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过年的作文400字左右优秀范文(通用15篇)
过年啦!人人都盼望过年,大人们都希望团聚在一起,小孩子希望有自己的新衣裳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东西,有属于自己的红包。
大年三十早上,爸爸带着我和妈妈回外婆家,外婆家在南充。我们大约开了3个多小时才到外婆家一进家门我就送给他们一句吉祥的话:“祝你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吃完中午饭外婆带我去逛街,我们来到超市,哇!超市里人山人海,商品摆的整整齐齐,而且又丰富,看的我目不暇接。
我们又来到街上,看到了小卖部的门口及街边树上都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灯笼。仿佛我就在灯笼的海洋里。
晚上,我吃完饭看春节联欢晚会,我拿起手机给老师发了个短信说道:“祝您新年快乐、万事如意、身体健康!”老师回复说:“谢谢,也祝你新年快乐、学习进步!”看到了短信我心里甜滋滋的。
终于等到了晚上12点,我们拿起鞭炮到空地上去放。我的周围突然响起爆竹声,声音越来越大声,我一抬头,看见夜空的烟花五颜六色。有的烟花像流星雨、有的烟花像祥龙一样在夜空中游走。把漆黑的夜空一下子变成了光彩夺目的天空。
我喜欢过年,因为给人一种温馨又快乐的感觉!
爆 竹声声辞旧岁,烟 花朵朵迎新年。迎来了中国最盛大的节日—春节。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热闹极了。最快乐的当然要属我们小朋友了。除了过年能有压岁钱,还可以放鞭炮,吃过晚饭后院子里的小伙伴都出来放鞭炮和烟 花。
一阵阵爆 竹声接连不断,热闹非凡。我拿起一根冲天炮,把引线点燃只见冒出一股白烟后就冲出五颜六色的烟 花有*、绿色,蓝色……
一颗颗飞上天空,仿佛一颗颗小星星在天空中眨眼睛。邻居家的小朋友也出来放烟 花了,他们的烟 花同样是绚丽多彩,不一会儿,把黑夜的天空打扮的无比漂亮,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马上就要12点了!快把鞭炮准备好爸爸大声地说。爸爸点燃了鞭炮,我赶忙捂住耳朵,但仍然无济于事。震耳鞭炮声此起彼伏,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声音真大,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烟 花交错升起,整个城市沸腾了,新的一年来到了。
千盼万盼,终于盼到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张灯结彩。过年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个节日,我们不但喜欢穿新衣服、收压岁钱、放鞭炮,我们还喜欢感受过年的气氛。
这不刚吃完年夜饭,妹妹就嚷嚷着去街上玩,我们到了街上看到:一串串晶莹的彩灯夹杂在一排排红灯笼之中闪烁着光芒;震耳欲聋的锣鼓声敲出了人们的喜悦。最引人注目的数那五光十色的烟花:有的像一条毛毛虫,努力的往天空上爬;有的像一个喷泉,火花四溅;还有的像仙女洒下的一片片花瓣……多种多样的烟花把漆黑的夜晚照的明亮起来。当我看的如痴如醉、眼花缭乱的时候,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把我惊醒了,妹妹被这鞭炮声吓哭了,只好拉着她回家。
回到家,妹妹吵着放烟花,我拿出了“带向魔术弹”,让妹妹拿着,当我拿出打火机准备点导线的时候,妹妹一下子扔下炮跑到屋里。我点燃导线举向天空,一眨眼的工夫,魔术弹就飞的无影无踪了。爸爸开始放“富满花开”了:“扑”的一声烟花像一只轻盈的蝴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最后啪的一声,分成了许多个火花,从天空中慢慢的轻轻的飘落下来。爸爸笑了,我笑了,妹妹在门缝中也笑了。
哇!过年了!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我相信我会有更大的进步,更大的收获。
“啪啪”随着密密的鞭炮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了,过年了!
