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春节作文300字(通用15篇)
日落日升,斗转星移,回首往昔,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系念和玄想,而这“岁时礼俗”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春节习俗成了我国的传统民俗节日。春节在古都更受到人们普遍重视,由此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春节习俗。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春节原起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代的春节称:“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就北京地区来说,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蒜,就开始有了“年味”。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从这一天开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丰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饭要荤素一起上。有冷荤、大件和清口菜。冷荤有冷炖猪、羊肉、冷炖鸡、鸭。大件有:红烧肉、扣肉、米粉肉、红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罗十、咸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荤素睡觉为主。
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还总是把饺子包成元宝形,在饺子中放进糖、铜钱、花生、枣、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着日后生活甜蜜;吃到铜钱意味着有钱花;吃到花生意味着长寿,因花生又名长生果,吃到枣和栗子的意味着早立子……
北京春节的习俗真有趣!
我的压岁钱我做主,这是我自己的财产,我要用它做需要做的事情。只要有什么需要做的事情,就要自己想办法,不要依靠家长,要把你的压岁钱,传给穷人们,或是给好朋友过生日······很多很多需要我们去完成的事情。
首先,我拿出一百元钱,咦!该怎么花呢?有了。妈妈过生日的时候,我可以给妈妈买生日礼物的,给妈妈买一个小小的礼物,让妈妈感受的我对她的爱,妈妈一定会很感动的。在路上遇到乞讨的人的时候,我会把一些零花钱5元、1元、10元一些小零花钱去给他们,让他们吃饱饭,穿上暖和的衣服,用我的零花钱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对了,我也可以买书呀!书是知识,买来了可以懂得更多的知识,这不是很好么!
每年都能收到长辈给我的压岁钱,我要好好的攒着,不浪费,把它用到该有的地方。我让妈妈给我存到银行里,慢慢想,等我想好怎么花了,我在用它,也可以等我上大学的时候再用呀!
“噼噼叭叭”随着清脆的鞭炮声响起,我们迎来了一年当中的最后一天——春节。
春节,讲究的是一个团团圆圆,所以我们都聚在奶奶家。每一个人来的时候都要拎一些鸡鸭鱼肉,蔬菜水果,奶糖饮料,看得我口水都流下三千尺了。
下午,因为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什么活都轮不到我身上,就算轮到我,也只是沏沏茶,倒倒水罢了。大人们在厨房里忙活着,切菜声、炒菜声、热热闹闹的说笑声、给新年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吃完了大人们的劳动成果,我们就要等待夜幕的降临。在等待的过程中,大家也开始“动”了。哥哥姐姐们在打扑克,叔叔阿姨们在打麻将,而我嘛,就在一旁跟”钢镚“笑嘻嘻的玩着,津津有味的看着电视。
