上灵岩山的。由于山塘街背倚灵岩。面临香溪,依山傍水,在古代的时候有许多达官贵族在此居住。接下来我们参观的就是清末木渎四大富翁之一蔡少渔的旧宅-------古松园。
古松园的主人蔡少渔早年在上海经营洋货生意,发达后回乡造屋置地,有良田万顷,从这幅《古松园鸟看图》可以看出,古松园小巧精致,曲折幽深,是典型的清代宅第园林。
穿过门厅,进入天井,回首可见一座砖雕门楼,门楼上下坊分别刻有“老子西游入关”、“疯僧扫秦”、“将相和”、“截江夺斗”、“张羽传书”、“宁戚饭牛”等一组历史故事,字枋为“明德惟馨”,两侧兜肚分别为“张良拾履”和“高山流水”,整座门楼深雕缀饰,形神有致,尤其“张良拾履”中的拱桥和“高山流水”中 的水浪波纹,生动逼真,有极强的质感,充分体现出雕刻技艺的精妙。
这是一座抬梁式大厅,是主人接待贵宾和操办红白喜事的地方。正厅为仿明建筑,步杆和内四界的梁架上各有四对棹木,形如古代官帽翼翅,俗称纱帽厅。棹木上透雕了各种戏文故事,梁头的山雾云和抱梁云为“鹤鸣九皋”图案,气韵生动,精妙绝伦。最有意思的是明间梁架正中一根方椽上刻有八只琵琶,名为“八音联欢”,寓意喜庆欢乐。
这是楼厅,只五间,两侧有厢房,因檐枋下端有十六只倒挂花篮,楼上轩梁雕有十六只凤凰,因而人们又称为“花篮楼”或“凤凰楼”。凤凰楼是东山雕花大楼的前期作品,建筑风格和雕刻艺术如出一辙,这里的所有雕刻均为吉祥图案,民间称为“讨口彩”,如明间檐枋由东而西分别刻有画、书、信、元宝,称为“书中自有黄金屋”;次间檐枋刻有花篮、箱子、宝剑、葫芦等,俗称“暗八仙”;厢房檐枋上刻有海螺、风火轮、珊瑚、铜鼓等八件宝物,雅称“八宝”,楼下是“木渎名人馆”,介绍了木渎镇上66位历史和当代名人,图文并茂,大家看后会对木渎历史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楼上是“书法艺术馆”,集中展示了我们木渎“书法之乡”100多位当地书法家的精品力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上楼参观。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古松园的后花园,在花园东侧有一棵罗汉松,高逾十米,为明代遗物,据《吴县志》记载,此树已有五百多年树龄,蔡少渔“古松园”之名既因此树而来。不远处有一株银杏,粗可盈抱,枝干挺拔,秋天果实盈枝,初冬则满树金黄,为前宅后院带来一片喜气。
后花园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双层长廊把亭台楼阁连成一个整体,置身双层曲廊之上,既可近揽古松翠色,又可这瞩灵岩山景,这样,古松园虽小,但于局面促之中,能领略山水之妙、自然之趣,不失为苏州私家花园的精巧之作。
沿着山塘老街,我们继续往前漫游,身边是静静流淌的香溪河,传说吴越春秋时,西施住在灵岩山馆娃宫里,每日用香料沐浴,这洗妆水流入山下河水中,满河生香,故得名香溪。沿着香溪漫步,我们就像闻到了二千五百年前吴宫花草的芳香。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木渎最大的私家园林——虹饮山房。
虹饮山房是清代乾隆年间苏州近郊著名园林,因为它门对香溪,背靠灵岩,其“溪山风月之美,池亭花木之胜”,远过于其它园林,所以乾隆皇帝每次下江南游木渎的时候,必到虹饮山房,在这里游园、看戏、品茶、吟诗,直到夜色降临,才依依不舍,顺着门前的山塘街道,前往灵岩山行宫。因此,虹饮山房在当地又被称为乾隆 皇帝的“民间行宫”。
这就是御码头和御碑亭。乾隆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751年的春天,乾隆首次南巡,御舟经运河,转胥江,折入香溪,在此舍舟登岸。
乾隆喜好游山玩水,舞文弄墨,所到之处,必赋诗题字。当他见到这条山塘街古道幽奇古绝,不由诗兴大发,当即口占七律一首。后来,这首七律被当地官员镌刻于碑,置于亭内,与对面的明代怡泉亭两相映照,成为古镇一大景观。
