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端午节,以前学校都是包粽子,但考虑到一二年级的低龄小朋友,所以这次学校降低了难度改成“做香包”。
晚自习的时候,袁老师给我们介绍了香料,还分别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香包,我领了一个绣着龙、凤、花的粉色香包,我们领好了香包以后,袁老师便带着我们上了德林山上去装香包。
到了德林山上,袁老师安排我们找几个伙伴,分组进行装香包。终于轮到我们组了,我身边的几个同伴如狼似虎般地跑了上去,七手八脚地抓起香料就往香包里塞。而我想:我一定要做一个淑女的代表,动作一定要优美,我用兰花指捡了一点香料,放入箱袋里。过了好一会儿,我才把香袋装满,仔细一看才发现的,有茉莉花、合欢花、艾草……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结打好,最后把装香料的袋子放进香包里,这样香包就完成了。
回到教室,袁老师又给我们涂雄黄,我们都在袁老师面前排队。到我的时候,袁老师先用棉签在我的额头上写一个“王”字,再在我的耳朵后面也涂了一点雄黄,我虽然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但只要晓得是辟邪的就好了。不过,似乎男生们有点不懂这一系列的寓意,反而当成儿戏,有的要写个“帅”字,有的要写个“美”字,甚至还有人要写个“渣”字。唉!我看我们班的男生真是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这一次的端午节活动,我觉得既雅致还很有趣呢!
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天,我们穿着老师发的校服,前往一个离学校很近的中西餐厅。
第一个环节“端午忆屈原”开始了。大屏幕上面写着“浓浓端午情,悠悠艾草香”。接下来老师介绍了端午节的相关知识以及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主要事迹及主要作品。作品主要是《离骚》、《天问》、《九歌》和《怀沙》等。端午节有很多习俗,如赛龙舟、包粽子、饮雄黄酒、悬艾叶菖蒲、悬钟馗像、挂荷包、栓五色线和给孩子涂雄黄等等。
然后第二个环节开始了。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没有装香料的空香囊袋。红色代表热情,力量和勇气。他它可以增强疫力和吸引力。绿色代表自然之母的颜色,它帮助你在学习生活中更加的谨慎细致,朝着你心里的目标不断的努力前行。我轻轻下位,把香囊递给了我的妈妈。只见妈妈一大把,一大把地把艾叶放进香囊袋里,直到装满,系上一个蝴蝶结,戴在了我的脖子上。
终于到了第五个环节,快乐寻宝。当老师说完开始后,全部的学生都冲了进去。有的像大猩猩,有的像猴子,有的像强盗。四处抢免单券,我找到了一张免单券。带着它去回答问题。问题真简单,问的是:“端午节是在什么时候?”我的回答是:“五月初五。”
通过这次活动,我对屈原有了更高的认识。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像屈原一样,爱家爱国,忠贞不二。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我国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刎后,人们害怕鱼来吃屈原的尸体,就包了“粽子”扔进河里给鱼吃。
从那时到现在,我们一直都未改变这样的习俗。说到包粽子,这可绝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要洗净粽叶,把粽叶包成像蛋筒的形状,放入事先准备好的糯米,再封好口,最后用绳子捆紧。蒸过粽子后,会闻到一股喷香的味道,再拆开粽叶香味就更浓了。糯米吃到嘴里是绵软的,使人很舒服。
这时候,一边观看龙舟比赛是极好不过的事情了。比赛拉开了帷幕,龙舟如同一条条不受控制的“野龙”,飞似的冲向终点。队员们很兴奋,飞快地划动着船桨,但节奏很整齐,与鼓点密切地配合着。队员们的脸上写满了势夺第一的决心,都咬紧牙关,一刻也没有放松。成绩很快就出来了,胜利的队伍在兴高采烈地欢呼着,而不幸落败的队伍自然是有些沮丧。但是无论怎样,这种勇于奋斗的体育精神是值得肯定与赞扬的!
端午节有很多特殊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屈原,更是先辈们希望我们将包粽子这项技艺传承下来,希望我们拥有划龙舟的体育精神!现在,很多人似乎都已淡忘怎样包粽子和划龙舟,但是这传承的事是需要我们去做的,做得好与坏并不是重点,重点是你有没有认真去做了。
或许几百年后,人们看不到龙舟比赛也吃不到粽子了,但我们得记住中国曾有过这样一个节日以及它弘扬的精神。
端午这天,街道上满是来来往往的人和奔流不息的汽车,各家店铺都开始销售起了粽子,人们也都赶着买粽子、菖蒲,稚嫩的孩童脖子上挂着香袋,在阳光的照耀下,香袋显得波光鳞鳞……一个个景象令我目不暇接。
我和妈妈兴致勃勃地走着看着,不一会儿,便来到了粽子摊,我和妈妈“百里挑一”买了一些口味各异的粽子,便赶忙地回家了。谗涎欲滴的我早已扑到桌子旁边。妈妈可真是一个钱多的人,我左数右数,一共有三十个。“买这么多干嘛?”我自言自语道。不管那么多了,我不屑一顾,然后拿起粽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不一会儿,赛龙舟便成了我们家关注的焦点,我们全家聚集在电视机旁,都全神贯注地凝视着屏幕,一个个桨手精神抖擞,一条金龙耀武扬威,在河面上缓缓浮动。一个壮观的景象映入眼帘。
啊!今天的端午节可真是乐趣无穷。我希望下次的端午节也像这次一样,充满朝气与乐趣!