转眼间,第二天到来了。大家就开始包饺子了。包饺子的时候,要把提前准备好的硬币和糖块包到饺子里。寓意发财和甜蜜。我不会包饺子,所以很识相的不去捣乱。不一会儿,饺子就煮好了,我是幸运的那一个,因为我吃到了一个硬币和一个糖。这顿饭在欢乐的气氛中过去了。
吃完饭了,这一天应该过去了,但是,你又没有觉得缺少了什么?没错,就是一个对我来说,每年都不可缺少的流程——压岁钱。我兴高采烈的跑到奶奶面前,说:“奶奶,恭喜发财,红包拿来。拿了奶奶的红包,又跑去下一个人那里。这一圈下来,我的钱包鼓鼓的。拍着隆起钱包我笑嘻嘻的说:”哈哈,我是有钱人了。“就这样,我被姐姐严重的鄙视了。
大年初一,没什么重要的内容,大家都该干嘛干嘛,小一辈的就去跟朋友、同学逛街和玩。大人们就在家里“搓一桌搭个局子“……
春节过得有滋有味,让我留恋,但时间又不能重来,我只好期待下一个春节快点到来。
“欢度春节”这些标语在电视机广告上经常可以见到,也正是这些标语为春节添上了欢喜的气氛。
每个人都在春节前上街购物,买件新衣服,新鞋等等。而我也不例外。听说这意味着新的一年能换然一新,来一个好运。我觉得春节也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当然对于我们来说是好的,有假放,有利是收。而对于清洁工来说,新年可是很辛苦的一段时期,他们在春节期间要打扫的垃圾增了很多。其实我们在开心的同时也不要破坏东西和乱扔东西,我们“不要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所以我们不要在公共场所玩的时候,不要乱扔东西,只有这样才能使清洁工人也能做到“欢度春节”。政府也为人们能做到“欢度春节”,特意举办了一个烟花晚会。这个晚会是在十九那晚举行的,那晚有许多人到来,人们甚至要挤到出公路去了。烟花开始放了,首先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束束多彩多姿的烟花射上天空,再在空中爆,好象一朵朵美丽的鲜花。接着又有更多在空中爆开时的姿态多样的烟花。人们在观赏的期间还不时传出一阵阵的“哇”声。但是在烟花晚会完了,人们散去之后,牌坊(地方名)却变成了“垃圾场”了,垃圾是随地都是。这是清洁工人可忙个很,他们个个都弯低腰捡垃圾。我当时看到这样的情景想:那些清洁工捡完后一定是很累的了,明天就是大年初一了,也要做得那么累,真是很痛苦!所以我们不要乱扔东西了,使清洁工人也能做到“欢度春节”。
这就是我的春节。
今天是大年初五,我们全家一起去寺庙烧香、拜拜。在路上从远处看到一个塔,伯母告诉我那是姑嫂塔,我好奇的问伯母为什么叫姑嫂塔?伯母说:“在很早以前宝盖山下有一户农家,父母过世后,兄妹两相依为命。后来哥哥娶了妻子,妻子非常贤惠,对小妹也很好。”一家三口虽然清苦,却也过得平平淡淡,没有缺少欢乐。有一年苦旱,天下大雨,五谷无收,遇到灾害无法生活,就都到南洋。哥哥也去了,几年都没有回家,也没有寄信。姑嫂两人日夜思念,为了看更远的人海,她们一次又一次的扛来石头,堆起来。年久月深,就堆成了一个塔。后来,她们把信写在风筝上,后来被人捡到了拿给哥哥。哥哥看完信就急急忙忙的赶回故乡。可是,就在这一天。狂风大浪,船翻了,哥哥葬身大海。她们也相抱跳崖自尽了。不过也只是传说,但姑嫂塔的传说却是侨乡人民移民海外的历史见证,是人间最深沉感情的记载。
听完这故事,我很感动,感受到亲情的温暖,让我明白亲人的重要。
过一会儿就到了寺庙,我们烧完香就回家了。
当除夕的钟声正进入倒计时时,新年的脚步正悄悄走来。举国同庆,全国各地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在外拼搏的游子,也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纷纷重返故乡与亲人团聚。就如歌声中所描绘的“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回到家乡的感觉就是不一样!许久未见的亲友们一见到我们,就热情地开始交谈、叙旧;到了家中也早已有一桌丰盛的美味佳肴等着我们,看得我的口水都已经“飞流直下三千尺”了;夜幕降临,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坐在一起,唠唠嗑,谈谈天,真想让时间停留在这美好的时光中啊!