爸爸说,这是我们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日,春节,大街上挂上红红的灯笼,家家门上贴红红的春联。我们家客厅墙上贴着“福”字,可是你瞧仔细啦,它是倒着贴的,就是“福气已到”的意思。
今天是正月初一,我和爸爸妈妈早早的起了床,穿上我早就想穿的新的羽绒服,然后吃了饺子,一下楼,到处是扑鼻的鞭炮味儿,和满地的红纸末儿。接下来,就是传统的拜年仪式了,我随着大人们到最年长的老人家里一同举三个躬,祝老人健康长寿。当然最令我高兴的是长辈给我发的压岁钱,爷爷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孩子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你们知道吗?钱可是由我掌握的,我决定啦,一少部分买玩具,大部分买学习用品,看,我可是乖孩子吆。
真是一个快乐的春节,在新的一年里,我一定天天向上,有个新气象!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在快乐的忙碌着,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幸福的笑容。小朋友们也穿上了新衣服嬉笑打闹着,而大人们一见面就相互祝福,相互问候着……
忙碌了一整年的爸妈,从异乡赶回来过年了,我高兴的心情无法形容。穿着妈妈给我买的新衣服,玩着爸爸给我买的新玩具,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我知道虽然爸爸妈妈平时没有时间陪在我的身边,可是他们一样惦记着我,关心着我。
除夕夜,我们全家吃完年夜饭,一家人在一起包着饺子,看着春节联欢晚会,房外不时传来一阵阵爆竹声,我兴奋得一点困意也没有。午夜十二点的时候,我和爷爷一起去放鞭炮,鞭炮声非常响,各种各样,五彩十色的烟 花 爆 竹点亮了整个夜空,原来,欢乐的人们都在用烟 花和爆竹声传递着美好的心愿和祝福。
我喜欢过新年,因为每年这个时候爸爸妈妈都能陪伴在我身边,而且我又长大了一岁。
随着初冬第一场雪的来临,随着第一声爆竹的炸响,年,来了。冬去春来,让我们用最响亮的鞭炮,最真挚的笑脸,来迎接美丽的春天吧。瞧,一道道晨曦划破夜空;一个个灯笼飞上屋檐;一幅幅对联贴上墙壁;一件件新衣奔离衣柜;一声声爆竹响彻天地;看,一片片彩霞空中飞舞;一阵阵欢呼请出红日;一句句祝福口耳相传――过年啦!整个神州大地在欢腾,全球各地的华人欢度春节。期待春的信息。
过年,想必最快乐的事就是穿新衣、发红包了。你看见,从长辈手中递来的一只红包,或许还带着手指的余温,递到你的手中时,你才会发现,这红包里面,包的是长辈暖暖的爱意。你看见,妈妈将一件精挑细选的棉衣披到你身上,穿上时,你才会感到这冬天里的温暖,这件衣服里缝进了妈妈的体温。
过年,最令人难忘的还是除夕那夜,一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放烟花,让我们醒着度过一年里的最后一天吧。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宝贝,快下来吃团圆。”妈妈大声叫道。“噢,”我应了一声,“知道了。”我急忙回房间穿好衣服,然后以刘翔百米跨栏的速度冲了下去。一下楼,我便看见妈妈在煮团圆,只见那珍珠般的团圆在锅里翻滚、跳跃,看来连它们也迫不及待地想过年了。灶台旁放着一只只小巧的碗,碗里放着甜甜的糖水,预示着一年中一家人的生活甜甜蜜蜜的。妈妈把团圆倒进碗里,招呼我来吃,我连忙跑了过去。我拿着筷子,喝着甜甜的糖水,吃着糯糯的团圆,心里有说不出的幸福。吃完早饭后,我和妈妈来到菜市场,今天她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特别大方,脸上总是带着笑容,我们买了好多好多的菜,我的手都被勒紫了。
中午,吃完面后,我们便开始了大扫除。我们个个都很积极,大家分配了任务,我负责扫地,听说今天要扫七次地呢,真是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呀!任务太艰巨了!刚开始时,我还兴冲冲的,可扫完两遍后,我便彻底失去了耐心,像被霜打过的茄子,蔫了。妈妈看着我这副快累趴下的样子,笑嘻嘻地说:“当初答应得快,现在不行了吧,还是让我来吧!”我一屁股瘫坐在地上,看着大家忙的不亦乐乎,家变得越来越干净,我的心里变得期待起来。过了不久,整个家就焕然一新了!