闻着阵阵艾香,伴着缕缕清风,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
今年的端午与以往有所不同。早晨,大街上没有了往日的人海,没有了往日的鸣笛。咦,人们都去哪儿了?难道和我一样,也去杏花村观看今年的端午大戏——赛龙舟嘛。
果不其然,杏花村大道上,车子一辆接一辆,走走停停。妈妈说,“往日开车只要十分钟的路程,今天竟然整整花了四十分钟。”随着入园的人流,我们好不容易挤进了了秋浦河岸边的观赛区——唐茶村落。
村头,亭子里,大桥上,草丛边,早已站满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他们有的在谈笑风生,有的打着太阳伞注目远眺,有的举起照相机在取景。烈日炎炎,就在人们焦灼等待的时候,“李白”和“杜牧”来了,他们站在船头,频频向两岸的观众招手、作揖。就连河里的野鸭也要来凑个热闹,它们调皮地在水中嬉戏,时不时的扑打着翅膀,在平静的河面上划过一道明显的波纹,给大家带来欢笑和清凉。
中午11点,龙舟赛正式开始了。“咚咚、咚咚”一阵鼓声从起点处传来,只见一条条龙舟蛟龙出海般,映入人们的眼帘。龙舟上的汉子们各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看,裁判一声哨响,四艘龙舟像拉满弦的箭似的,“嗖”的一下飞了出去,两岸观众瞬间沸腾了起来,“加油!加油!加油!”3号龙舟一马当先,2号、4号紧随其后,1号奋起直追,烟波浩渺的秋浦河面上,一条条五颜六色的“巨龙”争先恐后的奔腾着,追赶着。“咚咚”的击鼓声,“嗨嗨”的号子声,“哗哗”的划水声,还有喧哗的助威声,此起彼伏,连绵不断。“1号,超了”“3号,超了”……只见1号龙舟上,坐在船头的鼓手有节奏的擂鼓震天,20名身着红衣的划桨手动作一致,奋力向前划,他们配合的多默契啊!好像龙舟也特别听他们的指令,行动自如。100米,50米,20米,终点越来越近,龙舟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赢了!”1号龙舟获得了本组预赛第一名!现场人们立刻欢呼起来,这真是一场激烈的龙舟竞渡啊!
今天是我第一次现场看龙舟赛,好过瘾!它让我深深地爱上了中国传统文化,也让我从中领会到:今后,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有赛龙舟的精神,那就是“奋勇前进,团结协作,拼搏到底”。我想,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所需要的一种民族精神吧。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在古代,人们防止水里的鱼虾吃屈原的尸体,就包粽子丢到湖里喂鱼。
那么屈原是谁呐?屈原是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最后被逐出郢都。(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汩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看完屈原的事迹,让我想到:屈原的一生作为一位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失败了。他的理想和事业永远为后人所惋惜。但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成功了。他忧国忧民、行廉志洁的人品被誉为后世楷模,他气魄宏伟、辞章瑰丽的作品堪称世界文学殿堂的精品。我们要学习他行廉志洁的优良品德,学习他的坚韧不拔,学习他的宏伟气魄以及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所以,端午节是我们纪念爱国主义先辈的重要节日!
盼星星,盼月亮,我天天盼着的端午节即将到了。我们班要提前开展民俗活动,同学们欣喜万分。
中午,我还没进班级的门,就听见同学们在纷纷议论体验端午民俗活动的事。家长们摩拳擦掌忙活着准备包粽子的材料,个个忙得不亦乐乎!
开始包粽子喽!老师说每组请一位“专家”,我的奶奶欢迎,几乎每一组都来请过一次。幸好我聪明,早就料到老师会让我们开始前必须洗手,所以我早就洗好手了,这样,我就得以在同学们去洗手时,拖着奶奶到我们这组来。我知道包粽子要先折叶,要折成龙卷风的形状,再压实,然后把剩余的粽叶盖在“龙卷风”的大口上,接着包角,最后就用线紧紧扎好。经过一番折腾,一个粽子赫然出现在我的手上了,这样饱满、秀色可餐的样子,要不是粽子还没煮,我早就像饿狼一样扑上去了!奶奶还会包长角粽,同学们也学着家长的样子,包出了形态各异的粽子。嘿嘿,我也给我奇形怪状的粽子起了名字,分别是:筷子粽和兔耳粽。
撞蛋比赛开始了!我的心情紧张了起来。同桌首先向我发起挑战,没想到“砰”的一声,我可怜的蛋就粉身碎骨了。同桌进入了总决赛时,我兴奋地叫道:“加油加油!”只听“砰”的一声,对方的蛋碎了。所以我的同桌——蔡光滨就被封为全班的“蛋王。”
端午节是一个美丽而纯朴的节日。对于热爱生活的人来说,它不仅是纪念,更应该是一种生活态度。我们有过许多美丽而动人的端午,端午对我来说又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生活享受!因为这一天,是我们这个集体一家,有爸爸妈妈,有爷爷奶奶,在一起同庆祝,共欢乐!