最让我念念不忘的不是好看的新衣服,也不是诱人的压岁钱,而是春节期间的一次上坟经历。也许有人会说这很迷信,我也这样认为过,但后来我也了解到,其实这是农村里的风俗,也是对死去的长辈的一种尊重。一般过年回老家,除了去走亲访友拜年外,上坟便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任务。
刚进山我就已经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了,可我们没有放弃,因为坚持就是胜利!一路上,我看到农村里的坟墓和城里都大不相同,因为是近几年才开始火葬,所以以前都是土葬。像城里都是一座坟墓一块碑,只能放一个骨灰盒,而且都是紧挨着的。而农村里的却是很大一座墓,里面放的是那种八人抬的木质棺材,坟前还有块空地是留着上坟时摆酒饭用的。
在鞭炮声声,辞旧迎新的新春佳节,似乎人们的心中都会酝酿着浓浓的情感,这情感中包含了对家长的关心,对家乡的思念,对朋友的为问候。
在除夕之夜,孩子们是最快乐的,餐桌的美食应有尽有,令人垂涎欲滴的红烧肉,美味可口的鲤鱼,鸡肉、红烧茄子、超市的蛋饺…五个家庭组成的大家族齐聚一堂,看似是美好的景象,但你们未曾想过20双筷子,将菜放入嘴中,将湖水带出,一边吃着菜,一边又喝着的别人口水,岂不恶心。再则,敬酒时,孩子们不过只是恭维的说两句却没有诚意也得到长辈的祝福和红包,却又拿压岁钱出来攀比,大把大把挥霍。一顿看似普通的年夜饭却让人泪如雨下,大人们的白头发中又爬出了白发,一年之中辛辛苦苦打工,能待在家里的时间却不长,干脆没有春节,没有春节,没有亲人离别那一根根触动人们心弦的哭声,没有因为春节而加班至深夜的工人,没有在春节大吃大喝的腐败现象,没有大人们出去打牌给孩子手机让孩子成为了“屏奴”,春节不是我不爱你,等你改变了这些坏毛病,爱你也不迟。
十二点的钟声敲响了,那些工作在岗位上的人们还在努力工作,爆竹灯火通宵,清洁工的背在一年一年的炮竹中驼了,警察也在车水马龙的汽车中老了…春节,想爱你真的很难。
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中国人也叫做过年,传说春节是为了赶走一只叫“年”的怪兽,每年的除夕,人们都会燃放爆竹,守更待岁,这就是过年的来历。
每年快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年货,有烟花 爆竹、春联、拜年礼物、鸡鸭鱼肉、蔬菜瓜果以及祭祀先祖的纸钱,应有尽有,琳琅满目。久而久之,人们将这称之为“办年货”。在置办好年货以后,人们就会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三,二十四日打扫厨房,祭拜灶神,希望来年可以得到灶神的庇佑。接下来就是打扫家中的灰尘,好迎接新的一年。每年春节,人们都会从各个地方涌来观看“舞龙灯”表演。数百年来,人们用“舞龙灯”这一独特的方式,期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表达美好愿望。
我们家每次过年都会回到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过,爷爷奶奶都会提前给我准备各种好吃的、好玩的。我们回到家里,一家人一起准备一年当中最丰盛的年夜饭。每年除夕这天下午,我们都会早早的吃年夜饭,吃完饭后全家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共享天伦。
其实我最喜欢的是除夕晚上放烟花。快到十二点时,我和爸爸就会把烟花 爆竹放到屋外的空地上准备好,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我们就会点燃所有的烟花 爆竹,和所有人一起用这种热烈的方式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当烟花飞上天空爆炸的那一瞬间,漆黑的夜空顿时变得绚丽多彩,有的像多情的流星雨在夜空中划过,有的像降落伞从空中缓缓地降落,有的像萤火虫在夜空中翩翩起舞。看着那形态各异,五彩缤纷的烟花一次次地绽放,我都看傻眼了,我觉得这就是我最快乐的一个晚上。
今年的春节可好玩了,我吃了好吃的团年饭,还放了美丽的烟花。
除夕的前一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弟弟和我一起去吃团年饭。一进入我们预定的包间,就看见了满桌子的菜肴,有玉米炒螃蟹、北方水饺、清蒸鲈鱼、芝麻腰果、咸核桃、香辣耳片……我最喜欢的是玉米炒螃蟹和清蒸鲈鱼。玉米炒螃蟹中红红的螃蟹和黄黄的玉米一看就让人流口水,闻了一下,哇!好香啊!螃蟹入口感觉咸咸的,用嘴一抿就有很多肉被抿了下来,滑滑的、软软的。清蒸鲈鱼上面有很多黑红色的酱油,一股浓浓的酱油香味扑鼻而唾入,用筷子一夹一撕,就有一大块鱼肉被夹了下来,放进嘴里感觉非常细嫩,吞下去之后感觉像一股热流进入肚子。吃饭时,我们还互相敬酒。我端着果汁去给大家敬酒,祝福每个人健健康康、万事如意、新年快乐!