不知不觉中,太阳公公下班了,月亮婆婆上班了。我们坐在一起,吃着热腾腾、香喷喷的年夜饭。这是,我提出要放烟花,于是爸爸把又大又重的烟花搬到了门前空地上,爸爸点燃了它,我欣赏这那美仑美幻的烟花,心里实在是太高兴了。放完烟花,我们便上了楼。
这个节日真喜庆,我很喜欢过年的那种气氛。
春节是我们中国农历的新年,所以过年对我们中国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节前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习俗还很怪,无奈之下,我就去问正在贴春联的妈妈。
我看见妈妈将“福”字倒着贴,我固然知道为什么要倒着贴,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问道:“过年有什么习俗和规矩啊?”妈妈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谈起来。
原来,以前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习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但是现在广州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所以我们就不再进行这个活动了。
除夕这一天对我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天晚上,我们全家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年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全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鸡、鹅、烧肉等等,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获太大了,知道了很多过年习俗的知识,不过我觉得有点迷信,但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快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况这是传统的习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放鞭炮……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习俗还很怪,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无奈之下,我准备去问正在贴春联的爸爸。
“贴错了,贴错了!”我看见爸爸将“福”字倒着贴,焦急地喊起来。“没贴错!”爸爸不紧不慢地回答。“那为什么要倒着贴?”我疑惑不解。爸爸解释道:“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哦,原来是这样!那过年还有什么习俗和规矩呢?”我又发出疑问。爸爸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讲解起来。
原来,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习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直至今日。
听完爸爸的讲解,我这才恍然大悟。我又问爸爸:“为什么理发要赶在二十七呢?”“哦,民间有一条俗语,叫‘二十七,剃精细,二十八,剃傻瓜!”“原来是这样!”
我又发问:“那为什么要大扫除呢?”爸爸说:“大扫除是为了扫除一年的晦气!这是好兆头!”“那为什么送礼全送橘子啊?”我又不懂了。“这是因为啊,橘子的‘橘’字与‘桔’意思相同,而‘桔’和‘吉’又很相近,大家在新春佳节用橘子相互馈赠求个大吉大利!”“原来如此!”爸爸又说:“还有‘接财神’这一习俗。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的晚上,各家各户办酒席,为财神爷过生日。”我这才全明白。
今天我知道了很多过年习俗的知识,不过我觉得太迷信了!但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快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
同学们,我对“年”的习俗收获很大,可我不知你们的收获,若有更新奇的,快来告诉我吧!我先在这里祝你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今天过年,晚上,大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饭很丰盛,也很香。大人喝酒,小孩喝饮料。我和哥哥谈论“洛克王国”,大人交流过年的事。开心的时候,两个人就互相碰一下对方的杯子,然后说上几句祝福的话。我站起来敬了爷爷一杯酒,开心地说:“祝爷爷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爷爷笑呵呵地说:“祝孙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说完,大家都笑了。小孩儿吃完饭,就玩去了。过了一会儿,大人看新年晚会,我和哥哥玩电脑,妈妈陪奶奶包水饺。
十二点左右,我们去放烟花。烟花非常好看,喷到天上霎时变得象白天一样亮。有的喷上去象星星一样亮,一闪一闪的;有的象一朵小花;还有的象龙一样在空中盘旋。我和哥哥放烟花,妈妈和奶奶在一边看。一串接一串,这里还没响完,那里又响了。
放完烟花回来,爷爷奶奶坐在沙发上,我和哥哥磕了两个头,奶奶和爷爷就给我和哥哥每人一个红包。
过年真开心。我想过年的意义是长大了一岁,我应该懂事了,知道好好学习了。
欢度春节
春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贴红对联,大街小巷都挂起了红灯笼,到处呈现出热热闹闹,喜气洋洋的节日景象.