早晨,我和爸爸妈妈早早地吃完了早餐,一起去府山公园玩。
按说我已经把府山爬了N遍了,但还是喜欢山林间的那种清新。
来到府山公园山脚下,看到一群群老人在跳大妈舞。其中一位年迈的老爷爷最引人注目,用爸爸的话来说,他是在跳机械舞,把我们全家逗得哈哈大笑。登到纪念碑附近,一群老奶奶正在打羽毛球,那技法堪称专业级别呢!羽毛球像鸟儿一样来回地飞,看得我眼花缭乱,眼珠都要掉出来了。顺着弯弯的小路,一路拾级而上,贪婪地呼吸新鲜空气,陶醉地听悠扬的鸟鸣声。爬到山顶,看到许许多多的人已经在塔底欢呼了。
我们拾级而下,路遇小狗,我对它热情地呼唤,它目中无人,竟然从野路上跑了,留给我一个* 股背影。突然,我们在一棵树龄752年的老树爷爷身上发现了一条约100厘米长的蛇,它把大树爷爷身上绿绿的青苔当成地毯,舒服地躺着。我见了蛇,吓得一溜烟跑了,倒是妈妈镇静地在那拍照呢!
下了山,我们从府山的西大门出去,来到了西园。西园里凉风习习,和马路上的炙热形成了对比,难怪那么多人在西园纳凉呢!我呢?就在河边捞鱼,只是徒手捞鱼——一场空!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我们匆匆离开要去上兴趣班了。
我们来到河边,那里已经聚集了许多人。河面上,龙舟队伍早已准备就绪,船上的队员们身着鲜艳的队服,手持桨板,整装待发。随着一声锣鼓,比赛开始了。龙舟如离弦之箭,飞快地划过水面,激起层层浪花。观众的欢呼声、鼓声和船桨拍打水面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节日画面。
观看完激动人心的龙舟赛,我们回到家中,准备享用丰盛的端午午餐。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粽子,有甜的、咸的、肉的、素的,每一种都有独特的风味。我最喜欢的是妈妈亲手包的咸蛋黄肉粽,糯米软糯,蛋黄油润,肉香四溢,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幸福感。
午餐后,我们一家人围坐在客厅,爷爷给我们讲述了端午节的由来和屈原的故事。屈原是古代楚国的一位忠诚的大臣,因忧国忧民而投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每年的这一天举行龙舟赛,包粽子,以此来表达对他的怀念和敬仰。
晚上,我们一家人一起到公园散步。公园里挂满了彩灯,人们三五成群,有的在放风筝,有的在猜灯谜,有的在欣赏夜景。孩子们的笑声和人们的交谈声,构成了一幅温馨和谐的画面。
端午节的这一天,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龙舟赛的激烈、粽子的美味、屈原的故事,以及家人的团聚,都让我对端午节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这是一个纪念先贤、弘扬文化、传承精神的节日,也是一个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日子。
这个端午节的早晨,我和家人一起去了附近的公园。公园里已经聚集了很多前来庆祝节日的人们。空气中弥漫着粽子的香味,还有艾草和菖蒲的清新气息。我们先去看了龙舟赛,湖面上几艘龙舟早已准备就绪,船上的队员们个个精神抖擞,随着鼓声的节奏,他们整齐划一地划动船桨,龙舟像箭一样在水面上飞驰。观众们的加油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场面十分热闹。
看完了激动人心的龙舟赛,我们回到家,妈妈已经准备好了各式各样的粽子。有甜的,有咸的,有肉馅的,还有豆沙的。我最喜欢的是蛋黄肉粽,每一口都是那么香浓可口。吃粽子的时候,爸爸给我讲了屈原的故事,让我了解到端午节背后的文化和历史意义。
下午,我还和朋友们一起去了郊外,采集了一些艾草和菖蒲,按照传统习俗挂在家门上,据说这样可以驱邪避瘟。虽然这只是个习俗,但我觉得这很有节日的氛围。
这个端午节,我不仅享受了节日的美食和活动,更加深了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我希望这样的传统能够一直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庆祝我们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我体会到了家庭和朋友们的温暖。这是一个充满快乐和意义的节日,我期待着下一个端午节的到来。
我兴奋地跟着妈妈来到厨房,看到桌子上已经摆好了粽叶、糯米、红枣和豆沙。妈妈教我如何挑选粽叶,怎样将糯米和馅料包裹在粽叶里,再用细线将粽子捆得紧紧的。我小心翼翼地跟着做,虽然第一次包的粽子形状有点奇怪,但妈妈鼓励我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包完粽子后,我们把它们放入锅中,加水煮沸。等待粽子煮熟的时候,我和爸爸一起去了河边,那里正在举行热闹的龙舟比赛。河岸上挤满了人,大家都在为各自的队伍加油。龙舟在水面上飞快地划过,鼓声、呐喊声此起彼伏,场面非常壮观。
回到家,粽子已经煮好了,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一边品尝着美味的粽子,一边谈论着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爸爸告诉我,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他因为忧国忧民而投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有了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晚上,我们还挂上了香包,据说这样可以辟邪驱病。香包是用五彩线编织的,里面装着艾草和香草,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这个端午节,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还了解了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我觉得非常有意义,也更加珍惜和家人一起度过的每一个节日。
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有喜庆的春节、有祭奠亲人的清明节、有团团圆圆的中秋节……我最喜欢热热闹闹的端午了。
端午的由来还有一个故事呢!很久以前,有个楚国人叫屈原,他由于政见不合被驱逐到偏远地方去。可是,屈原是一个爱国的人,他报国无门,又不忍见自己的国家被欺负,就跳江了。
当地的楚国人知道屈原死了,就乘船下江寻找屈原的尸体,还将食物扔进江里,好让江中的鱼鳖吃饱,不要吃掉屈原的躯体。从那以后,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每年的五月初五汨罗江上,都要举行一次赛龙舟比赛,人们还要包粽子、吃粽子。
每逢端午,我家也要吃粽子,奶奶会包一些形状各异的粽子。有方的、有长的……其中有一种粽子很小巧玲珑,它的形状就像一个个尖尖的冰淇淋,我一口就能吃下一个。
粽子的品味也有很多种:有豆沙的.、有蜜枣的、有红豆的,还有咸肉馅的。我最喜欢咸肉馅的,剥开绿绿的粽叶,咸咸的肉香扑鼻而来,一个褐色的肉粽一会儿就被我“解决”了。那一块块小小的咸肉使我百吃不厌,回味无穷。
端午,有美味的粽子,也有感人的故事,我怎么不喜欢呢?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草,挂香囊,吃粽子,蘸白糖,划龙舟,真高兴,没错,这就是端午节。
端午节前一天,婆婆就在街边买好了粽叶和糯米,在今天早上一家人就在家里包粽子,接下来我就给大家讲讲过程吧!