大概是乾隆“到此一游”之类的诗题得太多了,据说他在位的60年中,作诗达41800首,平均每天达2首,因此,后人对他的诗题和书法见仁见智多有褒贬。他自己也觉得题诗太多,说是“五集篇成四万奇,自赚点笔过多词”。但是,后人对乾隆的重臣,体红客大学士刘墉的书法却是推崇备至,称他“浓墨宰相”,为一代书家之冠。现在我们看到的虹饮山房的匾额,就是由刘墉亲笔题写。
当年,乾隆皇帝住在灵岩山行宫,而那些词臣随扈则住在虹饮山房。据信吏记载:刘墉曾二度在虹饮山房下榻,与主人徐士元相交默契,这“程子四箴”四个大字,就是刘墉专门赠给徐士元的。这个“程”字,指的是北宋理学家程熙、程灏,两人为亲兄弟,同学于周敦,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世称“二程”,。官至崇政殿说书,反对王安石新政,主张“专人欲,存天理”,壁如寡妇再嫁,他认为是大逆不道。为封建统治者辩护。所谓“程子四箴”也就是要求读书人恪守本份,效忠朝廷。
这是虹饮山房的镇园之宝:龙椅。它可不是一把普通的座椅,是当年康熙南巡驻跸灵岩山行宫时的圣驾专座。后来乾隆游木渎时也坐过。它是用千年紫檀精制而成,九条金龙缠绕腾飞,显示出至高无上的帝王之尊。这只龙椅原来一直保存在灵岩山上,文革中论落民间,最近虹饮山房修复时从民间收受而来。
虹饮山房的主人徐士元是位落第秀才,一生不慕功名,惟喜居家读书。徐士元有个嗜酒的癖好,常和朋友在园中诗酒为乐,而且酒量极大,号称“虹饮”又因宅园毗邻虹桥,虹饮山房之名即由此而来。徐士元嗜饮却从不放浪形骸,一生循规蹈矩,尤其对父母孝顺,是远近闻名的大孝子。为讨二老欢心,他专门在园中建造了这座古戏台,每逢春秋佳日,请来戏班子为二老演唱,以怡其心,安享天年。乾隆到木渎,必游虹饮山房,而且一定要在这里看戏。据说,有一次,乾隆看戏看得高兴,还亲自登台,舞剑助兴,这倒真有点与民同乐了。
不过,与乾隆爷一起看戏,一般老百姓可没有这样的待遇,能在这露台之上陪侍皇上看戏的,都是四品以上官员,其他地方官员和乡绅只能在戏台两侧的看楼里观赏,而且这戏台四周都有大内侍卫和官兵把守,一般人等是不得入内的。
在戏台两侧的廊墙上,陈列着明清及至民国时期吴地名人书写的对联65幅, 称为“吴中联墨宝鉴”,所选名人大都与木渎有关,而且都是书坛一代大家,有着极深的艺术造诣。廊内还陈列着近百件清代牌匾,固其多为重臣大吏、进士举人榜书题写,书法精美,风格各异,加上精心刻制,妙趣横生,极具收藏和欣赏审美价值。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尽情浏览一番,细细品尝玩味。
现在,我们来到了东园,这里原是明代李氏的小隐园,以老树奇石和竹林茂盛著称。乾隆初年,此园被徐士元购得,增筑厅堂四进,主要用于生活起居,又在后园中疏池开径,叠石栽花,成为一处精巧雅致的宅第园林,既可与古戏台娱乐区相连,又可自成一统,十分清静闲适。
这是轿厅,名为“离茨堂”,是当年徐士元迎客停轿的地方。“离茨”二字出自《离骚》,有“茨录施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句,“茨录施”皆为恶草,徐士元将其借喻小人,告诫自己近君子,远小人,故以此为轿厅之名。
这是大厅,主人举办婚嫁喜事、祭祖典礼或招待贵宾的地方。中堂为《古木慈鸟图》。表达了徐士元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两侧字画值得一读,其中这幅《春山访友》,是徐士元留存至今唯一的一首诗作,诗意清新脱俗,寄托了诗人幽居隐逸的情怀。另一首是《夜读山房》,作者谈汝龙也是木渎人,康熙南巡木渎的时候, 谈汝龙作为木渎秀才,当面向康熙献诗一首,深得赏识,被钦取进京,入内庭任纂修,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办公厅秘书。
到了清末,徐家日渐衰落,这座东园为陈家购得。陈家的外孙女沈寿从小在这里长大,随外祖母和姐姐沈立学习女红,用功不辍,终成一代“刺绣皇后”。这座楼厅就是当年沈寿的绣楼,名“雪宦楼”,如今,我们在这里布设了沈寿纪念馆,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沈寿的生平、艺术成就和获奖情况,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往一看。