我和妈妈一起去买了很多烟花,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飞龙在天”和“甩炮”。“飞龙在天”是一个高约120厘米,直径约为10厘米的大圆筒。我把大圆筒插进沙土之中,一点燃了引线就跑开了,引线“嗞嗞”地燃烧,过了几秒钟,“轰”地一声响,一个烟花冲上了天,发出爆炸声后,在空中绽放出了一朵巨大的五颜六色的花,紧接着,又在天上绽放了很多支花,看得我眼花了乱!“甩炮”也很好玩。我把它当手***,一甩、一落地,“啪”的一声爆炸了,地上还有白色粉末。我又连续将“甩炮”扔出去,只听“啪、啪、啪……”的声音,居然把地面炸出了小小的凹坑,真是厉害啊!
新年里我过得好快活啊!
马上过年了,我的心情无比高兴。不仅仅是因为过年我又长了一岁,也不是因为过年会有许多好吃的,而是因为过年我们全家都回乡下的奶奶家。
腊月二十八这天下了一场雪,白茫茫的雪覆盖了整个世界。明天我就要坐公共汽车回奶奶家了,我心里不住的祈祷雪快停吧!第二天真的是晴天,响晴的天空被白雪映的更蓝了,阳光也格外耀眼。我和爸爸妈妈吃过早饭带着年货快乐出发,回家过年。
车外呵气成霜,车内却温暖如春。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回家的喜悦,眼神里都充满了对家的渴望。我坐在靠窗的位置,欣赏着外面的美景。乡村公路的两旁被大雪覆盖着,只看到白茫茫的一片,偶尔还会看到几只牛或羊。突然车子一滑,冲向路边,轮子陷在了厚厚的积雪里。司机叔叔安慰大家不要慌。他下车从后备箱里拿出一把铁锹挖车轮前的积雪。这时爸爸和车里的叔叔伯伯们都自发的下车了。大伙轮番清理积雪。过了一会儿司机叔叔上车了重新发动车子。车外的人说大家喊“一二”用力推车子就可以开出去了。司机叔叔和大家配合的很默契。车子在众人的推动下重新驶上了公路,大家边说笑边陆续上车。司机叔叔说:“大家都上来了吗?辛苦你们了,谢谢大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谢什么呀,出点力的事。”一个大哥哥打趣地说:“都说众人划桨开大船,我们今天众人推动大客车回家过年。”
多么淳朴的话语,多么和谐温馨的场面。是啊“回家过年”没有什么能阻止人们回家过年的脚步。这时车厢里响起了“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首歌。
过年,大家一定受到不少压岁钱,你想过吗这些钱该怎样花呢?
以前我一般都把钱交给父母,父母帮我把钱存到银行年,等我上大学时用。但有时却被父母花了,或被父母还给亲人,今年我打算自己支配。
我的压岁钱不是很多,仅有三四百。我打算先买一些文具和一些书籍,剩下的钱就存起来,等用的时候再那出来。可是,当我告诉父母时,他们坚决不愿意。但我坚持己见,父母没办法只好同意了。我高兴极了,终于可有我自己支配了。我用这些钱买了两本书,一本课外资料,还买了一本邮票。虽然父母要为我的未来着想,但也不能只顾未来,不顾现在呀!什么事都不要死板,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从压岁钱的使用上我认识到:我们应从小学会理财,不能盲目乱花钱,把钱花在刀刃上。
“过年啦!过年啦!”新的一年由到来了,同学们全都兴奋起来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啊,同学们都是会得到自己的压岁钱的,可能会很多,也可能会很少。那自己的压岁钱该怎么处理呢?交给父母,自己保存……
如果是我的话,我肯定会把部分压岁钱交给父母保存,剩下的压岁钱自己支配。
“课外书、文具、漫画……”
以上这些都可以用自己的压岁钱买,当然,压岁钱也是可以交学费的。
我的压岁钱可是不能乱花的,买一些父母让买的物品,当然是可以的,可是像小零食这样的,只要我一买,而且被发现,我的父母就会没收我所有的压岁钱,一分也不剩。
你的压岁钱是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还是像我一样呢?