首先要准备好两片粽叶,较大的粽叶放在比较小的粽叶底下,然后把两片粽叶扭成漏斗状,但是下面千万不能漏,如果漏了,就得重新来过,做好了这一步,再往漏斗状的粽叶放糯米,不要分太满,也不要放太少,如果放太多,在蒸粽子的时候可能会爆出来,然后把这个漏斗式粽子的上面会有两片粽叶,把它压下去,然后把它们捏一下,然后再往右边转,固定好绑上丝线就OK了,在做最后一步的时候,我觉得是最难的,因为你要把它按上去的话,糯米可能会漏,还有,去年的时候,大家都是会包的,但是到今年可能因为疫情的原因忘记了,怎么包粽子,所以只能到百度上去找怎样包粽子的视频,接着把包好的粽子放进蒸锅里,蒸两个小时,正好的粽子在粘上糖,想想就流口水,一口下去,有一股浅浅的味道,接着就是糯米香香的味道,此时公公从旁边走过,闻到了糯米的飘香味说:“简直让人垂涎三尺啊”。我们吃的差不多的时候就将粽子拿去了舅舅家。
吃着自己包的粽子,感觉比种植大师包的粽子都好吃,太香了呀。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草,挂香囊,吃粽子,蘸白糖,划龙舟,真高兴,今年的端午节可真高兴!
活动开始了,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五条不同颜色的绳子,有的长,有的短,说要给我们编五彩绳,戴在手上,每种颜色的绳子,寓意的吉祥都不同,我拿到了绳子,我不知道要如何去做五彩绳,我就拿了五根同样长短且颜色不同的绳子,把绳子的头和尾打个结,再抓住两端来个十次的360度旋转,拧成了马尾绳,我把马尾五彩绳旋转着戴在手上,再打个结,五彩绳就带好了,到了后来我又觉得戴在手上不舒服,又摘下来了,最后也不知道去哪了?
到了第二个活动是自己制作粽子,我没带材料,我就拿着同桌的粽叶来包粽子,我先把粽叶弄成圆锥形,再把圆锥形的粽叶反过来,往里面倒了米饭,板栗,还有点肉末,东西都弄好了,但是不管怎么包都包不好?经常露馅,最后食材全部洒了,我干脆不包了,真是太难了!
下一个活动就是吃粽子,我扭头看向我的同桌,他已经开始吃了,而且带了两个粽子,一瞬间就被吃完了,我也开始拿着我的粽子吃,我不知道这是什么粽子,打开一看,哎呀妈呀!竟然是白粽子,而且还是红豆沙馅的,这种甜粽子我最不喜欢吃了,而且还带一点苦味,我扭头看向一个前方的同学,他手里拿的也是甜粽子,他吃到一半就吐了,他实在吃不下去了,他只好把粽子给丢了,当我没浪费,我还是硬着头皮吃下去了,活动结束了,大家开始收拾垃圾,背上书包回家,我心里暗暗激动着,因为过完儿童节,又可以过端午了,真是太棒了。
五月初五,泪罗江边,你——屈原,内心充满矛盾,充满无奈,你是多么希望能够报效国家,为国捐躯,可是天妒英才,不识人才得大王不给你机会,他昏庸无能,把大好江山毁于一旦,你被眼睁睁地看着国土被一次次侵蚀,直到再无楚国存在。大江彭湃,汹涌着向东流去,你的心随着这江水那样起伏不定,江水流逝了多少沧桑,楚国已不复存在,而你更感到前路茫茫。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你轻轻地哀叹,眼角间流下难以掩饰的泪水,一滴滴那么晶莹,发出多么柔弱的泪光,苍白的脸色中,勾住过往,遥望蓝天长长地哀叹一声,无奈的吟唱起一句句诗歌,歌声响彻天地,似乎想激起高高在上的人的“仁义”。悲哀的声音中,表达了你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你怀才不遇的无奈心情;表达了你对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哀怜之情!但不管你如何大声,可“伯乐”却不知在何处,你的一腔热血只能演变成满腹悲愤。你无奈,发出千叹万哀都言不了你那悲痛的心情!