清同治十三年(即1874年),桂花飘香时节,沈寿出生于吴县,即现在的苏州乔司空巷。沈寿7岁的时候,开始在木渎外婆家生活,为姐姐沈立穿针引线,学习绣艺。第一幅作品为《鹦鸿图》,12岁时绣成《秋雨月上图》。惊动长辈,15岁就以绣艺闻名姑苏。
光绪二十年(即1894年),20岁的沈寿与绍兴秀才、书画家余觉结婚,住在苏州范庄前。五年后,随余觉迁居上海。
光绪三十年,慈禧太后七十大寿,沈寿与姐姐沈立、学生余静芬等人绣成“八仙上寿图”、“无量寿佛”两幅寿屏,进献慈禧,被慈禧磁后称为“绝世神品”,人专旨农工商部领“四龙宝星”四等商勋,并亲书“福”、“寿”二字分赐余沈夫妇。沈寿原名沈立芸,得慈禧赐书后改名沈寿,并改号为“雪宦”。这时,朝廷采纳农工 商部建议,设立好绣工科,亦称皇家绣工学校,沈寿为总教司,余觉为外事总办。11月,余沈夫妇赴日本考察美术学校教学,第二年1月回国,带回各种画册87本和刺绣小屏一架以及金线、颜料等,开始尝试以西洋版画及摄影图片为绣稿,开创“仿真绣”技艺,其贡献具有划时代意义。
光绪三十二年,沈寿用“仿真绣”技艺绣制了我国第一幅人物肖像刺绣作品《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参加意大利都朗博览会获一等奖,被授予“世界至大荣誉最高之卓越奖状”,被誉为“神针”。
辛亥革命爆发,沈寿的女工绣工科解散,余沈夫妇去天津创办自立绣工传习所,,应张骞之邀,沈寿去南通任女工传习所所长,为南通培养绣女150多人。第二年2月,美国为纪念巴拿马运河通航,在旧金山举行博览会,沈寿的《世界救世主耶酥像》获博览会一等奖,声名远播,被誉为“绣圣”。
10月沈寿患病。卧病期间,沈寿口述自己一生绣技的经验理论要点,由张骞手记整理成《雪宦绣谱》,开中国工艺专书之先河。在此期间,沈寿还抱病绣成了她一生中最后一幅作品《女优倍克像》。6月8日(农历五月初三),沈寿病逝,终年47岁,葬南通黄泯山。
作为一代刺绣皇后,沈寿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刺绣艺术人才,为苏绣在国际上赢得了巨大荣誉。这就是沈寿的大弟子金静芬,解放后苏州刺绣研究所第一任所长,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这位是沈寿的侄女沈粹缜,也就是邹韬奋的夫人,这是他们的全家福,中间就是邹家华。沈寿是苏绣的骄傲,也是木渎的骄傲。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西园,这里原来是明代东林党人五心一的别墅,建成于崇祯四年,即1631年。 当时,五心一因弹劾宦官魏忠贤,被削籍遣归。先在苏州建造田园居,也就是现在拙政园的东园部分,仍嫌城中烦嚣,便在木渎香溪之滨建秀野园,时常邀上三五同志,在园中游观酬唱,排遣情怀。不久,五心一重被朝廷起用,先后做过太仆卿(相当于现在的中宣部副部长)、应天府甲(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市长)、少司寇 (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副部长)。
大家都知道,我们木渎不但是江南唯一的园林古镇,而且是乾隆六次到过的地方。因此,在修复虹饮山房过程中,我们走遍大江南北,遍搜民间有关清代皇牍文化的珍藏之物,现在,就请大家随我去欣赏一下这些镇园之宝,稀世珍品。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圣旨馆,这里陈列着清代十位皇帝即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的二十道圣旨。平时,大家在古典戏剧和影视片中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面,一位皇宫太监手捧黄绫在宣读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其实,这些都是演出的道具,真正见过皇帝诏书和圣旨的人却寥寥无几。
那么,真正的圣旨又是怎样的呢?