春节是个喜庆的日子,象征新的一年的开始,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在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少不了放鞭炮。放鞭炮在带给我们欢乐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危害。
在我看来,放鞭炮的危害就是污染空气。燃放鞭炮时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还有一些没有燃尽的火药和剩下的灰尘,都对空气造成了危害。由于人们燃放鞭炮的问题,PM2.5指数严重超标。人们所呼吸的空气中的有毒物体,也随之进入体内,造成了各种病症。
在城市里随处可见环卫工人的身影。他们在街道上徘徊着,他们那匆匆的背影,那冻青了的手却依然还在工作。那刺骨的风重重的击在他们的后背,但他们并没有放弃。他们在扫那鞭炮的废纸壳,在刚扫干净的地方,又被人无情的放上了鞭炮,但是,他们毫无怨言。难道,我们就忍心看着他们因为那废纸壳,因为我们,而回不了家吗?
今年的这个春节里,我没有放烟花,爸爸也没有放鞭炮,虽然,少了一些热闹的气氛,但也为空气做出了奉献。在年三十晚上,由于没有放鞭炮、烟花,家里人也都清闲了一些。这时,妈妈神神秘秘的从背后拿出了红纸、红绳,一看我就知道,这是要剪窗花,编中国结。一阵忙乎后,看,门上的对联、玻璃上的窗花、吊灯上的中国结。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这个春节虽然没有放鞭炮,但是也很开心,因为我过了一个健康、快乐的春节。
春节,是新的一年的开始,也是旧的一年的结束;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是孩子们在一年中最快乐的一天;春节是……
春节本来应该是美好的一天,可今年的春节却成为了我这辈子最难忘的“黑色春节”。原因就是一个“熊孩子”——我的小侄子。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过年那天,我大姨一家来姥姥家拜年,我4岁的小侄也跟来了。开始还没什么,直到嫂子提议去商场逛一圈,我悲剧的一天就此展开。
大人们都出去逛街了,只剩下我和表姐在家里看孩子。这下可好,没了大人的看管,我小侄就在屋里撒了欢。一会摆弄摆弄这个,一会摆弄摆弄那个,好不容易能安静一会过不了多久就又开始闹腾,直到我嫂子回来才安静下来。
时间一晃就到了晚上,吃完年夜饭后就开始放烟花了。五颜六色的烟花在漆黑的夜空中开放,像一朵朵绽放的鲜花。之后,老舅又点燃了“满天星”,只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一颗颗“小导弹”向空中飞去。“小导弹”一下子炸开,顿时,天空开放出一朵朵美丽的烟花,把夜空装点得无比美丽。不一会儿,火光熄灭了,天空中落下一颗颗星星一样的火星。快结束时,小侄点燃了一根呲花,可能是他对突然冒出的火花感到害怕,小侄一下把呲花扔向了一边,正好砸在了我的羽绒服上,于是,我的羽绒服正式宣告报废。小侄好像也意识到了自己做了错事,一下子不说话了,弄得我哭笑不得。
春节是快乐的,有“熊孩子”的春节也是难忘的啊。
过年啰,过年啰!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迎来了“马”年。处处喜气洋洋!除夕一大早,爷爷在门口贴春联,妈妈在厨房里准备年夜饭,家中充满着节日的气氛。
除夕之夜,我们一家人欢聚一堂,吃年夜饭,品尝着一道道美味佳肴。我们边吃边聊,耳边时不时响起阵阵鞭炮声。吃着吃着,我就产生了疑问:“妈妈,为什么过春节的时候,要贴春联,放鞭炮呢?”妈妈不慌不忙地说:“这是传统民俗!想听吗?”我点了点头,妈妈接着说:“放鞭炮在古代是为了驱赶‘年兽’,避邪,现在则是为了增添喜庆,图个好彩头;而贴春联则来自古代的挂桃符,最初春联是用桃木板制作的,刻上门神的名字,希望避邪挡灾,所以贴春联、门神是同源的,贴福字又是福临门的美意;走亲访友是相互祝贺新年,增加感情;红包是压岁钱,谐音压祟,希望压住邪气,平安过年。”我瞪大眼睛,恍然大悟,“原来过春节是这么有讲究的呀!”全家人都哈哈大笑起来,一片祥和与温馨。
这时,窗外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各种烟花在天空中绽放异彩,它们形态各异,五彩缤纷,有的像子弹发射一样直冲云霄,有的像花儿一样欣然怒放,还有的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耀眼夺目……把天空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春节真是一个热闹而温情无限的节日,我喜欢过春节!同学们,你喜欢过什么节?也来说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