泪罗江边,大风狂吹,江水更加汹涌,愤怒地拍打着江岸,一男子轻轻一跃,就此殉身。
你,就是这一跃。从此,大地上就少了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从此,中国传统节日中就多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端午节。你可知,就在你殉身之后,有多少人为你而泪流满面,直至今日,仍有多少人为你感概不已。你那可歌可泣的爱国情怀让我们赞叹不已,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一定会继承和发扬你的爱国精神。从你殉身的那一日,“赛龙舟”便出现了,和“吃粽子”一起成为端午节的特色,和你一起成为中国的传说。为了什么呢?为了纪念你——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和缅怀你的爱国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十分深厚,每一个节令都对应一个节日,在这诸多节日中,我最喜欢端午节。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一天早早的,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弥漫着清新的粽叶香。这一天人们要吃粽子,所以不论是商家店铺,还是寻常人家都早早泡好粽叶,备好黏米和馅料准备包粽子。这不,一大早粽子就似变魔术般被包好,煮熟了。这时心急的小孩子望着冒着热气的粽子会吵着要吃,而大人会耐心地哄道:“先等一会儿,用凉水拔一下再吃吧。”最终能够吃了,小孩子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叶,那好看的,黏黏的粽露了出来,咬一口真是香粽爽滑,三口两口吃掉后,小孩子一般还要吃,谁让它这样香甜又可口呢!大人往往笑着说:“吃吧,吃吧,多吃几个啊!”因为这一年里只这一个端午,也仅有这一天包出的粽子,吃到人们嘴里,才会有不一样于往日的味道。
说到端午吃粽子,那里还有一个小》故事呢。我国古代有一位诗人叫屈原,他因为国家沦陷,而又不肯向敌人屈服,最终投江了。后人为了纪念他,选择在这一天包粽子投进江里。之后这一习俗广为流传,直到今日。
端午的这天不只吃粽子,还有别的活动。南方的一些城市这天会举行龙舟比赛。这一天大人,小孩儿纷纷涌向比赛的地方,这个比赛可是人们盼望已久的。而在我们那里这一天不仅仅家家包粽子吃,还会买些艾叶放在家里。更好趣的是街上会有卖小饰品的,这些饰品就是小孩子戴的香袋。小巧玲珑的,袋子上还绣着精致的五毒图案,小孩子戴上能够保平安。这些小饰品都很可爱,惹得过往的人驻足观看,非要买上一个才心满意足离开。
我五岁那年,在湖南老家过了一个端午节。那天上午,爸爸领着我去看划龙舟比赛。还没有到江边,远远地就听到了锣鼓喧天,十分热闹。走近一看,江边插着许多彩旗,此时岸上人山人海,五条龙舟在江里一字排开,划船手摩拳擦掌在准备着。正式比赛开始了,只听一声炮响,五条龙舟像五支离弦的箭一样向前驶去,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加油声、锣鼓声、欢呼声……异常热闹。
这时天空下起了绵绵细雨,但就是人们一点也不在乎,完全沉浸在这欢乐的海洋里。在人们的欢呼声中,有一艘龙舟划到了终点,笑声、欢呼声更响亮了。
我看见岸上看热闹的人往江里扔粽子和鸡蛋,我十分奇怪地问:“爸爸,此时他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要把好端端的粽子扔进水里呢?”爸爸说:“赛龙舟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到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此时以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纪念他。借划龙舟赶走江中之鱼,同时丢粽子等食物喂给鱼吃,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我爱家乡的端午节。我们家乡的爱国诗人屈原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外面天气是刚下过雨的,雨过天晴,天空又变得十分湛蓝,好似一颗透亮的蓝宝石,脚底下的新鲜泥土又松又软,散发着一股泥香味,田间小路上开满了五彩缤纷的野花,小巧玲珑,扩散在整片田野上,红橙黄绿青蓝紫,如同一片彩虹,五颜六色,到处飘着芬芳的花香味,令人心旷神怡,目不暇接。不辞辛劳的蜜蜂停在各个花朵上采集花粉,胖乎乎,圆滚滚,好像一团小绒球。连今天蜜蜂也在欢度端午节呀!妈妈采下一颗绿油油的青草,拿回家挂在门上。哦,原来是艾草!挂在门上有辟邪的作用。这挨操的清香味扑鼻而来,真香啊!
父母带着我上了街,走在宽广的街道上,好像又比平日狭窄多了,大街小巷人车来往,比平日热闹多了,阵阵清风拂过,令人神清气爽。人们在街道上高声谈笑,一片沸沸扬扬的景象。人们的谈笑声,汽车的喇叭声,小狗的吠叫声,清风拂过后树木的沙沙声,天空中鸟儿的欢唱声,交织成一曲端午节交响曲。人们的心情都十分舒畅,似乎都有表达不玩的快乐。走在家家户户的窗门前,一股股粽香味迎面扑鼻而来,馋得我直流口水,妈妈说:“今天没时间做粽子,下次端午节有时间在做粽子。”便在街上买了一袋粽子当中午饭吃。我真希望下次端午节快点来,好和妈妈一起做粽子。这粽子的馅儿真是应有尽有—有豆沙馅的、肉馅的、雪菜馅的、蛋黄馅的……等等。味道好极了!