所谓“圣旨”,是民间对皇帝“诏书”、“封诏”的尊称。“诏书”专指皇帝的命令文告;而“封告”就相当于现在组织部门的“委任状”、“任命书”、“聘用文件”之类。“封诏”分“诰命”和“敕命”两种:一品至五品授以诰命,圣旨用七彩绫;六品至九品授以敕命,用的是白绫。在清代,这种贵重的绫锦丝织品专门由 江宁织造,我们熟知的《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祖父就曾任过江宁织造,而他的外公李煦也担任过苏州织造。
圣旨一般有3米至5米长,宽33厘 米。为什么这样长呢?一是内容很多,不仅有官员的职衔、勋封等项,还有该官员的事迹。除了封勋官员本人,还对其先代和妻室实行“推思封赠”,甚至延及该官员的子孙后人。二是清代圣旨用“满汉合壁”书写:满文行款从左至右,汉文行款从右至左,合于中幅而书“年月日”。年月按奉旨日期书写,上面钤盖“制诰之 宝”也就是皇帝的“玉玺”。
为了防止圣旨的假冒伪造,古代圣旨还有它特定的防伪标志。请看这些圣旨的两端,有两条上下翻飞的银龙,中间是“奉天诰命”四个气韵非凡的篆字,既神圣威武,又动感壮美,这就是清代圣旨的防伪标记。
从圣旨的图案中,能看出被赐者的地位等级。五品以下的一般用祥云图案,五品以上则为瑞鹤。
对于圣旨的保管,历代都有相当严格的规定。官员得到皇帝授予的圣旨后,就把圣旨小心翼翼地珍藏于秘箱内,而另外复制木刻匾牌悬挂于殿堂之上,以显示家族之荣耀。如果偶然遇到水、火或偷盗导致毁失者,经申请复议,准许给予补给;如果是因为收藏保管不慎导致虫蛀、损坏者,轻者罚俸禄六个月,重者革去官职;最为严 重的就是将圣旨典当,则违反了大清刑律,除了追夺缴还外,还将移交刑部,以欺君之罪论处。
明清二代专门书写圣旨的人称为“庶吉士”,而“庶吉士”必须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大学士,擅长书法,文采飞扬。我国著名书法家柳公权、颜真卿、董其昌等一度担任过“庶吉士”,专门书写圣旨。因此,历代圣旨的字迹圆润飘逸,行文遣词相当洗练,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和学术研究价值。
圣旨用料的质量,还反映了当时国力的盛衰。清代盛世的圣旨用绫都很讲究,到了后期,用料越来越美。清看这幅光绪圣旨,它的用丝已粗糙得像麻布一样了。伪“满州帝国”傀儡皇帝溥仪索性将圣旨改为“指叙令”,其玉玺也由“司法部门”代替了。
慈禧太后在清后期因其专权保守签订了不少不平等条约,留下了千古骂名。不过,她在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下达的这份公告全民的“一视同仁”懿旨中,却有其非常进步的一面。懿旨中表述:一、废除满汉不准通婚的禁令;二、劝阻汉族妇女缠足的陋习,使其恢复自然;三、禁止在汉女中选秀女。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培养人才,选拔官吏的一项根本制度,自隋至清的1300余年中,有状元750余人,进士11万余人,举人上百万。中国历代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兴衰,无不与这一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西方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亦渊源于中国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的一大文化奇观。
这是一份由户部开出的“执照”,相当于现在的介绍信,上面有考生的曾祖、祖父、父亲三代姓名,如果该考生的出身成份不好,就没有考试资格。考生持有这份“户部执照”后,就可以到国子监换取这份监照,等于现在的准考证。古代虽然没有照相机,但可以通过文字把考生的五官相貌描绘得一清二楚:“根据户部册报,温世 寿,系山西汾州府介休县人,年十五岁,身巾、面白、无须------
这是一套光绪二十年河南乡试题目。共分三场,第一场为“四书”三题,第二场为“五经”五题,第三场为“第”五道。这是一套完整的乡试考卷,是河南省姚毓贤乡试卷1—3场真迹,十分珍贵。清乡试要求严格,起首为考生姓名、面形、年龄、描述,后书三代姓名,并印有监考、关防以及收卷官(分内收掌、外收掌)、弥封官、卷八官等官印。乡试考取者即为举人,三年后方可进京参加会试、殿试。
这就是科举考试最高一级考试试卷——殿试卷。殿试是国家最高级别的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在太和殿(后改为保和殿)举行,考中一甲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考中第二甲者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这是一份殿试卷,双面书写,书法功力深厚,内容切题,用语精彩,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学习范 本。
封建科举考试可谓考场森严,但依然挡不住各种稀奇古怪的作弊手段。这件丝绸夹带长45厘米,宽38厘米把它双面书写对折成两部分,便于考生藏于鞋内。每个字只有2—3毫米,笔划细如发丝,书写俊秀,共有2万8千余字,包含了《四书》的全部内容和批注。此书如此之小,显然是为考生作弊方便,但狡猾的书商却在扉页上写有“幸勿误带入场”的字样,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无非是为了避免考生一旦露馅而牵连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