除夕那天,我们每个小朋友早早穿上了新衣服,显得精神焕发,奶奶夸我真帅气,妈妈准备了一桌美味可口的年夜饭,有我最爱吃的红烧肉,大龙虾,小炒鱼……我们一家人坐在大圆桌四周,大家互相敬酒,互相祝福,我端起酒杯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祝爸爸妈妈工作胜利,万事如意。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祝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他们还给了我好多压岁钱,我的心乐开了花,感谢他们给了我一个幸福的家。
吃完晚饭,我们一家人一齐到院子里放烟花,我一手拿点燃的线香,和爸爸一齐点燃着烟花的导火线,顿时只听到一声“嗖——”烟花飞上天空炸开了,有的绽放出五彩缤纷的花朵,有的拼写成各式各样的美丽的图案,还有的像一个个漂亮的降落伞,绚丽多彩的烟花照亮了天空,我们兴高采烈地喊着,欢笑着……
放完烟花,我们回到屋里,坐在沙发上收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春节联欢晚会》精彩的节目逗得哈哈大笑。
一年就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明日,我们又长大一岁了。
大年三十,我们一家津津有味地吃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爸爸笑眯眯地说:“今天我带你们去放烟 花。”我和妹妹高兴地手舞足蹈,一蹦三尺高。
我们来到人民广场,啊!那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砰,砰,砰”随着响声,一个个烟 花在空中“开放”,有的像一簇簇菊花,争奇斗艳;有的似喷泉,美丽非凡;有的如爱心;有的宛如一朵朵蒲公英……我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该我们放烟 花了,我们满怀信心地点燃了导火线,“砰”的一声,像雷声一样。这时,一个个烟 花诞生了,我觉得我们的烟 花比任何烟 花都美。望着夜空中的烟 花,我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个五颜六色的烟 花,展开美丽的身子,在空中飞翔。“砰”的一声,一眨眼,就消失在天空,这时才想起我不是烟 花,是在看烟 花。我和妹妹欣喜若狂、心花怒放,妈妈微微一笑,爸爸当然也乐在其中了。
过年乐趣无穷,让人留连忘返,似想:如果天天过年,让我喜悦无比,那该有多好啊!
过年由来
中国古时侯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今年的除夕,乡亲们都忙着收拾东西逃往深山,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对一户老婆婆说只要让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将”年”兽驱走。众人不信,老婆婆劝其还是上山躲避的好,老人坚持留下,众人见劝他不住,便纷纷上山躲避去了。
当”年”兽象往年一样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白发老人燃响的爆竹声,”年”兽混身颤栗,再也不敢向前凑了,原先”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大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兽大惊失色,仓惶而逃。
第二天,当人们从深山回到村里时,发现村里安然无恙,这才恍然大悟,原先白发老人是帮忙大家驱逐”年”兽的神仙,人们同时还发现了白发老人驱逐”年”兽的三件法宝。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每次听到电视上的儿歌声: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买烧酒……每次听到这首儿歌:我就兴奋不已,盼望着新年快快来到。
大年初一的前一天叫大年三十,也叫除夕,家家户户吃团圆饭。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就是鱼,而且鱼不能吃完,它代表着“年年有余”。餐桌上有糖、有花生,枣也是必不可少,它代表着“春来早”。当然,餐桌上还有柿饼子,它代表着“万事如意”,家里还必须有杏仁,它代表着“幸福美满”,另外团圆饭桌上还有一种豆类食品,没想到吧,它就是豆腐,它表示着“有福气”。下一位就是我们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年糕,不只山西有吃年糕的习俗,中国人都有吃年糕的习俗,它代表着“年年高”。
大年三十晚上我们还要包饺子,晚上十二点吃,它代表着一年和新的一年的交差点,也叫“交子”。包饺子的时候,得少包几个辣椒的、糖块的、硬币的,看谁吃见辣椒,表示他这一年过得红红火火;如果有人吃到糖块,表示他今年过得甜甜蜜蜜;要是谁吃到硬币的,表示财源滚滚。不只这些,山西的农村总会在除夕的晚上十二点点旺火,窗檐上贴吊钱,门前挂灯笼等各种各样的习俗。
I love you中国,I love you过年习俗。