夜幕渐渐笼罩大地,随着一阵晚风,雨点从天而降,“唰—唰—,沙—沙—”一曲小夜曲伴着我们全家进入甜美的梦乡……
这个难忘的端午节也会随着美梦成为我童年一个美好的回忆。
奶奶答应教我包粽子。奶奶在泡粽叶时,我自告奋勇地洗起粽叶来。
等我洗好粽叶,再把叶上的水擦干后,要开始包粽子了,奶奶站在一旁当我的指导员。她一边示范一边为我讲解包粽子的方法:“第一步,把两张粽叶折成漏斗状;第二步,在粽叶里放少量糯米;第三步,把红枣、肉放在米上;第四步,再放入少量米把馅盖住;第五步,用粽叶把米和馅包好,最后,用线扎紧就可以啦。”我按照奶奶说的方法,依样画葫芦。可粽叶到了我的手上,就变得很不老实,不是米漏了,就是馅掉了,要不就是包不住,急得我直跺脚。最后在奶奶的帮助下,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包好了一个粽子。我喜滋滋地把战利品放在一边。这时奶奶已经包好四、五个了,我趁胜追击,加紧包第二个。
我总结包第一个粽子的经验,逐步掌握了包粽子的技巧,自认为包的速度比第一个快多了。篮子里差不多有二十多提粽子时,盆里的米包完了,奶奶说:“好了,包完了。”我包完手里最后一个,一数,我才包了四个粽子呢!
随后,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入电饭煲去煮。
粽子终于出锅了,我急不可待拿过粽子,剥开粽叶,就往嘴里塞。哇,糯糯的,软软的,真好吃。我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端午节,在我的心里,一直是我向往的节日。今年端午节学校组织了活动,是过得最开心,最惬意,也是最有收获的一个端午节。我不但学会了包粽子,而且还懂得了做事如何成功的道理。
农历五月初五日,天天盼望的端午节终于到了,我带着妈妈为我准备好的包粽子的材料:箬叶,糯米,红枣,小蘑菇。还带了一些系粽子用的绳和勺子。便兴冲冲地来到了学校。
来到班里,有许多同学正在讨论包粽子的方法,还有些同学已经开始自己包粽子了。
老师进班了,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今天是端午节,学校组织了这次“学包粽子,赛包粽子”的活动,咱们班就有我来教,今天还有一场以年级为单位的包粽子比赛,前三名是有奖品的,你们学会了以后,回家还可以帮妈妈包,给妈妈当助手。这可是一举两得的好差事,所以,一定要努力学习哦。”我们满口答应了。包粽子,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我每年都见妈妈包 过,陌生是因为我从来就没有自己动手包 过。学包粽子开始了,老师说说;“先准备箬叶,糯米,还有其它杂粮,根据自己的口味,喜欢吃什么,就包什么。”老师一边说一边示范讲解,只见她把两片箬叶折成漏斗状,先舀一匙米、放上五花肉、香菇、板栗等馅料后,再舀一匙米包合。然后用粽绳扎紧。我们似懂非懂地看着,然后开始模仿起来。可能是因为我紧张的缘故吧,包出的粽子总是没有梭角,所以米从缝隙钻出来了。即使是包住了,也不像个粽子,倒像个汤圆或菜包什么的,反倒把一双手乱得黏乎乎的,老师正在巡视,见了哈哈大笑,温和地对我说:“做事别急,学做好一件事情要有一个过程,得有耐心,慢慢领悟。”老师包粽子的动作娴熟,没我那么费力,我对老师佩服地五体投地。那些有一定的基础的同学已经学会了。我也摸清了些门道。俗话说:看事容易做事难。包了十几次总算大功告成,勉强像个粽子。以前我只是知道好吃,没想到粽子这么难包……看着大家包好的粽子,老师的喜悦溢于言表,开心地说:“包粽子不但要观其形,还要悟其神,心领神会,才能包好,走,我们去准备参加比赛吧。”只有认真学,专心做,才能把事情做好。
回到家里,我只见妈妈在厨房里忙得不可开交,我连忙跑过去对妈妈说:“妈妈,我帮你包粽子,好吗?”
我爱这个值得我记忆的端午节,因为它在我成长的路上留下了深刻的脚印。包粽子是如此,那么做其它事情又何尝不是呢?
端午节,我梦寐以求的日子,因为爸爸妈妈答应了我要包粽子,所以,这天对我的意义自然与众不同。
清晨起,梳洗完毕后,我们去亲少年活动中心,有糯米、长长的叶子,一些五颜六色的肉、菜混搅得馅,问妈妈:“妈妈,这是什么?还是什么特别的日子?”“傻丫头,今天是端午节。”“呀!我怎么忘了?”“走吧!傻丫头,!”“干啥?”“包粽子呗!”我欢呼起来,我既不懂包粽子的技巧,也不懂该怎么做,但小女子一言既出八马难追,外加9个香炉(一言九鼎),只好硬着头皮蛮干。
妈妈把糯米蒸熟了,也把五花肉也蒸熟了,便一把手一把手地包起来,我虽然也装的有模有样,可还是逃不过妈妈的火眼金睛,“傻丫头,不懂了吧?我来教你,先把叶子重叠,分开一点,再把糯米拿来放在手心,然后……”虽然听得有点迷迷糊糊的,但还是听懂了,便有模有样地做起来,过了一会儿,一个横七竖八的小粽子就诞生了,虽然模样看起来很不乐观,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注重的还是内在美。接着,我又做了几个,一个比一个好,一个比一个大。“再见了,我的粽子”。还没说完,它们就被妈妈送入了蒸笼里。
“哇!好香!”吃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还别有一番滋味呀!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有吃粽子、赛龙舟、采草药的风俗习惯。6月9日这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綦江的老瀛山,跟随12个家庭一起参加了一个“采草药”的亲子活动,做了一天“小郎中”,真是收获满满呀。
在专业的中医带领下,我们认识了很多的草药:看起来平凡无奇的“火炭母”,是清热解毒的良药;重庆随处可见的竹叶心,却又一种很神奇的功效:治疗心火旺、睡梦中流口水、脾气怪,最后这个治疗脾气怪真把我笑坏了,我逗趣地对同行的小伙伴说:“千万不要装怪哟,不然我给你熬一锅竹叶心来喝”;有一种草药特别漂亮,开起花来一排一排的,坠在茎上,像一串铃铛,那就是玉竹,具有很多保健功能。
中医老师采到一棵像小松树一样的植物,介绍说:“这是青蒿,请问哪位同学知道这种草药”,我在心里“哇”了一声,马上举手回答:“就是科学家屠呦呦从中提取了青蒿素,用来治疗疟疾,得了诺贝尔奖”老师表扬了我,并详细介绍了这种大名鼎鼎的植物。我在心里感叹:科学家们真厉害,竟然能从这么一棵不起眼的植物中发现它的医用价值,不知拯救了多少人,真是太伟大了!
玩的是“鸡屎藤”,中医老师让我们闻一闻,啊,好大的臭味,原来是它在发出鸡屎的味道,这就是它名字的由来。虽然它不好闻,但对于小孩子来说,却是一种良药,可以治疗小儿厌食和消化不良。
另外,我还认识了其他二十多种草药,原来那么普通的植物,生长在大自然中,经过人类的“慧眼识英雄”,经过无数代人的“勇尝百草”,竟然成了治病救人的武器。不得不佩服中医的神奇。老师还告诉我们:端午这天的草药是一年中的,不老不嫩,气味最浓,药性。人们在这一天“采百草,驱逐毒邪”就成了一种风俗,寄托了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美好愿望。
采完草药,中午我们吃饭时用能清热解暑的草药熬了一锅汤,大家一起喝,虽然苦苦的,但是喝了却很舒服。最重要的,我们还用草药水给爸爸妈妈洗脚了,洗脚时,我发现爸爸妈妈脚上有很多老茧,我知道这是他们整天辛苦忙碌的结果,我用熬好的中药水细心地给他们洗脚,希望能为他们去除“毒邪”,带来吉祥和健康!我还跟着中医学着用“艾灸”来给妈妈治疗头疼。学的越多,越能发现中医中药的深奥之处!
最后我和小伙伴们总结了一下,收获太多了:学习了有趣的中药知识,了解了端午的传统习俗,知道了对父母的感恩......虽然在烈日下爬山采药很辛苦,可我们依然特别开心!
昨天,爸爸妈妈带我去看游龙。我们到了目的地,那艘龙船长得像一条真正的龙,有龙头和龙尾。龙头上面有一对大大的角,它有许多胡须,我还以为是龙爷爷呢!随着龙身的游动,龙头有节奏地左摇右摆,龙船上有激情四射的龙船手,他们精神抖擞,他们齐心合力地划着船桨,他们的精神面貌值得我们学习。船头站着一个人,中间的人在奋力划船,有个人在有节奏地打鼓,响亮的鼓声真好听。后面有个人像龙一样摆尾,啊!原来龙船是多么美丽的呀!
粽子,它穿着青绿色的衣裳,远看,像一座小小的山坡。近看,像立体三角形。闻一闻,很香。我把它的绳子解开,种子就打开了,咦?好像变魔术一样。我咬了一口,在嘴里黏糊糊的,香喷喷的,有点儿咸,不过还是让人回味无穷。哇!粽子是多么好吃的呀!我在回家的时候,遇见了一大片农田,河边的风轻轻地小脸蛋,闻一闻,一阵阵花香扑面而来,这种感觉真不错啊!
今天真是一个快乐的端午节呀!
记得去年的端午节那天。早晨,我早早的就起床了,穿好衣服,就先奔向厨房,此时,奶奶已在厨房里打理好一切,开始包粽子了。我看见灶台上绑着几捆粽叶和挂绳,白白嫩嫩的糯米静静地躺在盛满水的小木桶中,像一粒粒晶莹的珍珠。灶台上还放着几个小蝶,里面盛着各种各样的料:有豆沙、花生、红枣、火腿肉粒……
我看着奶奶拿着粽叶,一眨眼的功夫,一个四个角的粽子就包好了。我觉得奶奶的手好神奇啊。所以,我也拿着粽叶迫不及待的学了起来。照着奶奶的样子先拿着两张粽叶折了一个像小漏斗一样的兜,再放进一些糯米,在糯米中间挖了一个小洞塞进一颗红枣肉,然后把另外一头的粽叶裹上,捆上绳子。一个歪歪扭扭的粽子包好了,奶奶看我包得有模有样的,高兴地夸我真棒。虽然我知道包的不怎么样,但我特别的高兴。
不一会儿,一个个粽子就包好了。奶奶就把一串串粽子放进了热腾腾的锅里煮。很快,天慢慢的黑了下来,我们一家人围着圆桌有说有笑地吃着热腾腾又香又甜的粽子。我拿着自己包的粽子,美美的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这真是一个最难忘的端午节!
端午,中国人都知道的。
记得小时候,过端午节,总是一早起来,站在院里活动身骨,然后在耳边挂上一脉不知名的植物,那个植物有一种摄人的清香,睡意不知不觉都被卷走,脑中只有一股清风在环绕。
那时候还小,不知道那植物有什么用处,但是听爷爷奶奶说过,那是一种可以避邪的草药,端午那天是必不可少的。
你也千万别不信。我羰午那天出门,看到家家户户上挂着的都是那种植物,在门窗上,在小屋中,整个小城迷漫着这种清香的气味,令人心旷神怡。
中午的时候,我们孩子们可高兴了,因为我们可以吃鸭蛋了。
你别认为鸭蛋没什么,你得记住,那一天是端午。
没错,端午的鸭蛋是很特别的。
这些鸭蛋是以我上文说的药草煮出来的,那药香再加上鸭蛋本身的香味,别提多诱人了,而且,鸭蛋也因为药草的浸泡,全变成了青黄色,看着都让人眼谗。
儿时手比较小,想多拿鸭蛋却拿不了几个,所以总是用毛线织成一个络子,然后用一个个装在里面,挂在胸前,这当然不好看!但当时却是我们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挂久了,我们一高兴,便掏出络子里的鸭蛋,吃了。
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其它都不碰破。吃光里面的蛋黄蛋白后,便用清水洗净。晚上一到,便钻进竹林中,抓几只萤火虫,放在蛋壳中,在上面盖一层薄罗,封好。萤火虫便在里面一闪闪地亮,很是灿烂!
现在长大了,竹林也消失了,大概不会再有儿时的端午吧!
此时,我不由得想起去年过端午节时,我们家一起吃粽子,正想着,那粽子的香味就迎面扑向我来。
记得去年端午节那天,一大清早,细雨绵绵,好象在表达着自己对端午节的喜爱。突然,雨停了,帮我们把世界冲洗得干干净净,让我们迎接着欢乐的端午节。妈妈从厨房走出来,手上拿着一些粽叶和包棕子的材料放到桌子上。只见,她一手拿着粽叶,一手把绿豆、猪肉……放进里面。突然,她微笑着说:“我们不如做一些甜粽子。然后,往一个粽子里放一枚硬币。谁吃到了这个甜粽子,今日就可以许上一个愿望。”说完,我们都拍手叫好,而且,每人都神气十足地说:“这一个甜粽子一定会让我吃上的。”
不一会儿,一个个粽子做好了。粽子一出来,我们就象蜜蜂似的涌上了桌子。然后,冥思苦想,用手摸了摸这个,又用手摸了摸那个……我呢,用手挠着脑袋,两眼目不转睛地盯着桌上的粽子,最后,挑拿了一个的。我开始狼吞苦咽地吃起来,只见我吃完了,硬币影子都没有瞧见。忽然传来了“啊!硬币在我这儿!”我们一看,原来硬币宝贝在爸爸手里。爸爸连忙用手挥来挥去,然后,举起手来开始许愿说:“我希望我们一家人能够天天健康、天天欢乐、永远幸福。”顿时,传来了一片热烈的欢呼声,我们沉浸在欢呼声中……
去年端午节,爸爸为我们全家许下了一个愿望。这个愿望一直伴随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如今,我们一家都在为爸爸给我们的愿望而奋斗。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那么让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端午节要过什么习俗吧!
那你们知道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吗?是因为人们过端午节要纪念一位非常爱国的诗人——屈原。屈原因为国家灭亡,便跳江自尽,他自尽的时候,正是五月初五。
我们过端午节还要吃粽子、划龙舟、喝雄黄酒等。粽子分别有两种口味,第一种是咸味,第二种是甜味。咸味里面加的有:肉、豆子、蛋黄等。甜味里面加了豆沙、栗蓉等。粽子刚煮好的.时候清香四溢。看着口水都积满了嘴,赶快拿着一个把皮拔开,啊!太香了,就会迫不及待,狼吞虎咽地大吃起来。吃完粽子,我们还要看划龙舟呢!
划龙舟比赛开始了。选手们都纷纷拿起划桨用力地往前划。还有些敲鼓呢!看完龙舟比赛,我们还要喝雄黄酒。喝完以后,还有挂艾叶,听老一辈的人说,挂艾叶是为了什么驱邪。
“吃粽子、划龙舟、喝雄黄酒,挂艾叶”都是端午节要过的习俗。
早上,我迷迷糊糊的被一阵清香叫醒,醒来后却发现今天和往常不太一样,家里热热闹闹的充满了喜庆。在充满喜庆的厨房里还加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怎么回事?我就随着诱人的香味来到了厨房。我看到了糯滑可口的粽子。哦,我明白了今天是端午节,所以家里的人都在大厅里!我一想到粽子,就口水直流。我拿了一个慢慢的品味。粽子的味道美极了。箬叶散发着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腻。
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国年历的一个传统节日之-的端午节。每一年的今天,许多人都会包粽子吃,它是纪念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不但要吃粽子还要赛龙舟。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江自尽殉国。
好了,现在讲那么多再看看粽子吧粽子的粽叶,这么长,还发出淡淡的清香令粽子更加美味一看江米,和平常的米大有不同,这可真是色味俱全呀!
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